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体育道德教育要点研究

大学生体育道德教育要点研究

摘要:大学生是高素质的知识载体,也是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群体。对他们加强体育道德教育,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健身锻炼,同时还有利于发挥出他们在遵守体育道德方面的榜样力量与辐射效应,营造出和谐融洽的体育环境。该文从有利于社区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体育环境、有利于体育人文精神的传承3个维度,论述了大学生体育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体育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建议应注重以下5个方面。

关键词:体育道德;实效性;大学生;注重

在我国体育文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斐然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依然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规范,特别是在体育道德方面,有不少地方、部门和个人,在利益的驱使下,为实现个人或集团利益的最大化,产生了种种不道德的行为。例如运动员年龄与身份造假、赛场服用兴奋剂、辱骂裁判、队员群殴、球迷寻衅滋事等,上述体育道德滑坡现象时有发生,已成为社会大众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此现象、此行为,不仅不利于体育道德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妨碍了我国体育强国梦战略的实施。众人皆知,体育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共同付诸行动,遵守公共体育道德,在体育生活中做到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传播道德正能量。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是系统地开始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基地,大学生是社会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他们是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重要群体。为此,通过研究怎样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体育道德教育,就凸显出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1对大学生加强体育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1有利于社区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建设良好的公共秩序环境,人人有责。毕业后的大学生大部分将入住社区,成为参与各种社会体育活动的重要群体。对大学生加强体育道德教育工作,使他们懂得体育道德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违反体育道德的危害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然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在各种体育实践活动中,能够严格遵守体育活动中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同时发挥出一种模范带头作用。群体康乐、秩序井然的社区体育活动,离不开他们的示范与引领。

1.2有利于体育人文精神的传承

大学生受过系统的学校体育教育,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多年的大环境影响下,绝大部分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人口,显著特征之一就是这部分大学生毕业后还能在闲暇时间从事一定的健身锻炼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基本都能做到遵守公共体育道德,传承体育人文精神。当别人违反体育道德时,他们敢于维护公平正义,指责甚至制止别人的非正义行为。另一部分大学生即使不经常运动,但他们也会与体育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观看球赛、参与网络体育评论、买体育用品等;在大是大非面前,这部分大学生也能够坚持道德操守、明辨是非、充满正气。体育精神的传承与秉续,需要高素质群体做表率、做领头羊。因此,对大学生加强体育道德教育工作,有利于体育人文精神的传承。

1.3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体育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阶层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物质生活方面越来越富有。众所周知,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第一是消费观念上的转变,从物质生活上的追求转向开始注重精神生活领域的追求,大部分都选择了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来强身健体与养生保健;第二是高等教育的需求。绝大部分家庭设法让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这样一来,大学生比率越来越多,就会从整体上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众所周知,体育道德是大学生在高校所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支脉,知是行之始,为此,对大学生加强体育道德教育工作,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体育环境。

2大学生体育道教育的五个注重

2.1大力开展体育道德教育工作

体育道德就是在体育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全民健身纲要的指引下,参加体育锻炼与各种体育活动已成为社会大众健身与养生的生活方式之选择,其中多以小群体活动和俱乐部为主。为实现社会体育的和谐有序发展,必须对在校生广泛开展体育道德教育工作,其中大学生是重点对象,因为大学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围绕在体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教育常识、道德要求、道德规范等体系内容,通过体育室内理论课、课外运动实践课等课堂教学主渠道,科学系统地教育大学生。从灌输主体体育行为意识开始,养成遵守体育道德良知、坚守道德底线,使他们所学的体育道德知识体系成为规范其体育行为的一面镜子,做到自我监督,规范与调整自己的各种体育行为,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具有公信力的有道德之人。

2.2构建完善的体育道德教育体系

在一定意义上,体育本身也属于教育范畴,而体育道德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完善的体育道德体系的构建,可对大学生进行完整的体育道德教育,使他们懂得秉续体育拼搏与竞争意识、弘扬体育道德风尚等体育人文精神。[2]为使体育道德规范成为大学生内在的约束力,构建完善的体育道德教育体系非常重要,因为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合力才能实现效果更佳。完善的体育道德教育体系,不仅需要校方的体育科学管理、实用性强的体育道德课程、体育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外活动,更需要一定的社会体育实践活动为之补充。为此,高校在体育道德教育领域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从管理、课程建设、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发挥合力效应,进一步完善体育道德教育长效机制。此外,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

2.3贴近生活实际、增强针对性

大学生来自全国不同的区域,他们的体育基础与思想道德教育程度迥乎各异。进入大学后,在体育道德认知、行为、维护等方面差别也较为明显。为此,要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分层教学,因人施教。其次,在体育道德教育中也应吸收与借鉴德育工作、思想政治学科、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成功经验与常用方法,对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德育教育范式。首先在内容上要具有针对性。针对体育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道德滑坡问题,例如身边常见的篮球场上“球霸”、常发生的在体育比赛中过激言行、对抗中挑衅对手等行为,引导大学生分析原因及其危害,分组讨论如何规避矛盾的进一步激发,甚至退一步设想若都不遵守体育道德规范的后果以及冲突的后果会到达何种地步等,引导大学生反思与考量。总之,体育道德教育要贴近生活实际,增强针对性。通过日常的教化、警训与疏导工作对大学生进行体育道德与体育人格等方面的培养,若措施得当、针对性强,大学生就在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中自觉遵守了“游戏规则”。因为他们主体意识强,能主动接受道德规范的约束,已形成了良好的个人体育风格。

2.4与当前的体育法制建设相结合

在4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我国的体育法制建设工作也正在逐步完善与健全,从法律上为各种体育行为提供了法理依据,并且已实现了科学立法与有法可依,但最重要的环节还是全民守法。为提高体育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可与当前的体育法制相结合,教育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明白“法不可违、违法必究。”为贴近实际,可结合最近国内外发生的球迷滋事、球员斗殴、兴奋剂等体育新闻,运用“道德与法”的常识,引导大学生分析违德行为的后果并进行总结:若性质不严重、对社会及他人危害性小,将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引发道德悲情,会使个人公众形象受损、声誉扫地;若性质严重就会上升为法律案件,参与者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同时也会波及多少个幸福的家庭遭受不幸。此外,要强化体育法制工作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工作,形成多层次内外联系的体育法制工作网络。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有效体育执法与检查监督机制,不断提高体育法制的运行质量与效率,努力构筑良好体育道德新局面。

2.5营造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

营造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既是加强体育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有利于参与者人人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因为这种人文环境会弥散出一种气场,这种气场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无形的约束与规范作用,参与者就会自觉遵守体育章制与裁判规则,一方面能做到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竞技精神,另一方面在文明竞争中也能做到谦和礼让、包容大度,人人都能体现出一种儒雅的体育绅士风范与较高的体育道德涵养。但良好的体育人文环境不能只依托在体育教师身上,只有共同营造,方能实现大环境的和谐。首先,需要高校的大力宣传;其次,在各种体育活动中,教育工作者都要齐抓共管、共同渗透体育道德思想;再次,社会应继续加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为规范各种体育行为提供法律保护与约束力;最后,积极创造条件,多组织大学生参加多种社会体育活动,组织引导大学生进行社会体育考察、参加公益性体育宣传等活动,使他们的体育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濡化、浸染与提高。

3结语

总之,对大学生群体加强体育道德教育工作,重要且非常必要。体育道德教育是我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必须做到道德建设与法制教育相结合,把握规律、提高认识、创新工作范式。从学校教育开始、努力把大学生体育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发挥辐射效应,在各种体育活动中,营造出人人以遵守体育道德为荣、违反体育道德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开创社会体育和谐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向剑文,辛静.新形势下加强我国体育道德建设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5):114-116.

[2]金,金本启,马斯和.新时期加强体育道德建设浅见与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4):53-54.

[3]杨巍,高爱萍,赵勇.在体育活动中如何有效开展体育道德教育[J].青少年体育训练,2011(6):13.

[4]朱建刚.我国体育道德建设的现状与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

[5]曹体望.新形势下体育道德建设现状及其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6):51-52.

作者:钟小红 单位:湖南体育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