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探索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探索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学习技能,形成良好品德的关键阶段,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教会学生为人处世,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分析现状,把握小学班主任德育目标

随着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现阶段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班主任德育工作素养不高,轻视德育工作。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部分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较小,德育教育频率较低,除此之外,由于多数小学班主任都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德育理论学习,德育教学的开展只是停留在班主任的自身理解与认识上。第二,德育工作创新性不足。传统德育工作的形式刻板单一,对学生只能起到告诫作用,难以真正提升学生的内在品质。由于德育工作的单一性,也使得部分学生抗拒德育学习,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恶性循环。第三,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学生畏惧教师,阻碍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由于小学生接纳他人以及接纳他人的能力较低,自信心不足,自尊心较强,加之自控能力较弱,很容易对班主任产生畏惧心理,刻意疏远班主任,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班主任与学生间交流的缺乏。

二、结合实际,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实效

拓宽德育工作阵地,将德育教育生活化,才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的理解,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素养,确保德育工作的专业性。针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应当对班主任进行定期的针对性培训,以实现提升班主任德育教学质量的目的。由于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与班主任接触的时间与机会又最多,因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不自觉地将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作为学习与模仿的榜样与范例,并进行可以模仿。在日常的工作中,小学教师要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规范约束自身的行为,用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德育工作的实施打好基础。德育工作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内涵既包括学生礼貌的言行,谦让的思想,还是一种乐观积极的情感。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当将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关键位置,以德育为先导,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建设良好班风。第二,创新德育工作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德育学习的兴趣。小学生具有较强的直观感受能力,对于亲身接受与体验的事物往往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知。因此,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结合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通过开展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参与度,进而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德育主题班会进行德育。德育主题班会要避免枯燥的满堂说教,而是将德育的知识性、艺术性以及趣味性融于一体,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德育知识。“争做文明小先锋”主题班会的召开,可以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引入,让学生了解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应当从身边小事做起。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德育活动拓展到校外,带领学生参加公益活动,例如看望孤儿、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和农村小朋友手拉手等,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德育工作的方法应当不断创新,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发展特征,也应当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健全工作规范。第三,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解决学生与教师缺乏交流,导致学生对班主任产生畏惧心理的问题,班主任应当积极创设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机会,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在具体工作中教师应当因材施教,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让学生愿意同班主任进行交流。对不同学生采取应当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对于学习成绩较弱的学生,由于其存在自卑、叛逆等心理,帮助人的德育工作就应当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付出更多的情感,采取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切不可急于求成,伤害学生自尊心,对德育教育产生阻碍效果。综上所述,解决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现存问题,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应当提升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素养,提升德育工作的专业性,处理好教学业绩与德育工作的关系,要创新德育工作形式,通过丰富多样的德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加深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积极平等的沟通,了解学生,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

作者:魏丽雯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