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乡村弱势群体教育策略

乡村弱势群体教育策略

一、“弱势教育群体”导致的教育条件先天不足

农村中小学“义教”客观的说属教育中的“弱势教育群体”。师资合格率不高,“义教”学校教师平均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接受新观念速度慢、周期长。加之农村固有的文化单一和同质,可交流性不强,没有新鲜的刺激等不利因素,导致农村“义教”条件“先天不足”。

二、“弱势群体”的现状

1.家庭教育的缺憾

(1)农村“弱势群体”的父辈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接受过义务教育或接受义务教育程度低,整体素质普遍不高。他们大多数忙于农活,或者有一部分人外出务工,留下老人照看孩子。这样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就大打折扣,许多孩子先天“营养不良”或疏于管理,就像“野花一样生长”。家庭的教育方法基本上是溺爱、呵斥、强制等。家长送学生到学校后就很少过问学生的学习问题,有的家长三年五载不进校门,不参加家长会,有的甚至不知道班主任的名字。

(2)情感的淡薄和单一。国家对农村“义教”的优厚政策,让部分学生从小就认为接受的义务教育是理所当然,父母养育自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教师教自己是拿了工资的。“弱势群体”的孩子大多认为自己和父母、教师、学校和家庭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缺少珍惜、感恩之情,或者压根就认识不到。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讲,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和义务,这两者碰撞的结果,使双方情感的距离被确定化了。被确定化了的距离使得教师与学生感情的融合仅止于服务管理的工作表面上。许多孩子不知道怎样跟别人交流感情,容易报怨别人,不相信他人,这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的形成。

2.学校的环境与教育

(1)“弱势群体”的不幸与尴尬。由于“弱势群体”的独特性,他们在学校被冠以“关注差生”口号的同时,又进入了与普通群体之间存在的某种必然的隔阂的实情。他们在享受这种“待遇”的同时,又将他们置于了不平等的地位。这种另眼相看,不经意间又将他们推离得离“普通群体”更远。他们与教师、与“优秀学生”缺少交流与沟通,缺少肯定与赞扬,这使他们产生自卑、孤独心理,极易形成强烈的情绪反差,为达到心理平衡,他们捣乱、打架、顶撞老师、破坏公物等,加剧了不健康心理的形成。

(2)刚性的制度规则与人性的碰撞。“弱势群体”和其他孩子一样,他们从一入学起,就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规范化的集体中,这对于养成他们良好的习惯,从小养成严格的时间及制度观念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弱势群体”更需要长久的真诚的关爱,但客观地说,他们大多数受到的关爱比一般学生少得多。一个从小就面临刚性的制度规则约束而缺少爱的孩子,其性格自然内向、迟钝,思维的灵活性、个性的张扬得不到环境的许可和助导,因而难以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心理品质。

(3)弱势的失落,自暴自弃。由于自身的缺陷,处境及先天不足等使得“弱势群体”缺乏自信,怀疑自已的能力,从而变的消沉,开始“破罐子破摔”,成为“义教”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综上所述,“弱势群体”儿童的心理及教育问题已不是学校教育单方面承担的责任,而是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在新教育理念中亟需得到改善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