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教育教师流动性探究

农村教育教师流动性探究

一、基础教育教师流动状况及研究概述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教师流动主要是从偏远农村地区流向城市、从西部落后地区流向沿海发达地区、从教育系统流向其他系统等。这种流动使我国农村,特别是偏远落后农村学校的师资长期处于极度缺乏的状态。仅2004年,安徽省就有近500名优秀教师流向苏、浙等沿海地区,造成该省不少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其中临泉县教职工竟然缺额4985人。在皖北地区,初中平均班额都在75至82人,有的班学生数逾百,出现了一个教师带上百学生的怪现象。受此影响,目前安徽省许多县的农村小学辍学率超过3,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达10,少数地区超过3O。例如,蒙城县某中学,初一有学生472人,到初三仅剩165人,辍学307人,辍学率竟然达65%L1]。

一般认为,我国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存在“五大问题”:普遍缺编、流失严重、补充不足、素质偏低、待遇不高。如“在小学教师中,有46.96的人具有专科学历,本科学历12.81,本科以上学历的0.2%;初中教师中,34.92的人具有本科学历,本科以上学历的0.2等”[2]。总之,基础教育教师的不合理流动,已经严重影响了师资的合理配置,对农村基础教育产生了严重影响。教师选择流动的主要原因在于追求更高的待遇;职业发展前景,是继物质待遇之后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社会文化风俗、学校的管理、人际关系等,也影响教师对工作的认同,进而影响教师流动的个人决策。有调查认为,影响教师流动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可归为“额外收入”(指正常工资以外的收入,如奖金、代课辅导费等)、“工作与生活条件满意度”、“对专业发展环境与氛围的评价”等三方面。调查表明:城乡教师对这三方面的主观评价存在显著差异。在调查中,农村学校仅有15的教师回答“有额外收入”,对工作与生活环境以及专业发展环境的积极评价分别占回答者总数的17和2O,所占比例极低。这一结果表明,农村教师中大多数人对其生活及工作各方面的满意度不高。

“对全国22个省区的调查显示,农村教育的投入比重增长缓慢,2005年投入占财政收入的11.75%,2004年是12.51,2003年占13.96。”_2如,安徽省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现象依然明显,生均经费仅为50元/年。因为经费不足,部分地区甚至连教师工资都难以兑现。从经济学角度看,教师个体作为理性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是其必然的选择。由此,根据拉维斯坦的推力拉力人口迁移理论,可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l4;从教育社会学等角度看,国家职能变迁,也影响到教师流动;此外,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师流动行为的实施也受到教师个体个性特征及发展状况的影响[。;等。根据农村教师流动的影响因素,学界提出的对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主要包括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农村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等;二是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实施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以及农村基础教育“园丁工程”;三是由政府出台一系列强制性的流动措施,促进农村教师合理流动,如推行城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城市学校对口支持农村学校制度,等等_7]。目前,值得关注的是,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应由政府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措施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如彭新实认为:“日本教师的定期流动制度是很值得我国借鉴的。加强教师的定期流动,无疑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并且,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运作成本较低。

尤其是同一城市之间的流动,以及偏僻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流动的做法,对于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具有现实的意义和可行性,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8但同时也有人持反对意见:“支教”(也可理解城乡教师短期互换)并非解决农村师资缺乏的良策],一些地方使教师“合理流动”成了对教师的变相惩罚,不但起不到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的作用,反而给一些人行不正之风提供了借口_1。

二、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当前,关于教师流动的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指导有关基础教育师资合理配置政策的制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关于教师流动的影响因素,现有研究缺乏一个较好的统摄视角,其研究成果总体上显得比较零散。从研究结论看,虽然大家的理论出发点并无本质差别,但不同研究者所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例如,虽然较多研究者主张实行城乡教师定期交流或互换,但同时也有许多反对的声音。其次,现有研究隐藏着内在的理论缺陷。比如,虽然大多数人主张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但是,一个显然的事实是,无论如何我们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城乡之间同职教师的待遇不均现象(甚至基本消除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城乡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不可能在城乡差别客观存在的大环境下,唯独要求教育行业消除这种差别。

因此,依此思路走下去,我们最终也不可能解决农村师资流失问题。再如,何为城乡师资均衡呢?现有研究尚没有对这个问题给出明确回答。但我们从已有研究中不难推知当前一般学者所持的观点:城乡师资的平均配置就是师资配置的均衡。按多数人的观点,他们似乎认为,如果城里每1O个学生有1个具有一定素质的语文教师,那么农村也该这样,否则就是城乡“师资不均衡”,或“教育不公平”。很显然,一些研究者并没有把“平均”和“均衡”这两个词区别开来。正因为如此,许多与此相关的重要问题,也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如,农村缺乏优秀教师,但城里优秀教师是否就过剩了呢?在人们研究教师资源配置时,较少有人从理论高度关注这些问题。

三、研究展望

我们认为,解决上述研究困境的思路之一,是寻找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使影响教师流动的这些复杂因素,统摄于这一新的视角之下。我们初步设想,可以用教师幸福指数来统摄这种研究。幸福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之一,这是为许多研究所证实了的重要观点之一。马克思也承认:“有一种心理学专门用细小的理由来解释大事情。它正确地猜测到了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这句话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上述观点的正确性。值得注意的是,被誉为“社会科学之王”的西方经济学,其整个理论大厦即建立在类似假设之上(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实质即是假设人是追求幸福的“理性人”)。此外,许多相关研究已经证明,教师幸福指数不但涵盖了影响教师流动的物质待遇等因素,而且也包括了教师对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社会机会、安全保障、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等多种因素的评价,还包括了教师个人多种多样心理体验,例如知足充裕体验、心理健康体验、社会信心体验、成长进步体验、目标价值体验、自我接受体验、身体健康体验、心态平衡体验、人际适应体验、家庭氛围体验,等等,亦即教师幸福指数更全面地反映了影响教师流动决策的各种因素_1引。因此,如果构建一种教师流动新机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并使其在流动中提高幸福度,则现有研究中存在的许多矛盾与问题,均可能在这个新的框架体系中得到解决。

初步认为,基于教师幸福指数的教师流动机制研究将能在以下两方面取得较好进展:第一,可以选取或构建我国农村教师流动更加科学合理的研究视角与理论框架。由于影响教师流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现有研究又缺乏一个统摄视角,所以难免顾此失彼。教师对物质待遇、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社会机会、安全保障、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等多种因素的评价以及教师个人多种多样的心理体验,均会被教师幸福度所统摄,所以在新的研究框架下,结论将更加可信。第二,可以提出推进我国农村教师合理流动的切实有效的政策主张。从教师幸福指数角度研究教师流动规律,揭示教师流动的真实原因,提出推动教师合理流动的政策主张。同时,由于这种主张所赖以成立的理论基础是教师幸福指数的提高,所以以此研究为基础的政策措施,能够增进教师个人幸福度,从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此外,幸福指数的研究作为一个古老而常新的研究课题,其成果极为丰富,为基于教师幸福指数的教师流动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和资料基础。目前,关于幸福指数的研究,主要有对工作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两大类。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主要涉及理论基础、概念、测量、影响因素等方面;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涉及幸福感的相关理论、影响因素、测量方法等。在这一庞大的研究领域中,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幸福感解释理论[16-17](人格理论、社会比较理论、期望值理论、目标理论、适应理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理论l1胡(人格因素、社会关系因素、文化因素、经济收入、教育、社会阶层因素、休闲因素)等,都是人们所熟知的、已被应用于许多研究领域的优秀成果。总之,可以认为,基于教师幸福指数的农村基础教育教师流动研究,是一种很好的研究视角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从教师幸福指数角度来研究我国农村教师流动,将更有利于全面揭示教师流动的规律,更有利于制定增加教师幸福度的方针政策,从而在更有利于推进农村教师合理流动的同时,增进我国总体社会福利。这对于促进我国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基础教育健康发展、落实我党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促进新农村及和谐社会建设等,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