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美术教育对创造性思维培育的启示

美术教育对创造性思维培育的启示

一、创新美术教学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变被动为主动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教育、新形势的要求。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客体的角色,不会有太多的主动性参与,没有参与哪里会有创造?教与学本身就是一种互动的意识行为。而传统的美术教学所缺乏的正是这点,学生始终在一种被动中“被学习”。不能更好地参与其中,便不会很好地学以致用,我们的教学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在科学发展的今天,一些敢于突破的教师,将新的技术设备和手段运用于美术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益。比如多媒体课堂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不仅内容丰富多彩,所传递信息也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多媒体教学改变了原始的粉笔、黑板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学生看到的、体验到的已不是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单一地表现某种物象。还要增加一些类似“观摩指导展览”、“多校学生联展”等活动,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参与到评论与欣赏当中,学生还会邀请家长、亲属、朋友等,大家共同参与、共同沟通、共同思考,不拘泥于死板的思维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多方面进行尝试与创新。

二、创造性思维的着力点

培养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学习,首先必须使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如何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具备这样的思维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想要更多的学生参与进美术学习中来,就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始。兴趣的激发是学生提高主动性的首要前提;主动性提高了,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自然会变得轻松,学生的注意力会变得更加集中,稳定性、持久性也会得以提升。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得和学生进行沟通。我的一位老师,教过我一个方法:让学生说明“门”、“闷”、“闹”、“闲”几个字的关联性。学生们一下就集中精力了,为什么会郁闷?会闹心?最后成了闲人?根本就是没有打开心门,去接受别人的知识、关怀,同时自己也没有做到有效反馈。借鉴这个方法,可以启发学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地思考问题。

(二)启发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听到学生之间拿同学的作业来评论,“他画的难看”、“他的画颜色不对”、“他的画比谁画得好”,等等,诸如此类的评论很常见。生活中美的事物很多,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会对学生文化品位、综合素质以及认知事物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这会影响他的一生。

(三)引导学生的发散想象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会发现一个特别突出的现象,孩子年龄越大,画的画越缺乏生动性。这是为什么?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使学生的表现力固定在一种模式里,难以出来。现代一些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学生们的想象思维。比如,通过投影仪画人物,能显示现实中人物所处的空间、表情、动态、衣着等等,先让学生观看,再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作,老师再加以指导,那么学生所表现的人物自然就会更加丰富与生动。如今,很多幼儿园的美术教学中,已经开始引导孩子们的发散想象,老师不再教孩子们怎么画,而是让孩子们自主发挥。孩子画的天空是黄色的、绿色的、灰色的、金色的……并且会说明为什么,这就是发散想象思维。

(四)鼓励学生积极实践与探索

光有兴趣、想象还不够,还必须积极地进行实践与探索。比如在美术教学中,素描亮点的表现方法很多;如老师只教学生在高光部位,不要进行图绘调子,其余的方法则要求学生自己在绘画的过程中寻求。学生通过积极的实践会得到如用橡皮进行擦拭、在高光部位用白色笔进行处理等等一些其他的方法。老师不能看到学生将高光部位图绘上色调就直接告诉学生这样是错误的,而是应该鼓励学生多想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夸奖,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要让这种夸奖鼓励具体化,因为鼓励也是情感反应的表现形式,是对学生行为思想的尊重,让学生有选择权、话语权。得到老师的认可与尊重,学生会更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思考创造。

三、创造性思维在美术教育中的实际作用与意义

美贯穿于生活中的每一个实际事物,美术与物质生活、科学技术等各行各业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为各行各业服务,如工业产品的设计、商业展示、生活环境美化等等。我们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审美意识、散发想象、实践探索的引导教育,使学生逐渐认识创新的实际作用。可以说创新是所有艺术、生产、生活持久的生命力,它贯穿于艺术创作、生产生活的始终,对于学生们个性思维的建立、成熟也尤为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灵魂,在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任务中,美术教育责无旁贷。所以美术教育在培养创新能力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

作者:傅聪单位: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附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