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开放化教育学论文

开放化教育学论文

一、从标准化到多样化

当前教室物理空间的变革开始于18世纪工业革命而截止于19世纪末的教室的标准化进程展示了一种专门形态的教室物理空间,这一物理空间体现出一种工厂取向。由于教育普及以及对教学效率的需求,教室的建筑空间被扩大,而且教室通常为长方形、秧田式固定的学生座位,黑板在普通平民学校得以普及。这一教室空间不仅随着教育国家化的浪潮逐渐成为国家形态教室物理空间的范本,在工业化以及后工业化的浪潮中更是成为全球化潮流中全球教室物理空间的模板。然而,随着20世纪的到来,现代知识型逐渐为后现代知识型取代,顺应知识型的转变,后现代教室空间注重结合多样性的文化与知识,呈现出教室建筑与布局的多种样态,造就了物理空间的多样化。

(一)教室建筑空间多样化

20世纪起,教室建筑空间由狭长的长方形大教室进行转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罗伯特•欧文便提出了小班化教室的概念。这一教室空间从学生听课效果出发,将工业化时期的工厂化教室建筑空间在面积上缩小,这同时意味着班级规模的缩小。第五届国际学校建筑及露天教育会议对教室最多容纳人数作出如下规定:幼儿园为25~30名,小学初级班为30名,小学高级班为30~36名。除了次要房间和分组学习用的房间外,每个儿童至少有2平方公尺的教室面积。教室物理空间也一改狭长式的教室物理空间,将教室空间转变为其他多样的形状。联邦德国德新式学校的教室被设计成为正方形或是近似正方形,以便学生活动的开展。这一设计在50年代的美国、英国、瑞士等也较为流行。展现了一种新式的教室空间。这一教室中附有并未隔断的分室,在形状上呈现L形,这使得教室可以方便地化为两个大小、性质不同的房间,通过座位等灵活的划分,可以创造出丰富的效果,富有布局弹性。同时,这一形状也为座位编排的转换以实现教室的多种功能提供可能性。另外,教室也可以呈现出不规则形状。在Geschwister的学校中,设计师在教室单元中将教室空间设置为不规则形状。其中不仅安置教学空间,还有衣帽间、工作坊等。

(二)教室空间布局多样化

1.电化教育引入

教室20世纪初期,由于科技的发展以及科技成果的普及,幻灯作为最早的电化教育设备进入教室。这一设备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手段,虽然在课堂上起到的作用与黑板无异,但事实上,它创造了一种新的媒介,使得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进行运作,从而在课堂上节省书写的时间,达到更高的效率。随着电视在家庭中的普及,20世纪50、60年代,闭路电视课程开始在学校中出现与推广。学校中的闭路电视不再仅仅是作为像幻灯一样的简单的教学工具存在,而成为教室与外界的一种连通方式,是教室空间的一种延伸。一方面,教室中的电视可以作为校园中信息交流的手段,另一方面,电视在课堂中的应用使得电视课程在学校教室中出现成为可能。正当电视与电视课程在教室中如火如荼上演的时候,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于20世纪末酝酿并在教室中发挥功效。由于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在二战期间的改进与20世纪80年代因特网的形成,计算机网络在教室中逐渐得到应用与推广。1995年8月,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圣•约翰港市的太空海岸中学已经完全联网。在这所学校中,300台苹果电脑使80个教室都能联通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传递。现在,计算机与网络已经迅速在全球教室中普及。通过在计算机中安装相应的软件,在拥有计算机与网络的教室中,学生和教职员工在校内可以通过“内联网”获得与共享信息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互动,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共享校方甚至是网络提供的教学资源。

2.教室集团的发展

20世纪之前的教室空间,不过是单一进行教学的一个长方形建筑,这一空间内部在物理空间上并未作出区隔与拓展。随着20世纪的来临,当人们开始从学生出发、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考量后,教室空间内部开始作出区隔。这一变化首先从为小组学习讨论这一学习形式而设置的公共空间开始,进而发展到取消班级区隔、年级区隔的教室集团,形成了教室物理空间布局的多样化。7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教室群的概念,在这样的学校中,教室的设计突破了固定班级甚至是年级的障碍,将儿童以群体方式进行呈现。例如,美国印第安纳州哥伦布的市1972年建造的健康山学校,设计师对教室的设计概念一改美国60年代末、70年代初盛行的“开放平面”的大面积室内空间,设计出一系列高度多样化的,适合不同类型活动的空间。这所学校将教学单位划为幼儿园至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三个部分,分别安置在三个教室群中。“每个教室群由六个灵活限定的班级区组成。教室群的不同区域可在建筑上以不同方式划出空间范围,例如,改变楼面高度、自然光和人工光的区别、课桌及固定家具的布设、可移动教学设施的布置以及大范围不同色彩、不同材料和不同装饰的并置,等等。每个教室群的核心,是一个小型的、与整个学校的中心机构协同运作的教学材料中心。这种安排使学生能够参与最适合其程度的学习进程”。

3.座位编排多样化进入

20世纪,教室中座位编排已经不再仅仅是19世纪工厂取向教室中的秧田式,出于学校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需要,教室座位排布形成了多种样式。20世纪至今,国内外较常见的座位编排方式有行列式座位编排(rowseating),我国学者通常称为秧田式,圆桌型编排(tableseating),又称为“圆桌式”,另外还有马蹄型、半圆型等。秧田型座位编排是工业化的产物,是现代教室空间的主要形式。这一座位编排方式将学生座位排成一个整齐的矩阵,横成行、纵成列,每个学生都是矩阵中的一个原点。20世纪之前,出于对经济的考量,这一矩阵更是由整齐的桌椅构成,座位之间通常并无通道,学生之间十分拥挤。圆桌型座位编排又称席明纳(seminar),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始自德国的哈雷大学,这一制度彰显了集体追求知识的意念,在19世纪的德国,已经成为培训大学精英的手段。20世纪,随着教育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式的转变,圆桌型逐渐在各级学校教育的教室中流行开来。马蹄型座位编排是一种群体学习方式。在这种座位编排中,学生座位被编排成一圈圈马蹄,教师处在马蹄之中,学生围绕教师。虽然这一教室编排方式中,教师仍占有重要的角色,但是较秧田型座位编排方式,它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合作。

二、多中心化与开放化

当前教室社会空间的变革现代教室社会空间体现出一种强制性,即教室中传递的知识的性质、组织方式等对教师、学生以及师生关系等的制约和规定。首先,师生交往体现出单一中心的特征。这一特征指教室空间在师生交往中展现的以教师为单一中心的特点。教学类似于工业生产,教师是生产者,学生是产品。以教师为中心,按照程序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其次,师生交往具有封闭性的特征。这主要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的窄化以及排外性。交往的窄化主要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主要以教学与学习为目的和内容而进行交往,忽略了作为其他的交往。排他性主要指师生、生生交往中局限于本班级成员,而排斥其他班级的成员。知识转型使社会关系包括教育中的关系发生转变。在教室社会空间中,现代社会所体现出的强制性特征被减弱,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获得较现代社会更大的自由,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彰显。师生关系呈现多中心化,学生间交往更加开放化。

(一)师生交往空间的多中心化

后现代教室为在其中进行的师生交往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使教室社会空间多中心化。首先,在教学活动中,新的座位编排模式一改现代教室空间的固定模式,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暗示出一种去中心化。虽然后现代时期座位编排呈现多样化,但新的排列方式较传统秧田式总体上都体现出对学生“学”的关照。如马蹄型座位编排关注参与合作,在这一座位编排方式中,“参与立足于每一个人,他(她)的经验、热情、投入、好奇、智力风格、思维特质都成为课程资源;合作意味着这是一个群体的学习、群体的生活”。其次,幻灯、闭路电视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为教室中教学内容展现提供了新的媒介。这一媒介的出现将教室空间予以延伸。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得以利用这一教学媒介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好的呈现,使得课堂更为活跃,师生交往更为顺畅。另外,闭路电视与计算机网络等的出现将教室与外界进行连通,将教室空间进行延展,它不再仅仅是教师手中的粉笔与固定的黑板,它可以独立对内容进行呈现,在这个意义上,它创造出教室中的另一个中心点。

(二)生生交往空间的开放化

后现代教室空间在座位编排、教室形状、集团空间等的变迁上都促进了学生更为开放和广泛的交流。后现代教室空间利用教室形状为座位的灵活编排提供了可能性。如L型教室空间的设立是为了教室桌椅编排的改变以利于学生的休息、阅读与写作活动。教室空间的改变,使得教室不再成为单一的教学空间,而是集教学、活动、休息等功能于一体的多义空间。这一改进是在教室原有教学功能的基础上,以学生为出发点,综合考量学生在教室生活中所开展的教学、休息等各种活动及其需要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活动与相关情境进行整合,形成新的教室功能集合,并结合建筑形状与座位编排,将整合后的教室功能展现在固定的教室建筑中。这一改进最终使固定的教室通过座位编排的更迭展现出功能的多义性。教室空间功能的多样化不仅体现出一种对学生主体的关注,而且促使学生之间多渠道的开放交流。集团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是在教室空间功能多样化之后对生生交往具有重大意义的又一举措。50年代以前在教室中分隔出的作业室与劳动室,是对教室最早进行的物理意义上的分隔。这种分隔创造出一个学生专属的空间,这一空间是区别于作为“教”的存在的空间,成为独特的作为“学”的空间,体现出对学生“学”的关照。而“学”的空间的出现,事实上为学生交流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在这里,学生不再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成为一个自由的个体,得以脱离座位的限制,与班内的学生自由地进行交流。另外,70年代教室群的出现显现了一个跨年级的开放空间,这一空间不仅为学生创造出自由地进行班内交流的空间,更是提供了一种纵向的交流机会。由于教室群在年级内部甚至是年级间区隔的取消,教室群内部呈现一种开放性。而群内部众多空间的共享,为不同年级学生创造出一个跨年级的微型社会,为教室群内部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交往提供了可能性。

三、总结

20世纪初至今,教室空间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这些变革既源于知识型转变,也源于知识型转变对人才需求的影响。随着由网络、计算机以及通讯技术共同建构的共时性网络时代的来临,知识媒介的转变造成了知识传输体系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教室物理空间的变革。知识在更大范围内以及更短时间内传递,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任何时空中获得需要的知识,甚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促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转变。后现代知识型强调知识的文化性、相对性与情境性,这使得知识的外延得以扩充,经验性知识、一般的符号性知识、学科性知识等都得到了合法性。这不仅使教室物理空间设计理念多元化,而且使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开放化。以知识为核心生产力的后现代社会使教育目标发生了扭转。整齐划一的人才再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工厂式的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信息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具有开放的心态、乐于和善于接受新的事物,既有自主精神又有协作精神、既会按程序办事又兼具创造能力的人成为社会的新宠”。于是,教育面临更加广泛的改革。然而,原有的大工厂式的教室空间已经不能满足新的人才培养的需求,于是,教室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改革成为必然。

作者:程波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