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存在的问题

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存在的问题

摘要:探寻适合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策略,是当前城市公办学校流动儿童教育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而现实的问题。对杭州市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现状的深度调查发现,公办小学普遍存在着流动儿童学习成绩不良的现象,并且目前学校缺乏强有力的辅助教育措施。针对这一问题,要从学校与教师的层面,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多元的学习辅导支持策略、帮助流动儿童家庭建立有助于孩子学习的家庭支持系统等新举措,以进一步完善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策略。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习辅导支持策略;家庭支持系统

随着我国政府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要“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1〕政策的出台,目前,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已经进入当地的公办学校就读。学校为了使流动儿童尽快融入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笔者通过对杭州市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现状的深度调查与访谈,发现公办小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流动儿童学习成绩不良的现象,而且目前学校也未有强有力的辅助教育措施。因而,如何提高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是当前流动儿童教育融入中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一些初步探讨。

一、一个较为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令人堪忧

为了真实地了解城市公办小学的教育融入状况,笔者于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对杭州市4所招收流动儿童较多的公办小学的教导主任与部分班主任进行过深度访谈,了解学校为促进流动儿童教育融入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并在其中一所学校的三年级和五年级的班级中,随机选取了流动儿童相对较多的各三个班级,共123名流动儿童,就学习成绩、学习环境等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与城市学生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具体而言,对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期末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三年级156名学生,语文与数学的平均成绩分别是88.3分和90.7分,而57名流动儿童的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6分、87分,标准差分别为6.89、5.05。流动儿童的语文、数学分数假定是从正态总体抽出的随机样本,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离差统计量呈t分布,但由于样本的容量较大,t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所以可用正态分布近似处理,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语文检验统计量的Z值为2.3,则0.01<P<0.05;数学检验统计量的Z值为5.6,则P<0.01。六年级135名学生,语文与数学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6.5分和91.5分,而66名流动儿童的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5分、89.6分,标准差为7.25、6.31。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语文检验统计量Z值为1.7,则0.01<P<0.05;数学检验统计量Z值为2.5,则0.01<P<0.05。Z检验的结果显示,无论是三年级还是五年级,流动儿童的语文、数学的平均分数与班级平均分数都存在着显著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就教育本身而言,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导致了流动儿童教育起点的差异。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政策明确规定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由于种种原因,各地政府对城市教育的重视程度往往超过农村教育,在城乡教育经费的投入上,也往往有明显的差异,使得我国当今的城乡教育处于非均衡发展的状态。无论是学校条件或是师资力量,农村教育都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的水平。例如,许多农村学校教育理念陈旧,课程资源缺乏,教学设施落后,教育要求与教育水平也相对较低,致使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在知识基础、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又如,教育部正在积极推进在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城市小学都在积极响应,配备专业教师,开足课时,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但许多农村小学因缺乏相应的师资与必要的计算机设施而无法开展这一工作,这就使流动儿童前期在农村接受教育的缺失或低质教育形成知识链的断裂,未形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如不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不善于与老师、同学交流等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弥补或克服,就会累积起来,使其在城市学校的学习中难以很好地适应甚至无法进行,这必然对其学业成绩造成不良的影响。第二,就社会因素而言,户籍管理制度产生的歧视性的文化观念,隐形地影响着流动儿童的学习与成长。户籍制以“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把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区分为两个不同的学生群体,并有意无意给农村儿童贴上“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不良”“不注意卫生”等标签,由于我国户籍制的世袭性,即使出生于城市并一直生活于城市中的流动儿童,其农村户口的社会身份也是无法改变的。

这种社会身份以及被贴上的标签,所带来的非制度性的隐性歧视,容易使流动儿童在城市学校的学习过程以及师生、生生交往中受到不公平的区别对待,从而产生自卑、失落、迷茫甚至逃离学校等心理反应,难以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的学校学习与生活之中,影响其学业成就的发展与成长。第三,就家庭因素而言,家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的匮乏难以助推流动儿童的学习。由于流动儿童父母本身文化程度不高,大多只能从事城市居民不愿从事的工作,笔者调查显示,流动儿童父母初中学历所占的比例最高,分别为40.5%和42.9%,高中学历次之,为38.2%和21.3%,小学学历则占15.3%和20.6%。其从事的大多是长时间的繁忙的工作,流动儿童父亲34.9%为出租车司机,19.6%为小商贩,母亲为小商贩所占的比例最高,为21.3%,因而,流动儿童家庭普遍存在着经济拮据的状况,大多数家庭是租房居住且兼多功能为一体,相对于城市儿童来说,流动儿童的家庭学习环境较差。其次,流动儿童的家庭文化氛围薄弱,对流动儿童的课外读物的调查显示,56.4%的学生表示“很少花钱去买课外读物”,访谈中也发现流动儿童所拥有的课外读物比城市儿童少,尤其是语文学科,城市儿童的阅读量往往是流动儿童所望尘莫及的,这就使流动儿童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对流动儿童业余时间的调查显示,70%的流动儿童“在课余生活中都在照顾弟妹或做家务”,没有条件参加那些有助于提高学业成绩的补习班、兴趣班、夏令营活动等。再次,流动儿童父母受低水平的文化素质的影响,他们的闲暇生活时间基本上都是在看电视、睡觉中度过的,没有看书学习的习惯,他们也大多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的知识与能力,重养轻教现象较为明显,有些家长甚至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责任,忽视了父母在教育子女上所应该承担的职责,这就使流动儿童的父母很难有能力在学习上指导子女。即使是那些出生在城市,没有在农村接受过前期教育的流动儿童,也会由于其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家庭经济资本的匮乏,致使其学业成绩不良。学习成绩的落后,使他们更容易成为学校所定义的后进生。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习成绩是学生最重要的资本。它不仅是衡量学生学习是否成功的指标,而且是学校、教师和同伴评判某人是否有前途、能否担任学生干部甚至是否值得交往的重要标准,更是流动儿童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条件。因此,对流动儿童而言,要改变其弱势地位,使他们真正自信、快乐,学校文化的接纳、心理上的认同、行为上的适应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学业成绩上具有竞争力。文化接纳、心理认同和行为适应,是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学业成绩的提高才是他们真正融入城市学习与生活的关键。但由于学业成绩的提高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明显成效,因而,许多学校往往着力于通过各种热热闹闹的活动来展现教育融入的效果。调查显示,有56.7%的学生表示“当学习遇到困难时不能得到有效的帮助”,43.7%流动儿童认为“有些薄弱的科目,任课老师会给我单独辅导”,但还有56.7%的学生持否定态度,这表明学校还没有强有力的措施来提高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殊不知,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没有良好的学业成绩作保障的快乐是难以持久的。因而,如何提高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是当前流动儿童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现实问题,必须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并有效地加以解决。

二、城市公办小学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的新举措

加强流动儿童的教育融入,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区等各方积极努力,共同配合。笔者则从学校与教师的层面,探索适合于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的新举措。

(一)提高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使教师能自觉地促进流动儿童的积极融入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能够站在现代化发展的高度,深刻地认识到提高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促进其教育融入的重要意义。尽管流动儿童大量地涌入城市学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教育资源的日益紧张,但流动儿童父母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市劳动力的短缺问题,有力地推进了城市现代化的进程,最终也推动了城市教育的发展。假如流动儿童在学习上一直处于弱势状态,不能公平地接受义务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当下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的稳定,而且还会影响今后社会劳动力市场的质量和社会的繁荣与发展。流动儿童的问题在今天是属于教育问题,而明天则有可能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社会问题。因而,广大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从而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不歧视、不排斥流动儿童,真诚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并使他们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接受良好的教育,顺利完成身份的转变。

(二)创新多元的学习辅导支持策略,提高流动儿童积极融入的信心与能力由于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学习基础上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单纯强调一视同仁和机会均等,很容易以形式上的机会公平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公平,从而使流动儿童在学习上处于不利的状态。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罗尔斯所言:“由于出身和天赋的不平等是不应得的,这些不平等就多少应给予某种补偿。”〔2〕对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的教育,应该遵照罗尔斯提出的“差别原则”,在分配教育资源时实行优先扶持,给予必要的补偿教育。在国家还未出台有关流动儿童补偿教育政策之前,学校与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创新多元的学习辅导支持策略,帮助流动儿童跟上当地的学习进度,夯实学习基础。首先,应加强书香校园建设,积极鼓励流动儿童阅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应成为书籍世界”〔3〕,“读书是学生精神发育最重要的源泉”〔4〕,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越困难,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就像感光力弱的胶卷需更长的感光时间一样,成绩差的学生的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5〕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一论断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我们往往把读书作为消闲活动,“而没有作为所有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学生的重要的、直接的目标。

”〔6〕因而,要使流动儿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慧,愉悦身心,学校应该积极营造书香校园。例如,针对流动儿童缺乏书籍的现象,可以通过推行“百种报刊进校园”活动,不露痕迹地为流动儿童免费提供书报,改善他们的阅读状态。又如,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节活动,精心组织流动儿童积极参与并担任一些活动的主角,不仅可以有力地提高流动儿童的自信心和阅读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促进他们与本地儿童相互交流与合作。还可以通过“书香超市,让好书漂流”为主要形式的图书交流活动,实现图书资源共享,提高图书利用率,从而,拓展流动儿童的知识视野,为提高其学习成绩创造必要的条件。其次,应加强学科课程的分层辅导与个别辅导。要消弭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学科学习上存在的差距,就必须为流动儿童提供个性化、适应性的分层辅导。如,针对各地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育理念不一致而造成的知识链的断层现象,学校在放学之后或周六利用休息时间给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通过查漏补缺的分层辅导,使流出地区的课程与流入地的课程知识能有效地衔接,帮助流动儿童建立起合理的知识体系,尽快缩短与城市儿童学习上的差距,适应城市教育。又如,通过开设计算机与英语课程的课外辅导,消除流动儿童因流出地区的课程缺失而导致的教育适应障碍。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个别辅导,例如,当流动儿童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可采取当面批改的方法,指出作业的错误所在,促使其及时改正,牢固掌握。再次,应积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策略。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学业成绩、个性特点、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等状况,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合理搭配小组成员。

并选一名学习成绩突出、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当组长,负责小组的讨论、练习、评价等活动。当活动进行了一个阶段,小组已正常运作后,则可施行组长轮换制,让每个小组成员包括流动儿童都有机会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长及表现积极的成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像圆珠笔、练习本、复读机等一些并不昂贵的学习必需品,分档次奖励给学生,能使流动儿童更好地感受到学校与教师的关爱,从而内化为学习动力。同时,教师应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诸如,交流思想的技能、表达情感的技能、有效解决冲突的技能等,使流动儿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增强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此外,应加强良好的学习策略的引导。许多流动儿童成绩不良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方法不当,因而,教师应该对“‘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作业要求’等方面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并为学生示范预习、倾听、将知识系统化、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做课堂笔记、复习与检查等等具体方法,并对达不到要求的流动儿童进行耐心指导,使他们逐步形成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质量”〔7〕。

(三)帮助流动儿童家庭建立有助于孩子学习的家庭支持系统,共同推进流动儿童的教育融入家庭教育是与生俱来的融于个体血液之中的对个体产生的一种教育影响力,针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学校应该更多地承担指导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的任务,帮助流动儿童家庭建立有助于孩子学习的家庭支持系统。当前,除了常规的家长会、家访等家庭教育指导方式之外,学校应该积极开发分类指导、多层互动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首先,通过分类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流动儿童家长的指导方式。改变以往过多采用整齐划一的家长会的方式,针对流动儿童的共同特点以及其家长的心理特点,召开流动儿童家长会,有针对性地向家长介绍流动儿童的心理特点、学习障碍、行为表现;分析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和父母自身榜样的紧密关系,使家长充分认识到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孩子学习与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介绍成功的家庭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等等。由于同一类学生的家长一般都具有相同的问题,分类指导有利于家长们在讨论中产生同感,引起共鸣,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与此同时,积极倡导教师的家访与家长的校访,通过家校“互访”为流动儿童家长指导孩子的学习与成长提供具体的策略与方法。其次,通过家长教育沙龙活动,创新家长交流、家校合作的新形式,激发流动儿童家长的参与热情。家长教育沙龙一般规模较小,形式活泼,注重对话、交流、分享,强调家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是一种在比较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交流互动的活动方式。在家长教育沙龙活动中,家长既可以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教育经验与教训,学习多种教育应对的方式;也可以自由地提问,不断地追问,共同地探讨;还可以适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家长教育沙龙不仅能使家长们畅所欲言地进行探讨,而且能使不善言者增添自信,因而,它尤其适合于缺乏自信的流动儿童家长参与活动,激发流动儿童家长的参与热情,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指导孩子的策略与方法。

再次,通过《家长简报》潜移默化地提高流动儿童家长的指导方式。由于流动儿童家长文化程度较低,平时又忙于生计,一般不愿意主动地进行校访,有的家庭也没有电脑,有的家长还不会上网、收发邮件,而《家长简报》是一种通过持续不断的简单的书面阅读的方式,增进家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了解和合作,提高家长家教水平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比“网络交流”更为经济实用,比电话交流或家访更为简便易行,因而,尤其适合学校与流动儿童家庭进行交流。《家长简报》可以是班级范围的,也可以是年级或全校范围,一般而言,以班级为平台,每月“定期”向家长编发教育信息,能使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孩子所在班级的具体情况,具有更强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更容易得到家长的喜爱。《家长简报》栏目主要有:传送学校的教育信息、告知近期正在开展的活动、向家长介绍指导孩子学习的策略、表扬学习出色或进步较快的学生以及做了重大贡献的家长、介绍家长的教育心得、展示学生的作业或班级活动照片、预告班级将要开展的活动等等。由于《家长简报》是连续不断地进行交流,因而,不需要在每一期上涵盖所有栏目。《家长简报》要真正吸引家长认真阅读并与教师交流互动,关键在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学生是家长关注的焦点,《家长简报》只有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地围绕着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个层面来进行设计与编制,才能激发家长的阅读兴趣,逐渐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使之更好地理解与支持学校工作。

总之,流动儿童的入读不同于一般儿童的转学,它具有特殊性。学校与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真正适合于流动儿童融入的教育策略,切实提高他们教育融入的意识与能力,促使他们乐观自信地融入城市的学习与生活,从而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A/OL〕.(2009-06-25)〔2017-03-10〕.www.xtedu.comgzznzchg/200906/3520.html

〔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01.

〔3〕〔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周蕖,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31,604.

〔4〕〔6〕朱永新.苏霍姆林斯基与“书香校园”建设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5(9):3,3.

〔7〕蔡亚平.边缘化学生的课堂境遇与教育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4(5):64.

作者:蔡亚平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