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学改革大学德育教学论文

教学改革大学德育教学论文

1.大学德育教学的现状

1.1大学德育严重失位,教学质量不高

现阶段我国教育采取的是应试教育,在教育质量评估中,大学主要根据四六级的过关率、研究生录取率、外语考试成绩和一些竞赛成绩等因素进行评估。这就导致了科学文化教育占据主要地位,而大学德育就会严重的失位,忽略了大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同时也导致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下降,大多精力都投入到专业知识上面,对德育教学内容不够重视,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导致了德育教学质量低下。

1.2德育教学目标定位片面,不能满足学生的内在需

求由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具有多样性,但是在理论或实践上,大学的德育目标往往强调的是一样的方法和一样的标准进行教育学生,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而且忽视了德育的个体功能,就是指教师为了教育,被动相信一些德育价值的正确性,而且不管学生的接受程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统一学生的思想、行为与信念当做是德育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德育对学生素质提高的作用。降低了大学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不良情况,导致了大学德育的片面化,失去了德育教学的意义。

1.3德育内容缺乏,“两课”教法不符合实际

“两课”是指政治思想课和思想道德课,是大学德育教学的主要渠道,但是在德育教学时,经常会出现老师灌输内容,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的被动接受,学生不能够了解德育教学的意义。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主体,都具有着自己的思考能力,具有不同个性,存在差异性。教师在教学时,大多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形式,即“我讲你听”,这样就忽略了个别教育,不能够照顾到学生的内在需求,最终学生对德育课堂失去兴趣,教师也收不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同时“两课”中的教学内容,缺乏符合大学生特色的教学内容,模式较为单一,过度的理想化和政治化,内容严重的滞后、陈旧,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不能够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

1.4教师职业水准下降,德育教学质量不高

在我国,高校普遍进行大规模招生,学生的大量涌入,从而出现了教师短缺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高校相当重视教师的学历,然而忽视了教师职业水准。一些教师对德育教学内容知识缺乏,并且教学能力不强,在德育教学中习惯用传统方式进行,不能够循循诱导学生,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内在需求,导致了德育教学质量的低下。

1.5学生对德育教学不够重视

我国现阶段教育主要采取的是应试教育,大学生大多精力都投入到考取资格证书和学习专业知识上面,感觉德育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并且教学模式单一,大多的德育课程都是学生强制安排。学生被动去听,不能够理解德育教学的重要性,课堂上出现玩手机,睡觉,交头接耳等现象,导致了德育教学质量的低下。

2.大学德育教学改革措施

2.1德育教师应树立可信和平等的形象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将思想道德观念通过一定的形式,去影响学生和教育学生,使学生在已存在的道德知识和道德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选择性的去理解和吸收自身所需要的思想道德规范和修养。但是德育教学不只是进行道德知识的传递,还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理解和相互提高的过程。我国尊崇尊师重道的美德,其影响着每一个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学生都在时刻的注意,还会把教师讲的话和行为举止做比较,把教师当做自己的榜样。目前,有很多学生在进行学习思想道德课时,会对德育内容进行判断,对其教师的授课的可信度也会做出判断。要想大学德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师第一点要做的就是和学生多多交流和沟通。这样老师就可以通过交流,了解学生心中的想法和思想状况,以及影响学生品德的内外因素。通过交流,学生也能够对老师的为人和作风进行了解,慢慢的接受这位老师的形象,产生好感,还能够逐渐促进对老师教育风格的认可。所以,这种沟通就为接下来的德育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2深化德育课程的重点内容

目前,大学德育课程内容缺乏符合大学生特色的教学内容,模式较为单一,过度的理想化和政治化,内容严重的滞后、陈旧,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不能够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面对这种问题,大学德育课程内容应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做出相应的充实调整和创新。德育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范本,但是在德育教学时,教师不能够一板一眼的进行照本宣科。教师授课应该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以及理解教材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然后根据大学生的成才需要,最后进行充分的教学,这样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进行德育教学时,要深化德育教学内容,要进行“讲”和“论”的结合,两者缺一,都会造成教学不能深入。通过德育的特点可以了解到,道德信念和个人修养的进步都是通过不断的讨论、思想交流和反思而形成的。所以课堂讨论是至关重要的,师生讨论或学生之间讨论,这就是一种教学的延深,使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得到提高的开始。所以,在进行德育教学时,教师合理的安排学生去讨论,使学生深入的讨论和思考道德修养的种种问题,对深化教学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3调动学生进入积极思考和认知状态,激励学生对自身道德修养的反思

大学阶段,是培养大学生道德建设和道德学习的重要阶段,是养成道德行为和道德观念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会有选择的理解老师及周围人群等影响,独立的思考自己的人生问题,从而形成自我认知的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在踏入社会前,不断的吸收和改正自己的道德经验,得到不断的发展。在德育教学中,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掌握学生现有的道德经验状态,围绕着他们心中所需要解答的问题,以此开展德育教学,这样就能够调动学生进入积极思考自身道德经验的认知状态。在德育教学活动中,例如,面对马上毕业的大学生,就要把握好毕业生怎么样才能走好进入社会第一步,怎么样修身做人去立足岗位和立足社会,借鉴以前的毕业生的经验体会,去开展教学活动,去解决学生所存在的困惑,去分析修身做人的细节问题,这就会使得大学生提高了德育学习兴趣,并且进入积极思考和认知的状态。但是,如果教师在德育授课时,不进行一系列的考虑,还是对着教材照本宣科,不懂得调节课堂气氛,这就会让学生感到课堂的索然无味,导致了德育教学质量的低下。所以,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认知教学内容,能够促使学生发现自身问题,激励学生反思,及时的修改,进而使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人生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3.结论

大学德育教学作为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品德素质水平的重要教育形式,我国一直把德育教育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它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本文针对大学生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措施。由此得出:在大学德育教学中,只有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所出现的新情况,积极的进行德育教学改革,注重大学生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创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够解决新问题。

作者:王红君 战平 单位:烟台职业学院德育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