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诠释高等职教校企合作体制建设的新思路

诠释高等职教校企合作体制建设的新思路

[摘要]文章以中国高等职业高专教育网公示的申报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方案陈述提纲为研究对象①,通过对陈述提纲文本进行数字化处理,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上从校企合作组织构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合作主体行为模式、合作动机、资源配置方式、解决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等方面都迈出了新步伐的研究结论。对数据分析可以直接观察到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骨干院校体制机制人才培养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1999年开始快速发展,至今,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已经有1215所,在校学生达到965万人,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增强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由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了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5年来,国家示范校按照《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要求,积极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引领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人民群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逐步增强。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招生情况为例,2006年以前,招生录取分数线超过本科最低控制线的人数不足录取新生的30%,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文科、理科、文科艺术、理科艺术四条投档线全部超过本科录取最低控制线平均20分以上。

如何引导全国一千二百余所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提高质量,真正达到行业认可、企业欢迎、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效果,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还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其中校企合作如何形成长效机制是深化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又启动了再建100所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的计划,把重点放在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上,从全国有120所高等职业高专院校申报项目的公示材料中,我们看到了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新思路。本文仅以答辩结束后公示可下载的106所院校陈述提纲为依据,对其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进行数据分析,从中得到启发和进一步的思考。

本文的研究基于以下假设:每个答辩院校都是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答辩要求撰写陈述提纲,提纲重点阐述院校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的思路、举措,并且因文字限制在2000字以内,提纲所阐述的是院校认为最为重要的核心内容。本文采取的方法是将陈述提纲有关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关键词筛选出来,分类整理后进行数字化处理,“是”用1表示,“非”用0表示,然后进行统计,重要数据对比陈述文稿进一步分析。

一、校企合作参与主体结构的新趋势

根据对陈述提纲的数据处理,形成关于校企合作参与对象如表1的统计结果。

根据表1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地方政府(包括行业主管部门)已经非常重视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并直接参与到校企合作的体制中来,应该说是最重要的突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各地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地位在认识上是不平衡的,有的省市领导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当成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有的地方则连基本的办学经费都不能从制度上加以解决。但这次申报反映出来的情况则是地方政府(包括行业主管部门,既代表行业,也代表政府)参与比例达到了101%。

第二,出现了新的校企合作参与主体,如社区、县乡政府、农村合作社、示范村,这又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尽管从数据上看,新的合作主体加起来还只有5.5%的比例,但这意味着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应完成了对校企合作在观念上的突破,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而是为了办学而合作,达到了正本清源的目的。如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第一村”阳村合作创建基于综合服务的院村合作模式,推广“三黑”养殖、推动乡村旅游开发、全面培训农民工、提供村级事务管理服务与指导带动娄底新农村建设;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面对陕西“百镇建设”“县域旅游”“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等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在建筑八大员、村官、导游、幼儿师资等方面与县乡政府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行业的作用明显增强。在106所申报院校中,行业直接参与校企合作比例达到76.42%,从高等职业院校的类型特色看,行业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行业代表了职业标准,聚集了行业的技术资源,无论是招生还是就业,高等职业院校离开行业将寸步难行。所以,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必须增强行业的直接作用,这次申报骨干院校充分表明了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如湖南科技职业学院以皮革、塑料协会和校友会为纽带,建立产学研联盟,共建皮革制品、塑料加工专业,充分发挥其在皮革行业特别是在中小企业中的影响力,促进校企合作。

二、校企合作管理体制的新进展

根据对陈述提纲的数据处理,形成关于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如表2的统计结果。

根据表2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已经开始走出松散的、无组织的混沌状态,逐步演变成有内部治理结构的社会组织形式。如董事会、理事会的建立和运作(90.6%),将使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形成长效机制。如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集团产业布局相关县级政府、骨干企业、行业协会,组建“222”学校董事会,出台《董事会章程》,承担学校规划、筹资、人才培养与就业、技术服务等功能,实施《学校与成员企业设备共享与运作管理办法》《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实施办法》等19项制度。

三、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新创举

根据对陈述提纲的数据处理,形成关于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如表3的统计结果。

根据表3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已经真正把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通过利益关系联系起来,并形成真正的合作办学实体,产学联盟、股份实体、合作企业、服务外包、共享型实训基地都是利益捆绑的办学实体(26.7%),校企共同体、专业学院、产学园区、生产性学习船明显地把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带进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33.9%),职教集团有点模糊不太具体,但也是一种利益捆绑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22.6%),不管怎样,申报院校已经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如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建立5家单位组成的海上教学工厂—生产性教学船董事会,教师上船顶岗培养双师素质,学生上船学习创新“学校—教学船”双向四段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挑选优秀学生作为职工和获取营运利润回报,实现校企合作办学的良性发展和长效机制。

四、政府行业和举办方在共建高等职业院校中有新作为

根据对陈述提纲的数据处理,形成关于政府、行业和举办方在共建高等职业院校中的作为如表4的统计结果。根据表4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政府除了过去财政投入的作为之外,有的地方真正体现了第一责任人的身份,如对骨干院校项目和校企合作办学进行规划统筹,湖南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创意产业园就是所在地益阳市政府根据当地文化背景特别规划创建的;还有直接领导和指导校企合作的,还有为学校办学提供项目支持的,等等,尽管为数不多,只有21.7%的比例,但我们看到了政府在共建高等职业院校中完全可以有新的作为。如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由市长出任学校发展委员会主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改任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同时明确其职能,重点是保障学校建设发展,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开发项目,推动政府出台《杭州市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完善高效快捷的保障机制。

第二,行业也开始真正关注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在83个参与校企合作的行业中,有27.7%的行业部门、协会、集团投入经费支持;有12%的行业为高等职业院校提供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的机会,还有的行业采用了项目委托的办法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和组织生产性实训。如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以项目委托为纽带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制定《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学院将部分教学任务以项目委托方式与企业共同完成,学校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产品开发和科技服务,与企业合作成立“企业研发中心”。

五、学校、企业在办学合作中的新任务

根据对陈述提纲的数据处理,形成关于学校、企业在合作中的作为如12页表5的统计结果。

根据表5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作为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办学主体,学校和企业的行为也出现了新的动向。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除了过去的主要作为培养人才、培训服务之外,开展技术服务达到45.3%,表明高等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实力和地位正在提升,特别是还有18.9%的学校具有参与技术研发与制定行业标准的能力。

作为企业一方,也突破了过去提供兼职教师、共建实训实习基地等一般做法,明确参与课程开发、提供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岗位的有98.1%,直接以经费或设备加入共建的有35.9%,还有提供订单和就业机会的占到26.4%,这一切都表明,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已经不再是与学校之间的肤浅合作,而是真正的共建。

六、校企合作动机的新变化

根据对陈述提纲的数据处理,形成关于校企合作动机如表6的统计结果。

根据表6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在合作共建高等职业院校方面目的越来越明确,有34%是为了当地特色产业的振兴,18%是为了当地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13.1%是为了新农村建设、发展中小企业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也就是在整个申报骨干院校过程中,已经超过65%的申报项目是对准了区域经济发展最需要的产业的。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根据湖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湘绣产业振兴规划,由行业整合资源,校企共建湘绣艺术学院,建立董事会办学体制,着力打造湘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人才培养与员工培训、湘绣技术研发与设计创新三大基地,致力推动湘绣产业振兴。

第二,学校的校企合作办学目的越来越明确,除了解决高等职业院校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之外(88.7%专任教师双师化,76.4%引进行业企业教师),对解决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问题和用行业企业标准建设专业课程的目的也非常明显(69.8%生产性实训,50%开发课程,39.6%顶岗实习);还有一些更深层次问题,如制订更加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25.5%)、采用新的教学组织模式(31.1%),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23.6%),满足学生就业需要(12.3%)。如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完善符合食品生产特点的“候鸟式、走训制”等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行“产学同步,多轮顶岗”,园艺技术专业构建“项目化、小学期、分段式”;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与湖南广播电视台共建节目生产基地,引进青海卫视节目离岸生产基地,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由企业、学校、社会多方参与制定考评内容和制度,实施人才培养过程考评;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引入“用户满意”的企业理念进行质量评价。

七、校企合作资源配置方式的新动向

校企合作的目的在于整合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资源,作者对陈述提纲文本中校企合作共建高等职业院校的政府、行业、企业作用的明显程度进行比较和数据处理,形成关于校企合作资源配置方式如表7的统计结果(其中有重叠现象,即一个项目院校有几种主要资源配置方式)。

根据表7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如果说国家示范校一期100所高等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某些进展,更多的是学校与企业的行为,那么,在这次申报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的时候,情形似乎发生了变化,政府和行业的作为变得更加明显,所以有了在106所申报院校中,政府统筹、行业标准、市场利益三种资源配置方式三分天下的格局,这应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

八、校企合作形式主义的新问题

尽管前面的分析已经显示,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目的越来越明确,但从数据挖掘后的分析可以看出,还有相当比例的院校对校企合作本身的价值认识并不清晰,存在形式主义的痕迹,反映在陈述提纲中企业的作为与学校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性程度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笔者按照表8对部分企业行为数据和部分学校要解决的问题数据进行相关性比较,在原数据表“学校需要解决的主要办学问题”栏目(见表6)“企业作用”栏目(见表5)进行相关性比较,具有相关性的1改为2,其余原数据不变,得到13页表9的相关性分析新数据,比较原数据便得到有关指标的相关度。

表9说明,在106所申报院校的陈述提纲中,至少还存在没有意识到企业作为与学校要解决的办学问题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因此有的学校在企业作为中提到了企业的合作办学行为,但在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中又没有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明确出来,或者把要解决的问题明确了,但对企业的相关责任又没有明确。这个现象的背后,实际上就是还有一些高等职业院校没有真正把校企合作当成是解决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中突出问题的手段,为了合作而合作,依然按自己原来的方式办学,办学与合作成为两张皮,如果这样还不如不合作。合作的目的就是解决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如生产性实训需要企业的生产项目,技能实践课程需要企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来担当,技术课程需要与企业共同开发,与生产实际相关联的学习模式需要与企业共同来组织,顶岗实习需要企业提供真正的相关岗位,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需要企业一起来评判,学生的就业需要得到企业的帮助,等等。

九、校企合作推进动力的新难题

高等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解决人才培养的许多关键问题,离开政府、举办者和行业的支持将举步维艰。尽管本次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申报体现出政府和行业的作用加强了,笔者认为还是不够的。从表10可以看出,政府、举办者和行业除了出钱以外,其他如统筹规划、协调关系、提供标准、领导指导的作用虽然有但不多,加起来只占三者作用的23.4%。政府有强大的行政权力、行业有统一标准的巨大权力,这些权力如果充分用起来,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将会出现更加光明的前景。

十、研究结论与作者的期待

本项研究仅为数据分析,但从简单的数据分析,我们已经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推进校企合作的道路上,从校企合作组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到合作主体行为模式、合作动机、资源配置方式、解决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等方面都迈出了新步伐,校企合作中新的形式、新的内容、新的组织、新的模式不断涌现,仅在106所院校的申报陈述提纲中就得到充分反映。无论是校企合作的体制还是机制,无论是政府、行业企业还是学校,都有了新的作为,并且把推进校企合作办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起来,与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直接联系起来,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效。

由于本项研究仅以申报院校公示的建设方案陈述提纲为对象进行数字化处理,不仅信息量受到限制,而且也使很多有用信息不一定能够在本研究中得到充分反映,相信有兴趣的研究者会根据更加丰富的公示材料进行更深入、更有说服力的研究,作者期待着更多同行关注这个问题。

由于本文所列举的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新举措、新模式、新途径都来自申报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方案陈述提纲,还只能说是新的思路。要把所有这些好的想法一一落实,还需要这100所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在未来几年进行艰辛的探索实践,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问题。教育部陈希副部长2010年在吉林调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时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合作发展为动力,以合作育人为模式,以合作办学为机制,以合作就业为导向,努力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与行业企业广泛合作面向社会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黄炎培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沟通和联络。”笔者相信,有新的思路必定会产生新的成效,中国的高等职业院校一定能够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创新实践中迈出更加有力的步伐,这不仅是老一辈教育家的期盼,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