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议历史老师的职业道德现状

小议历史老师的职业道德现状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从小到大,受过不少历史老师的殷切教导,他日若有幸当上了历史老师,自己又该如何向下一辈传授历史,使之不致出现断层?勿怪我危言耸听,古往今来,历史总屈从与权力,史学家能秉笔直书不受当权者威逼利诱者实在不多。历史的真相不应被扭曲,但述说历史的人,却各有立场。希腊神话中执掌历史的女神克莱奥就是位俊俏势力的时髦女郎,总是宽待成功者,冷落失意人。时下宣传的历史占据了教科书很大篇幅,真实的历史就或被忽略或被掩盖。不单只我国如此,连美国大佬也不例外。一部《老师的谎言》风靡全球,揭开了被教科书包装过的历史真面目。没办法,谁叫历史生来就是为政治服务的呢?

很多老师不是小壶煮汤圆——有料倒不出来,而是教科书、考试大纲,老师这个特殊身份让他们不能倒。如何在宣传的历史和真实的历史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的确值得我们这些即将成为教育者或已然是教育者的人深思。请不要认为研究真实的历史是史学家们的专利,其他人同样可以。能够从历史中发掘出有助于预测未来的线索是多令人着迷的事啊。有人曾感叹:人最悲哀的是,刚被历史的车轮碾过,还没来得及爬起来,发现历史在倒车••••••

以前从教科书和老师的口中只能片面的认识历史人物,不是忠就是奸,非是则非,可是历史本就是充满疑团的,也正是由于它有许多尚未盖棺定论的地方才显得迷人。再者,由于书本知识是前人认识与经验的成果,对学生而言,它们是“二手货”,而且由于它们仅仅是对事物原型的反射、影像,而反映事物的“镜子”很少是完全干净、无尘的,因此这些历史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失真的、扭曲的,对学生了解真正历史的价值有限①。如果这时候老师能给予学生正确阅读教科书的指导,教会学生不能盲信教科书,时刻带有怀疑、探究精神的话,相信就不会培育出这么多只懂做题不会思考的人。正所谓“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嘛。读史使人明智,不知道读宣传的历史能不能起到同样作用?季老临终前发出的提问字字叩心,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现下是有莫言让国人扬眉吐气了,季老的叩问却没有得到让人满意的答案。

高中的历史老师只教我们袁世凯是个开历史倒车的窃国大盗,却没解释过他的帝制“洪宪”年号其实是“弘扬宪政”的意思。老师只在提到“戊戌六君子”被斩于菜市口时说这是慈禧的手笔,却没说这个叫叶赫那拉•兰儿的女人也推行过政治改革,其范围甚至比康有为设想的还要广泛,手段也比时的举措更切实有效。对晚年发动的致命错误轻描淡写,一句被等有心人利用就把过失推得干干净净;却大篇幅宣传国共内战时在他的领导下扭败为胜,解放全中国,殊不知,这场所谓的光荣战争背后只是两党由谁执政,又应该确立什么体制的争夺,却硬生生拉了整个中国进去。老师如果是党员更不得了,任何向学生宣传意识的行为都不能容忍,最常听的就是老师情不自禁吐完一番肺腑之言后,猛然醒悟自己可能“措辞不当”,连忙补救“这些听过就算了,别说是我说的,不然••••••”呜呼哀哉,孔夫子为人师表目的就在于传授自己的学识看法,什么时候听过他老人家顾忌这些?当然,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熟,很容易被误导,但是向学生传授真实的历史根本不能算误导下一辈,身为老师,就应该向学生全面灌输知识,让他们能独立思考。古人亦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历史老师不能只满足于教科书内提及或教育大纲要求的,还要致力于让学生成人成才,这也是教育的目的所在。成人意味着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丰满人性的智慧之人,即拥有高尚的德性、卓越的理智、丰富的情感且富有创造性,能够过完满的生活;成才意味着学生具有某种或某些方面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能够为他人或社会做出贡献,即具有某种或某些使用价值。只有两者兼顾,教育目的方有实现之可能②。不能只重才不重人,因为有“人”方有“才”,人乃本才是末,舍本逐末者,相信不是老师的意愿,更不是一个老师应有的职业道德所要求的。

老师这个神圣的职业要求老师必须很好的理解并把握课程教学模式,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还要在教学中不懈的提升教学设计,实施,研究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等等,而在我看来,历史老师还有很重要的职业道德,那便是尊重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肩负起传承历史的责任。这三点缺一不可,尤其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历史只有枯燥无味这个印象,那么这个老师就失职了,因为历史是不必戏说就能扣人心弦的,端看老师的本事如何。

叶圣陶曾提出许多如“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这些教育被功利的追求绑架的问题,都是目前教育届尴尬的死角。历史作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科,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历史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在高考中拿到高分,或要发表多少篇学术论文,他们更多是教育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一员。教育决不能是标准化的流水线生产,去制造千篇一律的成品,而是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交融和约定。宣传与真实,也许千百年前的智者苏格拉底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但如今纵使他再世为师,为一个历史老师,想必都要先斟酌三分。面对莘莘学子求学的眼神,任何一位有职业道德的老师都不会马虎应对过去,看看如今的历史教科书和教育大纲,或许宣传有之,忽略有之,老师只能通过自己在课上言传,课下身教,让学生尽可能地全面接触真实的历史,避免偏听一方言辞造成偏见。尽最大努力,突破宣传历史的封锁线,停止说教语气,向下一代传授最原汁原味的历史,教会学生从历史的真相中发掘出昭示未来的蛛丝马迹,相信这样的历史老师才是学生最满意、喜欢的老师,我也将致力于成为这样的历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