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北大荒精神对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北大荒精神对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一、北大荒精神的本质内涵与时代诠释

从1947年第一批荣转军人点燃第一把荒火起的32年间,先后有14万转复军人、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支边青年、54万知识青年和大批地方干部,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组成一批批垦荒大军,高举“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旗帜,开始了这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业实践。他们战天斗地,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显赤胆,他们披星戴月,在披荆斩棘、挥镐拉犁中意更坚。在艰苦创业的伟大实践中北大荒人始终高扬着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书写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英雄诗篇,用热血和生命诠释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深沉的爱国情怀是北大荒精神的灵魂。60余年的垦区开发史、建设史、发展史就是一部饱含深沉爱国主义情怀的奋斗史。无论是开发初期支援解放战争前线、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还是今天在北大荒建立粮食战略后备基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无论是立下汗马功劳的官兵们在荒原上解甲归田,还是内地支边青年、城市知识青年屯垦戍边,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都义无反顾,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大局,替国家排忧解难,在荒原上奉献青春,献了青春又献子孙,在把北大荒建成北大仓的壮丽诗篇中书写了对共和国的无限忠诚。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北大荒精神的基础。三代北大荒人缔造了伟大的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也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情操。在长期的艰苦岁月中,他们忍受着恶劣的生存环境,背负使命,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耕耘,勤俭节约,坚韧不拔,自强自立,同心同德。在物质条件改善后,他们仍勤俭持家,居安思危,锐意进取,二次创业,艰苦奋斗。在时代的发展洪流中,他们更不忘本色,自我砥砺,恪守诚信,务实创新,追求卓越,无私奉献。一代代北大荒人在艰苦创业中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道德力量,在时展中引领着社会风尚,成为北大荒精神生动的人格写照。生命的青春律动是北大荒精神的活力。黑土地上的茫茫沃野始终跳跃着青春的绿色。在北大荒开发建设之初,无论是年龄普遍是二三十岁的转复官兵,还是十八九岁的支边青年、城市知青,还有刚刚毕业风华正茂的大中专毕业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用青春的活力、知识的力量、开拓的勇气、奉献的精神,铸就了青春的光彩,展现了青春的律动,唱响了青春的赞歌,谱写了青春的光荣。这笔财富让北大荒精神无时不放射着青春的光华,鼓舞着一代代青年人的斗志。

二、北大荒精神培育与弘扬的现实意义

北大荒已经是举世闻名的北大仓。它不仅是我国物质的大粮仓,它更是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大粮仓。它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等一样,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坚强性格,凝聚着中华民族光荣的历史传统,是一种极其宝贵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北大荒精神资源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

1.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主要表现。“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绝对主体。成长于改革开放和信息化时代中的大学生们思想主流积极向上。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当代大学生与“70后”、“80后”大学生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的代际变化。他们拥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抱有积极热情的态度,但是基于社会现实存在问题的反省,理想信念淡薄、政治抱负和社会担当弱化的现象在大学生中仍较广泛存在。受社会思潮的影响和信息开放时代多元文化的侵染,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倾向明显,主流价值观受到挑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在大学生中仍有广泛拥趸。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强调个性发展的现实需求,也凸显了当代大学生集体意识淡化和社会责任感的平淡。受成长环境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脆弱,抗挫折能力差,也是不争的事实。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发生错裂,表现出明显的知行“二重性”,成为认知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甚至道德修养滑坡,严重的还发生了犯罪行为。

2.北大荒精神资源是开展大学生德育的鲜活教材。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资源的集合体和转换体。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北大荒精神富含一代代北大荒人的政治理想、价值追求、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它不仅固化在5.62万平方公里的沃野上,也流淌在一代代北大荒人的血脉中,并在现实中不断丰富,与时俱进,它更辐射影响到全国并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精神资源的价值属性,成为可供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以北大荒精神中彰显的坚定的理想信念为资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把祖国的建设需要和个人的理想价值实现结合起来,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以北大荒精神中昭示的深沉爱国情怀为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丰盈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励大学生刻苦学习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实践;以北大荒精神中彰显的高尚道德情操为资源,开展道德情操教育,砥砺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人格修养;以北大荒精神中绽放的生命青春律动为资源,开展价值教育和创新教育,激励大学生勤于实践、勇于探索、敏于创新,全面发展,让青春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绽放绚丽光彩。这无疑将会进一步丰富大学生德育内容、途径和方法、手段,同时也会推动北大荒精神在广大青年学生中乃至在社会各群体中的培育和弘扬,这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北大荒精神培育与弘扬的实现路径

利用北大荒精神资源开展大学生德育的过程本身也是推进北大荒精神继承与弘扬的过程。高校和有关方面都要积极整合力量,发挥资源合力,推进北大荒精神在校园的落地生根。

1.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推进北大荒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高校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编写北大荒精神教育系统教材,结合课程教学或开设专题讲座,开展系统的北大荒精神教育。通过教材或音像资料讲述北大荒的历史,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北大荒的发展历程。可以邀请北大荒人或北大荒籍大学生现身说法,让学生感知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沧桑巨变。高校和有关部门可以编写北大荒人物志、英雄谱或故事书,发放至大学生,使学生在认识北大荒人中形象地感知北大荒精神。

2.大力开展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认同和践行北大荒精神。高校要利用好北大荒博物馆、垦区各农场纪念馆和展览馆等教育基地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学习。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垦区行”等参观、考察学习活动,到垦区各地农场了解现代化大农业,了解垦区企业,了解垦区生态,感受垦区的发展变化。适当组织大学生深入垦区开展生产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组织大学生到垦区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深入当代北大荒人的实际生活,感受当代北大荒人的精神风貌。让大学生在火热的垦区生产生活中受感染、受教育、长才干。

3.将北大荒文化引入校园,使大学生在文化浸染中领悟北大荒精神。北大荒文化是北大荒精神的母体。在60余年的垦区建设中创造了丰富隽永深沉的北大荒文化。以北大荒开发建设和北大荒人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音乐、书法、绘画等文化艺术作品是北大荒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可以利用专题电影展播、邀请北大荒文工团入校展演、举办北大荒歌曲汇演、书法绘画主题展览等形式,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开展北大荒精神教育。高校和有关部门可以邀请曾经或现在北大荒工作的艺术名家和社会各界精英为大学生开设论坛、讲座等活动,在回顾他们在北大荒的成长岁月中让大学生感悟北大荒文化的深厚魅力。

4.开展校企合作,使大学生在感知垦区的时展中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和垦区企业可以开展各方面的产学研发合作。高校在为垦区建设现代化农业基地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也可以在垦区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创业基地。垦区也应为高校大学生实习实训提供条件支持。让学生在产学研发中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也让学生在产学实际中感受现代农业、现代企业文化,感受北大荒生态文化。让学生在和企业工人共同工作中感受北大荒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情操,增进大学生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让学生在感知北大荒的现代化发展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垦区和有关部门要联合组织力量深入开展北大荒精神的理论研究,推进北大荒精神的深入培育和弘扬发展。

作者:孔超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