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语文课堂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

语文课堂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

语文课堂教学担负着极为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任务,在课程标准中有着明确的阐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特别是在课改的今天,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广大语文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在课文之中,有些句子或者段落明显,有些句子或段落则较为含蓄,要使学生能真切感悟、领会课文具体内容,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教师就要启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加强朗读,从朗读的快乐中深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例如,教学《钱学森》一课时,在指导学生初读时,我首先让学生把课前预习时所搜集的有关钱学森的资料进行整理,用最简洁的话向同学们介绍。然后,我及时提出问题:“钱学森在美国有着富裕的生活与优越的工作条件,为什么他会放弃而一心要回到祖国呢?”让学生通过初读,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钱学森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精读课文,重点抓住钱学森的语言进行品味朗读,深入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边读边画出钱学森的话,联系上下文思考,钱学森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这些话,指导学生进一步品读,在读的基础上,使学生从具体的语言中体会钱学森当时的思想情感,加深对钱学森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和强烈的爱国心的理解。

二、通过课堂上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深入体味课文的思想内涵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语言文字训练,还要指导学生真正感悟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使之升华与得到提高。例如: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时,先是让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大体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初步感知英雄护士长叶欣的事迹。然后进行精读指导,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出示课题探究“永远的白衣战士”是谁?为什么说她是永远的白衣战士?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自主读课文,根据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自主感悟,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通过这样的合作探究,让护士长叶欣这个牺牲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英勇“战士”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学生的心间。

三、在“语文主题学习”中激发阅读兴趣,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主题学习”提供给学生丰富的阅读资源,在“语文主题学习”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语文主题学习”不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还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中加深情感的理解和体验,获得更深刻的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语文主题学习”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积累了知识。而且还熏陶了学生的人文思想。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如何做人的教育。

四、在语文教学中,还要联系实际,使学生受到传统美德教育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人们的精神文明、思想意识更要与时俱进,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时代所淘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祖国的传统美德不能丢。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也是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的任务。例如:在学习了《第一次抱母亲》一课后,联系《乌鸦反哺》的故事,让学生感悟母亲胸怀的博大与无畏,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与爱戴之情,唤起学生的感恩之心,使学生从小就懂得尊老爱幼。还要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上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独立、民族的复兴前赴后继的可歌可泣的壮举,使学生从小就树立长大报效祖国,长大为人民服务的志向,使学生有强烈的责任感。让学生懂得要振兴中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从自身做起,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只有掌握了过硬的本领,才能为社会、为人民尽责,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或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间走进社区,走近大自然,进行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洗礼,得到净化。在社会实践中注意培养学生传统美德修养的自觉性,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将传统美德转化成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使之持之以恒。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又不是唯一的途径。要切实处理好语文课堂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一方面要寓教于文,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不能单纯地为思想品德教育而教语文。

作者:薛光先 单位:青岛市黄岛区香江路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