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三生教育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三生教育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阶段的必修课,本专科学生主要在大学一年级学习这门课程,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更好地辅助专业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成为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各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更加明确和具体的要求。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信息素养与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够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进行有效的检索,发现自己有用的信息,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有效、主动地运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问题,并通过适当的分析处理,使获取的信息在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作用。此外,信息素养也包括能够自觉遵守与信息相关的道德、法律和规范等方面的品德。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正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必修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这方面的素质教育:一是从教学内容上,计算机基础课的很多内容都与信息技术有关,结合Internet有关知识的介绍,结合数据库、多媒体等课程的讲解,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认识,培养学生信息处理与应用的能力;二是从教学模式和方法上,通过对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到什么是信息化社会的学习模式。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三生教育”的结合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实施“三生教育”的途径之一“三生教育”从人生涉及到的最本质的生命、生存、生活问题出发,将人的教育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积极推行和探索(李颖玲,2009)。计算机教育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以生命、生存、生活为基础,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三生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是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的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计算机程序语言的学习中,学生通过上机实验体会各种指令的功能、分析程序运行过程、及时验证与反馈运行结果,学生容易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能力。另外,由于计算机运行高度自动化和程序化,因此在设计程序代码时,需要有极为严谨的态度,稍有疏漏便出错停机。这个反复调试程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锻炼思维、磨练意志的过程。因此,完全可以说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自我修养、思维、坚强毅力培养的过程。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企业反映人才难求,学生反映工作难找,根本原因就是学生不具备较强的操作和实践能力,自身在人才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也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2009)。而在职中和大学这样的就业前教育阶段,“三生教育”更注重的是职业竞争力的培养。职业竞争力代表的并不仅仅是学生的专业能力,而是综合思辨能力、动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责任心、情感等等,而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更需要的是践行而非理论。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职业竞争力。我们可以认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实施“三生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促进“三生教育”的重要基础“三生教育”综合了各种教育的力量对学生进行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生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正义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脉相承,其目标就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及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而且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及相关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计算机在各专业的应用打好基础,为将来能更好地处理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奠定基础。这与“三生教育”的目标、宗旨相一致,都是为了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通过传授理论知识、上机实践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将部分理论课程转移到实践教学环境下进行,使用启发式、互动式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点的同时,配合教师的实际例程模仿教学,不仅仅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提高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面向应用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基础课程有很大部分的实验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有更多的自我发挥空间,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采用“指导式”、“启发式”、“探讨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倡导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展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这正是落实“三生教育”的结果。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完善“三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三生教育”的课堂要求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人生实践心得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交流找到新的实践方向和路径,获取新的实践勇气和实践智慧,又反过来指导他们各自的人生实践。计算机基础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形式,倡导以学生上机活动和解决应用问题为主;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鼓励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勇于生活实践,勇于改变、超越自我,勇于探索创造性的实践之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杜威在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从做中学习”,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从感兴趣的实践活动中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完善“三生教育”的重要环节。

(四)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三生教育”的结合构建课程体系,全面建设核心课程、系列精品课程。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调整,重点围绕着贴近实际应用,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即以提高技能为宗旨进行内容整合和提高,使课程内容既体现了先进性、实效性和应用性,又照顾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大力提倡“精讲多练”,“精讲”要求教师讲出内容的精髓和基本知识点,“多练”要使学生有机时、有目标、有实效。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要作统筹安排,形成较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将能力培养贯穿到教学全过程,以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具体因素,我们应该选择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教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够积极思维的动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并且要不断向学生提出新的教学问题,为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通过课堂教学,既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教学环境已经比较普及,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络、Internet优势使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从课堂拓展到网络环境,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的交互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结语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思想观念,培养学生创造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十分重视实践,理论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践的检验与巩固,我们应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科特点,采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另外,要依据多方面条件,使各种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组合,达到教学的最优化。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架起创新教育思想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桥梁,帮助教师摆脱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负面影响,更好地把握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规律,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品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够为推进“三生教育”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郑继刚单位:保山学院数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