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育学与心理学协调共进探析

教育学与心理学协调共进探析

一、国内外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渊源

教育学与心理学两门学科都是从哲学领域发展演变而来的,独立之后成为了新的学科,从本源角度来讲,两者同出一处,具有一些相同的特质。早在古时,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已在其著作中融入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思想,他所倡导的“德治教化”思想便是集合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特质,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首先从教育学的角度阐述了人人身上都有可学之处的观点,再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人人都有长处,都有优于自己的地方,对待他人要谦虚恭敬才能促进自身的学识增长,体现一种集大家之所长,时刻保持学习状态的教育理念,更是在其中融入了儒学文化中的”谦”作为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的“德育”。除孔子外,我国各个时期均有不同的代表人物,如古时的孟子、荀子、庄子、老子等大家的著作中,可见许多涉及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阐述,因此,从古时及可考究的资料来看,便可知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渊源颇深。而国外对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可以通过学者的经历及其著作可见其发展轨迹。国外文献资料中记载中,对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最早是研究古希腊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逐步发现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特性与相互之间的联系,并逐步将其从哲学中剥离出来,成为独立学科。与此同时,许多著名哲学家也是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如赫尔巴特、杜威,他们撰写的著作不但包含有哲学领域,同时也包括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教育学、心理学两门学科的融合性与相通性,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入与分化,教育学、心理学才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分别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本质看两者的融合

这两门学科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包括现今的教育心理学,都是融合了两门学科衍生出的新学科。在《教育科学纲要》书中谈到了科学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1)有确定的对象和范围,不与其他科学相混淆。

2)自成系统,不存在前后矛盾的现象与逻辑上的谬误。

3)有客观事实作为研究依据。

4)具备普遍性与永久性。教育学与心理学都具备了上述特征,作为都是研究人的学科,我国近些年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也较为注重科学方法的应用,例如:观察法、实验法等,即:使学科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讲求以实证来验证现象,而不是单纯以现象为科学定性,体现了一种学科发展与科研的严肃性。我国师范院校自1904年起,在《邹定学堂章程》的指导下,按要求讲授“教育学”,从这时起,教育学的教学便延续下来,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学在学科发展中,也有着新的发展和进步,教学课程不断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教育学与心理学本身就是包含了人性特点与哲学思想的学科,尽管已形成系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所遵从的流派与观点不同,同一现象,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解释,具备高度的复杂性,任何一位心理学专家教授或是心理学研究人员都会潜意识里受到某种流派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思路与引导模式,从两门学科的塑造上,有利有弊。优点在于不拘泥于课本,可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接触不同的思想,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相对的缺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时,不能死板地理解书本,对某种观点或思想要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存在即为合理”,如果一个现象用这种方法或思想无法理解和解释时,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试一试,这也是教育学与心理学无论学的再多,最终也要归于实践的本质所决定的。例如,师范院校的幼师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必然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然而学习的目的不是只是理解书本内容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学生了解人性的本质,从儿童心理的角度出发来指导自己今后的幼师生涯,至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怎么样与幼儿进行沟通,及展现教育心理学中的德育内涵,这都不是教学大纲可以规划的,需要每一个人去探索,然后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展现出来,这也是学科的魅力所在。

三、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教育学与心理学通过不断的融合与发展,基于许多共同点与共通之处,逐步衍生出了二者的融合学科———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思想最早是源于裴斯泰洛的“教育心理学化”主张,在其著作《论教学方法》中将心理学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考量,以心理学促进教育的发展,使得教学更加符合人本来的需求及人类文明智慧的发展规律。而教育心理学被独立出来是源于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也逐步重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运用,1962年我国成立了专业的教育心理学委员会,展开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研究,随后,各类教育心理学教材问世,作为一门独立发展的应用型学科,教育心理学兼具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特质,因此,既可以将其看做是教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将其看成是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心理学的理论融入教育过程中,是通过分析表象背后的本质,来以此判断教育与教学对象的匹配程度,它直接涉及到教师如何在教育活动中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以便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把教育工作充分建立在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之上。进而不断地提出与修订现有的教育方法与方案,起到持续改进教学内容,以人为本,提升教育水平的效果。例如,心理学研究关注的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被广泛应用在教学实践当中,从而通过对学生多种特质的培养和正确的引导来进行因材施教,以此提升创造力,而教学实践又为心理学实践提供了研究对象和基础条件,故而二者是相互作用的,这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相互促进的积极表现。同时也是两门学科的发展与进步的体现,教育心理学已在多个高校开课,特别是师范院校,十分注重学科建设,在教育是立国之本的今天,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两门学科的演变与融合,都促进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共同发展进步。因此,如何才能使得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教学实际情景展开更紧密的结合,并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促进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升,是教育心理学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未来能否持续应用下去的一个重点考量因素。

作者:尹畅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12级心理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