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生活视角下道德教育浅谈

生活视角下道德教育浅谈

摘要:德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随着德育不断科学化、理想化,德育与生活脱离的种种弊端逐渐暴露。通过阐述生活、道德的内涵,解析生活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德育回归生活的个体性、开放性、主体性等基本理念,继而提出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实施道德教育的最佳方式。

关键词:生活;德育;个体性;开放性;主体性

德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我国教育从经历多元文化冲击的“西学中用”到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再到后迎来复苏与发展的今天,德育教育不断科学化、理想化,同时,德育与生活脱离的种种弊端也逐渐暴露。因此,德育回归生活成为当前道德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一、生活与德育

(一)对于生活的阐述

对于生活的最早科学论述可以追溯到胡塞尔。传统实在论认为,经验的对象就是它们自身,独立于感知而存在。而胡塞尔基于人对外部事物的原始知觉(OriginalIntuition)研究,认为世界可分为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两大类。其中,生活世界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指日常的、直觉给予的世界,即日常生活世界;二是指人们各自的实践活动领域所构成的特殊世界;三是指与人有关的一切世界[1](P119-121)。杜威对生活的内涵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杜威看来,经验源自自然世界又存在于自然世界。在生活中形成的某些行为方式,常常能够持续一生。

(二)德育的概念及其泛化的原因

德育概念一直是中国大陆德育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对于德育范畴的理解与界定,从不同角度出发,往往存在多种结论。有学者认为,德育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2](P330)。简而言之,德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但是,“品德”的内涵是什么,怎样的教育才算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仍是需要探讨的问题。在我国,德育概念泛化主要源于三点:第一,传统思想的影响,古代教育思想是一种整体思维,而我国一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德育与政治不分离的现象;第二,苏联教育学的影响;第三,中国政治革命的特殊历史轨迹的影响。这里,笔者认为,德育就是引导学生发展自身品质、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

(三)生活与道德的联系

1.道德存在于人的生活,并贯穿生活始终人的生活包括两方面。一是追求物质生活,满足自身生活、温饱、住房的需要,是道德产生的基础;二是不甘于“物欲”的精神追求,即基于物质生活方式的精神“文明”需要,是德育的基本形式。杜威认为,任何牵扯到社会准则的道德都与人类有关,人们需要从具体情景以及结果中审视道德法则。可以说,道德是个体参与社会生活并在继承文化遗产中获得的,因此,能够从生活和反思性探索中学习道德规范。正如马克思与恩格斯所说,道德产生于物质生产需要,并贯穿于生活本身。而杜威认为,要按照休谟的怀疑主义传统审视道德并有所建树。因此,个体要持续不断的学习,以形成自己的判断力,从而获得道德认知。

2.道德教育高于生活古希腊大部分思想家认为,道德教育所提倡的种种德性,如公正、勇敢,仅仅强调心灵的发展,更要关注一切事情永恒的价值。“人不仅拥有一个现实世界,而且拥有一个可能的世界。[3](P404)”也就是说,人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即人正体验的当下世界,更可能拥有精神世界,即人符合自己价值观念而构建的生活形式。“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超越,即超越现实[3](P258)”,这注定道德教育必须具有超越性,引导人们在过好物质生活的基础上,追求真理。

(四)生活德育的内涵

目前,我国学术界还没有准确地界定生活德育的概念和范围。唐汉卫教授认为,“生活德育就是要让学生热爱生活、了解生活,在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的另外一个世界去培养人的道德”[4](P126)。有学者认为,“生活德育是回归关注个体的教育”,在人的德性发展中,突出个人的主体地位。也有学者认为,生活德育是借助真实的、有价值的生活情景,让个体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道德准则,改变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摆脱大而空的教学模式[5]。综上所述,生活道德教育是一种源自生活,贯穿于生活本身,又超越生活,注重受教育者个人生活体验的教育。

二、德育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道德教育不再是把社会现有的道德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理想,而“道德的产生有助于个人更好地生活”[6](P247)。

(一)个体性理念

以往的教育把“认识过程看成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即一个孤立的个体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过程”[7],而好的德育应强调个体性。这种教育试图帮助每个人看到自身的缺点、挫败感以及希望通过诸多方式超脱生活的愿望。因此,德育教育的第一步应是理解自身,即德育主要关注自我实现,而自我实现与品格发展有关。

(二)开放性理念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亦处在不断变动之中。在开展生活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从现实生活中的信息、情感、知识、行为等各方面出发,探究新生事物和未来,时刻保持与周围社会生活环境的互动。因此,开放性原则是生活道德教育应遵循的又一个重要原则[8]。

(三)主体性理念

理解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有助于建立新的师生观念和教育观念[9]。这种观念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教育对象是前主体;第二,教育对象是创造主体。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主体性理念,“以人为本”开展各种德育教育活动。

三、贯彻实践式的道德教育方法

实施道德教育的最好方式是回归生活。在生活中贯彻道德教育原则,有助于学生树立自我信念,不断追求自我实现,向真理不断靠近,发展自身品德,而达到这一教育成果的最好方式是在生活中贯彻实践式的德育方法。

(一)在学校生活中贯彻德育

师生交往是重要的德育手段,教师通过有效的对话引导学生将学到的德育知识纳入自身知识体系,潜移默化中向真理靠近。例如,在笔者实习的学校,有些学生文化课成绩较差,且常常上课迟到,甚至旷课,学习态度不端正,但体育课成绩普遍比较突出。针对此现象,笔者特意组织这部分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空闲时间开展了几次体育运动比赛,通过比赛鼓励这部分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将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如此循序渐进,循循善诱,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所转变,学习热情也日益高涨,文化课成绩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种基于学校生活的德育教育方式是活的教育,能够使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转变,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在家庭生活中贯彻德育

1.变单向灌输为主体对话传统的家庭德育是以父母为主导的灌输性德育,这种德育方式忽略了子女的德育需求,不利于子女德育水平的提高。因而,家庭德育要回归生活,变单向灌输为主体对话。为此可从以下三点着手:第一,家长平等看待子女;第二,家长要用亲身经历引发子女共鸣;第三,家长和子女的对话要充满理解和尊重。2.积极创设体验道德的生活情境如果脱离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就失去了价值,孩子就会缺乏学习动机。[10](P410)同样的,道德教育也离不开体验。体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内心情感活动,也是个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家长对子女进行德育教育时,要选取子女生活实际中所遇到的或是身边发生的,有一定客观性、代表性与感染力的事例作为内容,以此创设他们感兴趣,乐于接受并能积极思考的情境,比如,让孩子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端杯热茶,让孩子在这些与父母近距离接触中,体会亲情,产生感恩之心。又如,在娱乐活动中构建一种艺术情境,通过看电影、听音乐、体育锻炼等活动,让孩子感悟生活,同时提升道德能力。

(三)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开放式德育

在社会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可以通过社区开辟的“道德教育宣教橱窗”以及校园围墙周围悬挂“道德教育宣传板”等方式进行,并给予社区成人恰当语言和行为的建议,以规范其在面对学生或与学生交往时应表现出来的观念和言行,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达到在社会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庆熊.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鲁洁.超越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刘铁芳.面向生活,引导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4,(8):48-51.

[6]威廉•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黄伟介,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7]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3-10.

[8]唐汉卫.试论生活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56-59.

[9]檀传宝.论教育对象的三重主体性及其重要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1,(3):20.

[1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作者:滕伟 单位:赣南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