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学生养成教育分析

小学生养成教育分析

一、以身作则,示范引领

学生习惯的好坏,教师本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挑起教书还有育人的重担,认真探索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把教书育人放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自觉站在育人的角度去进行教学工作。在向学生播撒知识种子的同时,也要播撒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种。小学生正是人生观、世纪观形成的阶段,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是最佳时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教师的一切行为习惯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的仪态、风度、言谈、举止,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身就应该是这种人,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教师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示范引领者,如,我校在每周的周一升旗仪式上,我们全体教师都向学生做表率,站直向国旗行注目礼,学生也会像我们一样规范,要求学生不说话的地方我们教师从不与他人耳语,这样时间长了,对学生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运用实践,养成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所教的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比如,课前对学生渗透要有预习的良好习惯,课后对学生渗透复习的习惯,回家后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习惯,课堂上,学会倾听的习惯,运用各种方法读书的习惯,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大胆发言的习惯,与小组同学探究、讨论的习惯等。

三、创设条件,进行渗透

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教师引领学生到实践中去,教师通过实践活动的各种途径给学生创造养成行为良好习惯的条件。如,学校利用国庆节开展校园的活动,让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的纪实片《开国大典》,学生在观看影片中看到开国大典的盛况过程,学生能够感到祖国的强盛和伟大,然后,再让学生写出观后的体会,这样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这样,教师对学生的爱国教育就会渗透到实践中,贯穿到行为中。还有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八一”建军节等,利用这样的节日开展各种各样的有特色的活动,对学生渗透了各种思想教育,在活动中渗透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了发展。

四、家校联合,达成共识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主动地和家长建立和谐的沟通意识,通过家访、家长会,通电话等形式对家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家长的教育,学校要在开家长会或者家访的时候提出明确的要求,如,让孩子在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孩子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踢毽子、下象棋、做有意义的游戏;多阅读一些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书;多看一些长知识的电视剧、动画片、动物世界等节目。在学校里,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使家校联合,达成共识,防止学生坏习惯的发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继续深化行为养成教育,让小学生的养成行为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家校起到共同教育学生,相信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加强监督,不断强化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不断地强化,不断加强监督,通过对他们的强化监督,必将取得较好的效果。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繁重的、漫长的过程,不能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要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要通过长期的监督、教育、实践、加强,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逐渐地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去遵守,如果再经过继续的监督、强化,学生就会自觉地达到遵守的习惯。昨日的习惯造就了今日的行为,今日的行为决定了明天的成长。让我们从今日抓起,教育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言行一致、举止文明、礼貌待人、家长夸奖、老师赞扬、同学喜欢、自己阳光的好学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