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生命教育思考

大学生生命教育思考

1新世纪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

1.1对生命现象存在认知偏差

据调查,当代大学生中约76%以上的人认为生命是美好的,应该好好珍惜,这反映出学生主体还是偏向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但也有约5%的学生对生命感到困惑,认为生命是丑恶的、无可留恋的,甚至将死亡理解为一种解脱,忽视生命存在的价值。这个比率虽然不高,但其绝对人数是很惊人的,这类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存在误区,为今后生活埋下潜在隐患。其他学生则对生命的认识不够,觉得生命反复无常。综上说明,新世纪大学生知识水平虽高,但对生命认知有严重偏差,不仅是对自身生命体的一种蔑视,也是对国家社会的一种不尊重,也凸显出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

1.2抗挫折能力弱,心理健康存在问题

“郁闷”被评为当下大学生中的流行词语之一,在生活节奏快速发展的新时代,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令人忧心。怀揣崇高梦想的大学生,大都壮志满怀,渴望成功,然而他们常常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挫折与失败准备不足,一旦受挫,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是迎难而上,应对挑战,反而消极面对,产生恐惧、焦虑、逃避、抑郁的情绪,把问题埋在心底,不愿意寻找老师同学的帮助,进而鼓励自己走出阴霾、失败的情境,保持一种斗志昂扬、激情奋发的生命状态。大学生心理脆弱,是生命教育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1.3漠视生命,自杀现象时有发生

意大利的著名教育大师蒙台梭利这样说,“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帮助生命体的正常发展,教育是助长生命健康发展的一切作为”。然而,在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现代高校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严重缺失,没有形成对大学生生命进行关怀的教育环境,缺少专门教师教会学生面对生命的正确观念。学校过多的教育学生的生存竞争意识,却忽视了学生人性、人格、心理健康、意志力、抗挫折能力等的培养。当他们遇到生活、情感等问题时,不能及时寻求帮助和解决,容易产生精神孤僻、淡漠生命的现象,对生命体的存在和价值产生疑惑,渐渐地与社会、自然疏离,陷入生命困境,致使近年来大学生的自杀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淡漠生命责任感的人生态度,应该引起社会与高校的强烈警觉,迫切需要进行生命教育和疏导。

1.4过分追求物质功利享受,忽视精神追求

在物质世界极其丰富的新世纪,部分大学生对物质极尽崇拜,却忽视了精神追求。尤其在当今网络普及的时代,部分大学生日日沉迷于网络,疏于同学人际交往,关系愈来愈冷漠。新世纪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缺少真诚沟通、功利心强,很难做到对他人的换位思考,缺乏关怀心、同情心,阻碍了人与人之间良性生命关系的构建。生命教育并不仅仅是要珍爱与尊重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珍视他人的生命存在。其实,大学生中的很多矛盾都起源于人际关系不顺,与人沟通不足。因此,新世纪大学生生命教育有必要对此实行新的举措,建立大学生之间良性的生命结构关系。

2新世纪大学生生命教育缺陷的原因分析

2.1自身因素

自身因素包括个体心理、生理两个方面。大学期间正处在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键阶段,但还不成熟,会致使对牛命观的误读或模糊。首先,他们个性张扬、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而对世界的新生事物反应迅速,但同时叛逆和反抗的潜意识较浓。其次,他们的生活阅历较浅,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不深,在事物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化、理想化的看法,也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会诱发各种心理障碍。尤其是在当下就业形势、生活压力等多重作用下,特别容易诱发一些心理问题,那些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人很容易误人极端之路。

2.2学校教育因素

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培育学生的知识构建,也要培育学生的生命社会活动。生命是人类全部社会活动的根基,珍爱生命才能构建良性的社会关系,因此生命教育也应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任何教育都不能忽视生命教育,应将生命教育列入教育体制之内。然而大学生中出现的淡漠生命的种种现象,不能不让我们反思教育体制中存在的漏洞。

2.3家庭因素

家庭在孩子的生命教育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孩子的生长环境直接影响着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精神分析专家弗洛伊德•阿德勒等研究指出,“那些处于家庭不良氛围中长大的人,在遇到挫折时很容易唤起脑中的创伤性记忆,这将会在潜意识里更加剧他们的悲观情绪,严重的可能产生变态作为,更甚者踏上自杀之路。”新世纪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给予的温性保护,养成了他们依赖性强、抗挫能力弱等特点,大大降低了他们应对危机的能力;而那些缺失家庭关怀的孩子,对生命的解读模糊,难于和他人亲近,性格孤僻,人际关系的淡薄很容易让他们产生极端行为。另外,当前家庭教育观念,一味的灌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老思想,对孩子的期望值过于高,孩子的心理压力大,进入大学之后,面对各种新奇事物以及来自社会的各种压力,助长了他们的自闭t7理,以及对生命态度的扭曲。

2.4社会因素

在物化世界极尽发展的新世纪,人被当作一种生产资源,为追求财富,不惜漠视人类的生命安全。在这种社会环境熏陶下,很多大学生把权力、金钱当做追求的目标,对物质利益过分追求,忽视精神世界的发展,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多的被利益价值所代替,对生命本质的架构关系理解歪曲。

3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措施

3.1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

在高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将其融人大学课程体系中,是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实施生命教育的方式。其内容以教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为主线,唤起大学生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反思,帮助他们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引导他们走出阴霾的悲观思绪。同时,还应当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现在有些学校也设有这样的心理咨询室,但碍于自尊t7,很多学生有问题也不主动寻求帮助,对此学校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宣传引导。

3.2开展丰富的体验生命实践活动,培养生命情感

生命教育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面向实际。在实践中感知生命的宝贵、体验生命的幸福和快乐。高校内的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及其它校园文化活动,要把这样的活动内容同生命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同他人的情感关系,充实个人情感空缺,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此外,组织学生深入敬老院、孤儿院、特殊校园等,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命的坚韧性、生命的可贵之处,教育他们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生命教育还可以通过“想验”这种方式,让学生互相之间交流认识,诉说情感,在相互感知、相互启发、思想碰撞中体验生命存在方式,通过举办一些情景模拟、角色互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社会真实环境中各色人物的情感,体会其中的乐趣。在此背景下,学会处理今后生活中可能遇见的问题、困难等,进而培养坚强的性格,学会关怀、宽容别人,学会快乐的生活。

3.3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合力加强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不能完全依赖于学校,家庭的日常教育处处包含着对生命的教育,社会也是学生最好的生命教育因素。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心智形成,家长一定要营造一个安稳、祥和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感受来自亲情的温暖,体验到生命的珍贵和生活的美好。不能仅仅以孩子学业为主线,应更多的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以健康的心理成长。同时,社会也应该给予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为其营造一种敬畏生命的社会环境,不能仅以利益为生活追求。还可以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生命教育。怎样让偶然的、不能逆转的、唯一的、不能替代的自然生命体进行完善,并完成价值生命的必然超越,适应社会形态变迁,是新世纪关系国计民生的一大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