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法治与道德教育的结合

大学生法治与道德教育的结合

摘要:

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教学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法治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正在不断突显出来。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而言是极为有益的。法治教育的开展能够使大学生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同时他们的法治观念也将得到强化。道德教育则能够让学生知晓和领会那些道德伦理知识,思想道德观念也可得到进一步强化。故非常有必要将法治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以此来促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文章将详尽阐述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间的关联,并探析两者融合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法治教育;道德教育;结合;策略

在大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往往只注重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法治教育工作明显做得不是很好,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质量也可能因此而无法提升。故学校在实际教学中务必转变这种观念,并施行一系列举措来确保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能够衔接起来,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联

(1)法制教育以道德教育为基础

道德既是法律教育的基础,又是法律教育的升华。[1]而法律则能够很好地维护道德的底线,同时也是对大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法治教育务必注重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自律行为,因为只有当法律深入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时,大学生才会具有更加强烈的守法意识。如果大学生们的道德基础比较高,那么法治教育的开展也会变得愈加顺利。

(2)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互影响

在大学教学过程中,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紧密相关的,两者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比如价值取向等,且两者之间相互渗透,使得它们的关联愈加密切。再者,道德和法律均秉持着公平正义的理念。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通过查看相关资料不难发现部分法律已经转变成为道德层面的内容,这使得部分道德理论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应。再者,道德在历经长期的发展过后,某些道德观念也被并入到法律层面中来。

(3)二者均属于最基础的社会规范

道德与法律是整个社会最为基本的规范。[2]道德和法律的特征和功用是有所不同的,且它们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人们的行为,有助于促使社会更加稳定,人们的行为自觉性也将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故大学教学工作者非常有必要将这两方面有效整合起来,并采取各种措施来促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道德水平不断提升,进而培养更多全面型的人才。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结合的有效策略

(1)不断转变思想观念

大学期间对于学生发展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同时这个时期也有助于大学生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高校非常有必要推进道德和法律教育工作,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故高校管理层必须改变以往的思想观念,并对这两种教育有着更加清晰的了解。在开展学科课程的时候,也可以将道德和法律工作容纳到其中,并做好课程、教学安排,施行各种有效教学辅助措施,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能够整合起来。

(2)促使任课老师综合素养不断提升

要想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整合起来,那么任课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在该过程中往往起到良好的效用。高校在招收教学人员的时候,最好选用那些教学能力比较强且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并投入一定的资源来推进师资队伍的建设,以此来确保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具成效。再者,学校也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来展开相应的培训活动,促使任课教师的水平能够持续提升,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不断学习来掌握更多新的知识,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并理清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间的关联。

(3)落实奖惩评价机制

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开展,能够有效避免不道德行为的出现,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违法犯罪活动也将减少许多。在整个高校内部营造良好的遵纪守法的氛围,为教学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3]此外,高校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制定出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作出中肯的评估,并在课程考核中注重学生日常表现情况,长期过后,学生的行为明显会变得愈加规范化,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也会有所提升。

三、结语

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两者的效用不尽相同,它们均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容轻忽的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进两者间的融合,让教学变得更具成效,同时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伟.高职院校与监狱共建法治教育基地的探索———践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实践教学育人实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2):99-103.

[2]张元.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12):54-56.

[3]杨晓晨,李卫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6(2):84-86.

作者:肖钢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