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学美术教育现状(4篇)

小学美术教育现状(4篇)

第一篇:小学美术课堂语言艺术教学研究

摘要: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学语言则是师生之间教与学的桥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看家本领之一,是一切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保证,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小学美术教学除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基本的绘画技能外,更需要用艺术性的语言来阐述艺术,让学生在一种优美生动的语言氛围中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进而激发热爱艺术的情感,主动去创造美。作为美术教师,除了应该有较强的专业基本功以外,还必须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和表现能力,所以,美术教师必须注重语言修养,用精练准确且优美生动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让课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言;教学语言;语言艺术;文化素养;艺术修养;课堂教学;评价;学习

一、引言

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日益高涨,为了更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教育工作者们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加大了探索和研究的力度。笔者就曾多次参加各种不同层次的观摩、培训、学习,从中受益匪浅,在付诸实践过程中,切实有效地促进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但同时也感觉到某些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就拿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来说吧,很多教师理论深厚,基本功扎实,但课堂教学语言平平,导致不能更好地激发课堂和灵活的组织教学。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学语言则是师生之间教与学的桥梁,教师和学生的大部分交流都是通过语言这种形式完成的,可以说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看家本领之一,是一切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保证,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美术教学除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基本的绘画技能外,更需要用生动且富有艺术性的语言来阐述艺术,让学生在一种优美的语言氛围中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进而激发热爱艺术的情感,主动去创造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但教学环节大同小异(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探究新知——创作实践——赏析与评价——课后拓展),授课者在这样的框架中,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个人教学习惯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前准备,但这一切的精心准备最终都要用教学语言的方式来实现课堂教学,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就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了。作为美术教师,除了应该有较强的专业基本功以外,还必须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和表现能力,所以,美术教师必须注重语言修养,用精练准确且优美生动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让课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

第一,用精练、规范的教学语言传递知识。哲人说过“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那教学语言就应该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更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既不应该是课本图文信息的简单重复,也不应该是毫无边际、游离课本的“漫谈”,而应该形象准确的将课本知识转换为容易被学生接受的语言信息。其要求教学语言既要规范,又要准确,既要简洁明快,又要合乎逻辑。如此才能实现美术知识的传授,教会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进行绘画或是制作等实践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用优美生动的教学语言阐述艺术,营造良好的文化与艺术氛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更何况美术教学。《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以及基本理念都做了深刻的阐述,其中讲到“关注文化与生活”、“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强调愉悦性”、“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与创意……”,要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语言,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应该适情适景灵活教学,语言的组织力求做到形象、生动、有序,并能灵活调节音程的徐急变化、抑扬顿挫,以形成和谐动听的节奏,形成优美的语境。美术教师若能如此深情并茂的讲解,那么课堂将被轻松地带入高雅的艺术殿堂,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境,自觉不自觉间融入课堂的学习之中。如赏析传统的艺术作品时,教师可配合相应的音乐与画面,用散文式的语言进行阐述,营造浓郁的艺术与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深情优雅的语境中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继而更深地走进作品,理解作品。

第三,用幽默风趣、形象易懂的教学语言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快乐的课堂。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生性活泼好动,精力集中的时间短暂,易受干扰。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好学生这一特点,除了在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上下功夫,更要在教学语言上着力。巧妙的教学环节,丰富的教学方式最终都是用教学语言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应尽量将教学的形象、幽默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合起来,让教学形象易懂,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轻松快乐,并能快速接受所学。如手工制作课,教师可多采用故事、游戏、表演等方式,用生动活泼、充满幽默感的语言形象讲解,和学生亲切互动,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在制作中感受成功。第四,机智的评价语言,保护兴趣,增强自信。小学美术教育的评价标准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进行评价,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协调统一,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为了符合这一要求,教师除了应采用灵活的评价方式外,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应该是机智的,灵活的,因人而异的,充满鼓励和爱的;首先,自信源自鼓励,而认可就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任何人的能力都会在批评打击下萎缩,但却能在鼓励下提高。因为每个人内心都希望得到别人诚恳的认同和慷慨的赞美。

笔者曾教的二年级有这样一个学生,在一次绘画课上,课堂早已进入实践环节时,而被同桌告状,“教师,他一直在耍,不画画”,我得知情况后,并没有马上命令他画下去,而是走到他身边,俯下身来,微笑着和蔼地问:“怎么啦?没带工具吗?”他只是怯怯地摇摇头,不做声,我又问:“是身体不舒服吗?”他还是只摇摇头,更把头低了下去,“那能告诉教师是为什么吗?”“我……我……我画不好……”,我看了看他的图画纸,上面仅有几个歪歪扭扭的图形,我指着画面问:“那这是谁画的呢?看这些形状多生动可爱!”“我画的”,他不好意思地答道,眼神中藏着疑惑。我明白他听出了我话语中的肯定,我赶紧补充着说:“那你还说自己画不好呀?这不挺好看的吗?继续画下去呀,不要管别人怎么说,你怎么想的就怎么画,只要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认真画的,就一定很好!”我继续指着画面对他说,“后面的图形钩大点,装满点,再给它们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你的作品就成功了!”听了我的话,我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股力量,那是自信的力量,我轻抚着他的头,在他耳边悄悄地补充了一句“一定要相信自己,明白吗?”并给了他一个鼓励的微笑,这孩子终于自信地点了点头,开始认真地画起来。恰当的鼓励让学生充满动力,从而愉快地接收教育。“教育的力量不在于你说了多少话,做了多少事,而在于你满怀期待的热忱。”人们教育学生时,眼神、语言都应该充满期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责任重大,然后打心底里爆发出奋斗的信心和力量;其中,委婉含蓄的评价语言,让不足之处转换为前进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的意图,应该隐藏在毫无拘束的友好气氛中。”这应该就是含蓄的力量,所谓含蓄式评价,就是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或是作品的不足之处进行评价时,忌一泻无遗,忌累赘琐碎,而要给学生留有自我反思的余地,使他们自觉认识不足,并主动加以改正。教师可在充分肯定与鼓励的基础上,旁敲侧击、避实就虚、循序渐进地给予点评,既巧妙地指出不足,又充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还能很好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如,有的学生在画花朵枝干的时候总习惯性的勾成单线,笔者曾这样点评,“这花真好看,形状生动,花又大!可是这么大的花却是这么‘苗条’的枝干撑起的,那该多累哦?”通常学生会露出会意的微笑,并愉快的改正;其次,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情感是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媒介,是学生接受批评教育的前提。在美术课堂中,学生少不了互动、交流、合作、实践,这就难免部分自控力低的学生出现些状况,面对这些状况,教师应该冷静、机智地处理。最好的办法就是以真挚、强烈的情感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反之,虚情假意的说教,远离实际的唱高调只能引来学生的反感和厌恶,更谈不上认识并改正错误了。在一次绘画课上,当我把图画纸发给学生开始进行练习时,有个学生却用刚刚发的纸折剪起来,我来到这个学生旁边,看见图画纸已经被剪下一大块,不能再用做画画了。我带着疑惑小声地问他:“是不是很喜欢手工啊?”“嗯!”“那喜欢画画吗?”此学生迟疑的回答,“喜欢。”我接着说道:“那你看这样好不好——今天是绘画课,按你说的,也喜欢画画,教师重新给你一张纸,用你的行动证明你是真的喜欢画画,先前被你剪坏的那张就留着课余练习剪纸,等下次手工课的时候你再展示你的手工作品,你觉得如何?”听了我的话,此学生难以掩饰眼中的兴奋劲,赶紧把剪坏的纸放进抽屉,用我新给他的纸画起来,后来从他的画面可以看出,画得很认真很用心,效果挺好。

三、美术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语言的表达与表现能力

美术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差,那么,即使他有很渊博的知识,很强的工作责任心,也很难让课堂教学达到让自己满意的效果。那么,美术教师该怎么做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表达与表现能力呢?第一,不断学习,积淀深厚的文化素养与艺术修养。学习不仅是格物致知,全面提升个人修养境界的重要途径,更是适应时代进步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必备本领。作为一线教师更应如此,必须意识到自己身处信息化大环境中不断学习刻不容缓的重要性,要时时、处处、事事都想着学习,贯穿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品质,做一个学习型教师。不论是教育理念著作、各类教育杂志报刊,还是名家名作、名言佳句,都应广泛涉猎。

以书为友,方能笔下生花,出口成章。第二,于实践中不断提炼与总结。在教学中,为了有效改善自己教学语言的表达、表现能力,让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能极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有效促进教学,笔者认为教师还应有以下几种习惯;其一,课前充分准备,有爱写教案的习惯。课前,在充分掌握学生信息的基础上,深研教材,认真构思教学设计,充分预设课堂情况和教学语言,形成翔实的教案,为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其二,课后认真总结,养成写反思的习惯。上完一节课,总会有得有失有想法,针对教学语言的,哪些语言出彩了?哪些语言有问题?哪些环节的语言表达不生动?对哪个学生的评价不恰当,等等,教师应该第一时间认真总结,深刻反思,为后面的教学积累经验与教训;其三,做个有心的听众,养成善听的习惯。不要错过各种能学习、观摩的机会,听讲座,听课;甚至看电视,听广播,都要用心听,认真记,仔细想,从别人的能言善道、妙语连珠中汲取经验;其四,善于交流讨论,养成虚心好问的习惯。在各种研训活动中或是日常教学中,应多和同事同行交流讨论,虚心讨教,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即是如此。况且交流讨论本身就是对语言表达能力很好的锻炼方式和学习机会。

四、结束语

教师的工作主要是依靠语言的表述进行交流,这是教师劳动的一种特殊方式。美术教师准确、生动、幽默而富有启发的话语不仅是一种美的听觉享受,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启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听得专注,学得主动,探究得深刻。只有智慧的语言,才耐人寻味,课堂才能熠熠生辉,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变课堂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具吸引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沈旎.编著,《名师最有效的批评细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孔子弟子著.《大学•礼记》.(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作者:林镝

第二篇:小学美术分层教学对策

摘要: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尊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能有效地使每一名学生在各自的层面上发挥学习的自主能动性,让每名学生的潜质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文章从学生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作业分层和评价分层五个方面论述了小学美术分层教学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分层教学

以往的美术教学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方法,达不到关注全体学生美术发展的教学目的。根据差异性原则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解决因材施教的个体性与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性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

一、学生分层设组

分层和设组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个步骤。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而产生个体差异。首先,笔者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把学生科学地分为A、B、C三个层次:A级学生动手能力强,对美术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创新精神;B级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可塑性;C级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不大,成绩不太理想。教师可以采取“先降低难度,后逐步提高”的方法,循序渐进、稳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之后,经综合考虑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成员包括A、B、C三个层次的学生),从每个小组中选出一人担任组长,主要负责做好学习中的组织工作。这样分层、设组的优点在于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被关注到,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备课分层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在备课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如,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的《手印、指印变变变》一课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C层次的学生应掌握美术教材最基础的知识,具体目标可设定为通过临摹,学会给手印、指印进行添画;B层次学生要求除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外,还要具有一定的造型、表现能力,具体目标可设定为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手印、指印进行联想添画,独立完成作业;A层次学生要求进一步提高能力,要有一定的创造力,可以要求他们在添画好的基础上,再次利用手印、指印为作品添加背景,创作出一幅较完整的或有故事情节的、有创意的手印、指印画。目标的分层设定,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就能完成作业,体会成功的快乐。

三、授课分层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尊重个体差异,针对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适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组合。在授课时,不管是训练学生基本的美术技能,还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都要积极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动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作业分层

美术技能学习的重要途径是课堂作业练习,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差异出发,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分层作业,使之尽可能符合学生实际。在设计分层作业时,应适应个体差异,对学生既要有基本相同的要求,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特长,使学生能各显其能。

其一,作业难度分层。根据目标层次和学生层次,确定基础、提高、创新三级目标,作业练习设计由易到难呈阶梯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作业要求,都能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使每位学生都能达到美术教学目标,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对完成美术作业有信心,增加他们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

其二,合作式分层作业。合作式分层作业旨在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作业练习中各显其能,教师可以根据相应的内容,在小组中采取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设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共同完成作业练习,有助于巩固、深化知识,发挥自己的优势,也有益于技能、情感和创造才能的发展,进而有序地完成合作探究,提高作业的质量。

其三,自选式分层作业。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没有标准答案。每名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的表现也不同。因此,自选式分层作业可以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进行创作表现。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下册《这是我呀》一课时,可以设计三种作业形式供学生选择:第一种可以绘画表现为主;第二种可以手工制作为主;第三种可以把绘画与手工相结合,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创作工具、擅长的表现方式在创作中塑造自己的形象。

五、评价分层

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学生,正确判断他们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对每名学生作出适合其发展的教学评价。在平常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尝试采用分层评价,使每一名学生树立“天天向上”的信心。

以上是笔者初步探索的分层教学策略。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真正认识到每名学生都有各自的潜能,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灵活机动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陈聪 单位:江苏泰州市靖江市斜桥镇红卫小学

第三篇:小学美术课堂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思路

摘要: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基础和启蒙阶段。美术教师应该重视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引导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开展学习活动。文章主要围绕小学美术教学展开讨论,探讨美术教师如何以创新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小学美术课堂,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习兴趣;游戏教学;多媒体

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开展学习活动是迎合学生心理需求与学习需要的重要举措。此举既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重视美术课堂。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该结合美术独有的艺术性,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理念,让学生爱上美术。

一、情境融入,活跃学习氛围

教材上有不少美术教学内容不能真正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部分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时会产生疑问:美术课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鉴赏美术作品的目的何在?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认识到美术课程的作用和价值,便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向学生直观展示美术课的作用,教师应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环境中激发心理需求,逐渐认识到美术课带来的积极影响,让学生轻松理解所学知识,了解美术鉴赏的作用。当然,教师进行情境融入的目的还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氛围,优化美术课堂。教师创设情境可以巧妙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感情与情境融合在一起。这样既便于教师授课讲解相关知识,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主动探究美术知识,从而为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让教师与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为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游戏教学,凸显寓教于乐

小学生年纪较小,好奇心强,好动。教师若不能在尊重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便会事倍功半,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顺应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在教学美术知识时穿插一些小游戏,这对课堂教学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引入游戏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暂时忘却学习上的烦恼,全身心投入游戏。教师把美术内容融入游戏,可以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收获丰富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肖像素描课上,教师可以引入“摸来摸去”的游戏,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摸自己的五官。这样的教学活动新奇有趣,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温柔地摸自己的鼻子”“夸张地摸自己的嘴巴”“伤心地摸自己的眼睛”,可以直观地了解面部五官构造的比例。如此一来,他们就能在肖像素描课上画得更加得心应手。穿插游戏进行教学是帮助学生放松心灵、缓解学习压力的重要措施。教师利用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劳逸结合。凡事都有两面性,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度”,对学生玩游戏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始终以学习为主,游戏为辅,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

三、利用媒体,展示美术作品

多媒体具有形象性、直观性与具体性的特征。教师要抓住多媒体的特点,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美术教学活动,化抽象的美术知识为具体的教学案例,向学生直观地展示美术的魅力,从而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如,亲情是世界上最真挚的感情之一。很多小学生一直生活在家长的宠溺、长辈的疼爱下,为了让他们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唤醒他们内心深处沉睡的感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有关亲情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名家笔下的亲情,再配以合适的音乐,以此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可以让学生迅速融入教学情境。在展示完毕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让学生发表看完关于亲情的美术作品之后的内心想法,询问学生应如何用美术作品诠释亲情。

四、丰富语言,调动学生情感

语言是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如果教师不能使用合理的语言,便会为教学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为了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师需要丰富教学语言,使用恰当、合理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情感。美术教师的语言首先应该精练、严谨,寥寥数语就能准确表达深刻的含义,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但只有严谨和精练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用温柔的语言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除此之外,教师要将自身对于学生的感情融入语言,用幽默、生动的语言诠释作品的内容。这样,学生就不会因为美术课堂枯燥无味而降低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总而言之,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师需要丰富教学方法,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美术的魅力。教师以培养学生兴趣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小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真正让学生做到乐学、好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巫毅华 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第四篇:小学美术互动教学方法分析

摘要:将互动教学模式渗透到小学美术课堂中,可使师生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展现出来,从而实现新课改所重视的学生的自主参与。基于此,文章对小学美术互动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互动教学;应用

互动是指人人、人物和物物间互相作用和影响的一类活动。互动教学是指以特定的教学环境为背景,在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师间发生的多层次组合的互动。互动教学模式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特别是对学生的自主参与加以强调。这种模式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通过循序渐进的美术学习,学生对美术会有一种情感上的认知并获得良好的鉴赏能力。

一、与趣味性的教学融合,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对小学美术教学模式进行优化,首先要扭转以往以教师为核心的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选取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潜力激发出来。在互动教学中增添具有趣味性的内容,不仅迎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学生成长中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将互动教学很好地融入课堂,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这样在美术教学的优化方面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如,在《美丽的鸟》的讲授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同学们,告诉老师你们最喜欢什么鸟?我们在这里对杜鹃鸟进行讲解,它将自己的蛋放到其他鸟的巢中,所以其他鸟就认为这是自己下的蛋,帮它孵蛋。鸟妈妈这样做就是想要保护自己的蛋。那接下来我们来认识各种鸟,学习它们的简单画法。”通过讲解杜鹃鸟的习性,活跃了课堂氛围,为后续的美术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与多媒体教学融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育中得到了普及。利用多媒体制作PPT,使教学内容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在互动教学的基础上,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能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运用多媒体中的图片、动画渲染美术课堂,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创造了条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学生中开展良好的互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如,在教学动物的画法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同学们,你们见过猪吗?它是不是有着胖嘟嘟的身材、硕大的鼻子和耳朵呢?”这时学生会产生激烈的讨论,回答也是五花八门的。接着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猪的造型,并对其进行介绍,这样一来学生对于猪的印象就会很深。

三、启发学生进行探究,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在互动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极为重要。教师可结合教材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探究,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如,在《风》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互动学习中,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如何借助绘画的形式进行表现是一个问题。这次的互动学共分两步。第一,教师向学生展示莫奈的作品《撑阳伞的女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你在这幅画中看到风了吗?你是怎么看到的?第二,教师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感受风的存在。之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通过美术作品对风进行表现。在这种分组合作中,学生彼此会进行互动,将见解与伙伴分享,共同讨论该如何将风表现出来:是转动着的风车,还是小姑娘飘舞的裙摆?是摇曳着的树木,还是随风飘扬着的红旗?学生热烈地讨论着,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教师可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间产生互动,引导学生共同进步和提高。

四、设计多样的实践活动,不断拓展互动的空间

这里提到的互动并不局限于绘画,教师可以设计多样的实践活动,不断拓展互动空间。如,教师可以针对《有趣的服饰》这一课,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实践。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选择心仪的一种服饰类型,设计一款有创意的独特服饰。各小组可以使用各种材料进行设计,还要选出模特,对设计的服饰进行展示。此次活动需要学生互相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从选择服饰类型到选定材料,再到制作服饰、选定模特,直到最后将作品呈现出来,所有的流程都需要全组学生通力配合。在服饰展示环节,可以播放音乐,让学生从各角度对服饰进行展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得到了锻炼,还掌握了通过造型、材料和色彩对服饰进行展示,凸显服饰的特点。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不要拘泥于单一形式的作品。教师可以将重点放在设计活动上,不断地拓展互动的空间,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互动能力和美术实践能力。

结语

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教师就像学生的朋友,在思想上对他们进行引导。这样一来,整个教学活动会显得自由、轻松,小学生的美术水平也会有所提升,会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森.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考试与评价,2013(7).

[2]崔银萍.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研究.新课程导学,2015(18).

作者:刘璇璇 单位:福建泉州南安市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