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长期股权投资管理探究(3篇)

长期股权投资管理探究(3篇)

第一篇:长期股权投资管理运行机制初探

引言

长期股权不同于短期股权,长期股权在投入时,需要更多的资金和更长的资金周转期,但是获得的回报更多,所以对长期股权的管理很有必要,这样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但是一般企业在经营中,对长期股权的管理并不是很专业,没有建立健全的长期投资结构,所以在经营中,长期股权的投资面临着很大的风险,这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是一种损害,所以我们应当完善对长期股权投资管理,加强对长期股权的风险控制,防止企业的资产流失。

一、长期股权投资管理的运行机制

1.设定长期股权投资管理目标

针对长期股权投资管理目标的设定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设置管理业务的目标和投资管理财务目标。前者需要在进行长期股权的投资管理中保证长期股权的账面价值的真实完整性,并及时的将长期股权所赚取的回报进行回收。对与投资方案的建立,要科学合理,针对股权的让渡、投资要符合国家、企业的规定。对于投资的处理方式,要符合正当程序,保证关于投资的各种文件、凭证真实有效,不弄虚作假。后者则是要保证长期股权投资得回报性,保证长期股权的完整性、真实性。

2.设置长期股权的管理环节

对于股权的管理环节,我们可以根据长期股权的特点将股权长期管理环节分为四个环节:项目的评价和决策环节、项目的谈判环节、对于股权的管理环节、对于股权的退出及股权评价环节。对于这四项管理环节中的后两项环节是后续进行的工作,所以应当以前两项为重。针对这四项环节,我们可以细化股权管理的各个环节,将长期股权进行打理,为企业创造收益。

二、长期股权投资面临的风险

1.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主要体现在对长期投资的投资时期,在对长期股权进行投资的时候,由于投资团队中的成员能力有限或者经验不足,在前期对资产进行调查的时候,没有进行透彻的调查对财务的分析不够透彻,对于长期投资的收益性预测不准确,导致在收购的时候用高于资产自身价值的价格收购,造成企业财产的浪费。

2.投资后管理风险和道德风险

投资风险与道德风险具有联系性。在长期资产投资成功之后,就需要有负责人对长期资产进行管理,但是出于一些方面原因,管理人可能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而进行私下的利益交易,这样的行为就对长期资产的管理造成了道德方面的影响,即使得长期资产受到了道德风险的危害。

3.收益不确定风险

收益不确定风险是对长期股权投资影响最大的一个风险,因为企业投资长期股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从投资中获得收益。导致长期股权收益不确定的最主要的三个原因如下:首先,长期股权投资相较于短期股权投资来说,具有更长的投资时间和资金周转时间,这样加大大提升的长期股权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其次,长期股权投资还面临很多形式的风险,诸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风险、法律和声誉风险,这些风险都会使长期投资的收益受到损害;最后就是一些如战争、灾害等非预期性因素。

4.投资结构风险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过程中遇到的投资结构的风险,主要是由于投资企业主要将投资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具有密切关联的投资项目上,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的化就不能满足多元化经营的目标,并且当其中一项投资出现经济危机等危机的时候,其他的有关系的投资项目就很容易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整个投资的收益

三、长期股权投资管理风险的控制策略

1.重视投资决策和投资后的风险控制

对长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管理首先要进行风险管理,在投资进行前,对资产进行评估,通过多渠道了解资产的各方面信息,全面分析资产的财务,保证资产的收益性;在投资中,投资团队组要考虑有力的定价和交易结构,考虑交易中的风险保护,设计合理的交易计划,避免交易中出现的风险,保障自身的投资权益不被侵害;投资后的管理中,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投资的经营状况,合理经营长期股权,遵守法律法规,当收益超出预期的收益时,要及时兑现收益,并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有序退出;同时也存在收益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的情况,投资团队要及时改变对长期股权投资的经营计划,如果无法获得收益,投资团队就要及时止损,提前释放资本,退出投资。

2.加强投资对象基本面恶化或业绩显著低于预期时的风险管理

投资对象出现基本面恶化或业绩显著低于预期时的时候,大多时候是出现不可抗拒事件,如:自然灾害、政策变化等重大事件,此时企业要对自身财务进行全面的分析,还要通过市场战略来巩固自身在市场上的地位。提前预判,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及时预防,同时对整个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全面分析,最终决定是否要继续进行投资还是要退出。

3.调整投资结构

为了在投资中降低投资结构引起的风险,我们可以在投资的时候尽量调整投资结构,灵活试用工资的资源,在原有的投资结构上适当丰富投资项目,可以通过引入矩阵式管理模式来帮助企业进行改革和调整。丰富投资结构,不仅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进行风险规避,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改革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的调整与进步。

四、总结

企业通过对长期股权管理风险的分析,得出可行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自己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的管理。通过多方面对长期股权的控制,让长期股权在合理的经营中为企业赢的利润。

作者:应金莹 单位:河南省漯河市发展投资公司

第二篇:长期股权投资中核算方法转换

根据新准则规定【财会(2014)14号】,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通常为长期持有,不准备随时变现,投资企业作为被投资企业的股东,根据其所占的股份比例分享被投资企业的经营收益,承担被投资企业的亏损责任。长期股权投资有包括企业合并形成和非企业合并形成。企业合并形成又包括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方式不同,所占的股份比例的不同以及增减变化,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也不一样,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会计核算的方法进行恰当的动态调整。由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核算方法极具复杂性和挑战性,因此深入研究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及其转换方式,对于相关会计实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实际意义。

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基本方法

(一)成本法

1.成本法的意义。

从字面来看,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动态变化活动来讲,成本法可以对其进行客观反映,在投资入股、投资回报获取和投资变动处理等方面都能将记录完整地保留下来,使之可以更加容易、方便的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站在会计的立场来看待成本法,可以发现成本法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以收付实现作为确认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会计处理。

2.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在投资企业没有对被投资企业形成有效的控制的情况下,被投资企业已经获得的但是没有分配给股东的利润不可以作为投资企业的收益。所以成本法就适用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形成实际有效的控制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会计处理。

(二)权益法

1.权益法的概念。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是指在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工作时,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去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中占有的比重,然后根据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所占股权比例的变化情况,适当点调整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通过权益法进行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能够迅速、直观地表现出被投资企业的盈利情况和投资企业的对被投资企业投资收益、成果。

2.权益法的适用范围。

权益法这种核算方法可以体现出投资的本质,核心是将长期股权投资理解为投资方在被投资单位拥有的净资产量,被投资方实现净利润、出现亏损、分派现金股利、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都会引起投资方净资产量的相应变动。所以,在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达到共同控制或者投资企业掌握的股份能够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这两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权益法来进行会计核算工作。

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一)权益法转向成本法

权益法转化为成本法发生在投资企业追加投资的情况下。在投资企业向被投资企业追加投资的时候,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控制比例和对被投资企业的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程度都有所变化,所以要动态调整会计核算方法。

1.追加投资引起的权益法转向成本法。

在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追加投资的时候,就会改变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之间的关系:从原来的共同控制以及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转化为对被投资企业的全权控制。因此,投资企业就要改变原有的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运用成本法来代替权益法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在经过大量的投资账面交换以后,投资企业应该采取分步获取股权的方法来实现企业之间的合并。接着在企业合并以后,开展首次的合并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针对原来利用权益法进行会计核算的子公司的股权投资的具体数额,转化为利用成本法对其进行仔细的会计核查以及调整。如此一来,利用成本法进行会计核算,可以清楚了解原来的子公司的股权投资,进而有效的避免投资企业将子公司纳入其净资产的累积影响数额,使企业的利益得到准确、清楚的记录,杜绝虚、假、空的现象发生。

2.减少投资。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修订版(财会[2014]14号),长期股权投资中投资企业减少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进而使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决策丧失重大的影响或者无法共同控制的时候,以及投资企业在市场中不存在公允报价,不能有效、可靠的估量其公允价值时,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应当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核算,其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原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二)成本法转向权益法

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加大或减少资金投入的时候,投资企业股份在被投资企业股份中所占的比例也会相应的产生变化,这就导致成本法转向权益法的现象出现。

1.追加投资引起的成本法转向权益法。

投资企业原来持有的长期投资不具有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共同控制,无法对其施加重大影响,在日常交易的市场上没有公共报价,并且不能以方便快捷的方法来确定公允价值的时候,用成本法来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工作。如果投资企业向被投资企业追加投资,二者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变化,投资企业可以向被投资企业施加重大影响,且对其起到控制的作用,此时的会计核算方法需要以权益法来代替成本法。与此同时,也要注意针对投资企业原来的持股部分以及新增的股权份额要区别处理,以不同的方法进行会计核算。首先,对比投资企业原来持有的股份账面余额和被投资企业根据持股的比例计算出的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的结果,可以发现两者之间通常会产生一定的差额。因此,如果前者多于后者,可以不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直接根据投资企业耗费的投资成本的价值进行计算;反过来,一旦后者多于前者,就应该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并且适当的增加留存收益。差额部分的处理方法如下: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其次,应该以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以及新增的比例为基础,计算投资企业新增的投资股份,然后将新增的投资份额与其所花费的成本进行对比,一旦新增的投资份额多于其所花费的成本,就必须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行调整,并且将其纳入营业外收入。反之如果其所花费的成本多于新增的投资份额,就不用进行会计核算调整,多出的投资作价部分以商誉的形式体现,其会计核算方法如下: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贷:营业外收入在长期股权投资中,计算以及核算商誉和留存收益时需要保持一致性,这样可以更有效的纵向比较处于不同阶段的会计核算,进而体现会计准则中一贯性的原则。除此之外,要综合考虑投资企业与原来持有股份比例对应的商誉和新增投资份额对应的商誉,留存收益的核算处理也需要注意这一点,同时在交易过程中及时、合理的对其进行动态调整。

2.减少投资引起的成本法转向权益法。

投资企业减少对被投资企业资金投入的时候,投资方与被投资方之间的关系也产生变化,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能力减弱甚至丧失,由双方共同控制,或者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这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条例规定,处置股权投资的核算方式应该以权益法代替成本法来进行核算。以权益法核算投资企业剩余股权,将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所耗费的成本与剩余股权份额相应的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进行对比,然后根据结果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在剩余投资耗费成本高于剩余股权份额对应的公允价值份额的情况下,不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相反的话,就必须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留存收益进行适当的调增。对其核算的会计方法如下: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贷: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中,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会计实务工作随着相关理论知识的丰富也不断地深入发展,会计实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漏洞又反过来推动了相关理论知识的深入研究。通过强化企业对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掌握,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的属性,在企业完成自身的经营活动后,能够发现推动企业发展的新的动力,积极的引导企业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张善君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第三篇:长期股权投资积极投资策略分析

一、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积极投资的目标

1.保证企业长期股权投资与自身战略规划的一致性

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应从企业发展战略与主业等方面考虑,通过纵向对比,保证投资目标与企业自身经营有一定的关联,使企业能在原材料的获取以及产品销售等环节的利益最大化,通过横向对比,选择与企业从事相同或相似的目标企业,使企业的生产规模得以扩大;为了使使经营风险得以分散,企业也可以考虑经营的多元化发展,投资与自身经营不同的企业。企业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过程中,采取的方式与投资和战略规划必须具有一致性,一旦偏离了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造成投资的盲目性,就会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大幅度增加。

2.保证长期股权投资预期收益

相比与普通的金融交易,长期股权投资具有更长的回收周期,如果企业的股权投资比筹资时的支出小,就会使企业的正常经营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之前,必须分析其可行性,从投资市场前景、企业资金实例以及筹资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虑,确保投资回收期内的回报大于筹资时的支出的情况下才进行投资。由于收益伴随着风险,为了避免企业过分追求利润与规模扩大,通过高风险业务来提高业绩水平,应建立风险文化与风险意识,正确认识高风险业务的高风险性。

二、企业长期股权投资面临的风险

对企业管理者来说,进行对外投资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企业扩大规模和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没有投资,企业的发展就缺乏活力、缺乏动力。可以说,投资是贯穿于企业经营整个过程的,不仅包括了新立项目的投资、技术升级的投资,还有对其他企业进行参股和控股的投资等等,每一个项目的投资对企业来说都是机遇与风险并存。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针对目标企业的产权所进行的交易,属于企业投资中期限较长、涉及金额较大的投资活动,因此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对企业的管理层的素质要求较高。就目前来看,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三类,即投资决策风险、投资运营风险以及投资清算风险。

1.投资决策风险

投资决策风险又分为项目选择、项目论证以及决策程序等三个方面的风险。其中项目选择风险是指投资单位所处行业以及环境的风险,以及投资方本身由于技术以及市场的影响而产生的风险;项目论证风险是指投资项目缺乏可靠的调查以及可行性理论而导致的风险;决策程序风险是指由于缺乏完善的程序以及缺乏足够的执行力度而产生的风险。

2.投资运行风险

投资运营管理风险主要包括五类:股权结构风险、委托经营中的道德风险、被投资方转移风险、项目责任小组以及外排管理人员风险、信息披露风险等。股权结构风险可以从股东的选择、公司治理结构以及投资协议等划分为三个方面的风险。委托经营中的道德风险是指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势必会造成委托关系的产生,而由于委托制度中所有者与经营意见相左,缺乏统一目标,信息的对称性缺失等问题,在同一项目中人为保证自身效益,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占据主导地位,进而就产生道德问题,出现道德风险。被投资方转移风险是指被投资企业存在经营、财务、内部控制等方面的风险,而这些风险会由于股权关系导致投资方需要承担。项目责任小组以及外排管理人员风险是指投资方会选派对项目实行责任管理的责任小组或者个人以及派驻在被投资方的管理人员等缺乏足够的能力或者责任意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自身特点,进而形成了管理过程中的风险。信息披露风险主要是由于被投资方缺乏一定的管理,对投资协议中相关信息披露的规定严格遵守,财务与经营方面的信息的报告存在拖延、暗箱操作等现象,对外部投资者提供的信息的缺乏实际价值,导致投资方无法全面、完整的掌握信息,进而造成投资方的信息劣势地位,无法开展正常的管理工作。

3.投资清算风险

投资清算风险分为被投资企业外部风险、被投资企业内部风险、投资退出时机的把握和方式选择的风险。被投资企业外部风险包括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以及政策法律风险等。其中利率风险是指投资收益率会受到利率的变动而产生波动,进而影响投资人的收益。通货膨胀风险主要是因为物价剧增影响了货币购买率,进而给投资方造成了风险。政策法律风险是由于政府方面在开展经济指导工作时的政策突然发生改变,或者出台了新的法律法规等,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活动;被投资企业内部风险主要是指在技术、管理及道德等方面风险的转移而导致投资方退出的风险。

三、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存在的问题

目前,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在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产生企业长期股权投资风险的主要原因,并且造成投资损失。结合上文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风险分析,可以将其存在的问题划分在三个阶段,即投资决策阶段、投资运营管理阶段以及投资清算阶段。

1.投资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投资决策阶段,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没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战略层级较低,投资的过程缺乏明确的方向;并且企业长期股权缺乏充分的尽职调查,整个过程流于形式。许多企业进行尽职调查时委托外部中介机构,部分中介机构起到投资双方信息传递的功能,而他们为了保证自身利益,促成投资,传递虚假信息,导致投资方处以一个信息劣势地位。还有一些企业进行自主尽职调查,通常会派驻几个部门考察目标公司,然而这些人员构成多为企业内部职员,缺少具有专业评估水平的专家,造成整个过程形式化,无法针对投资存在的风险而进行正确的考察,甚至考察成果仅仅参考目标公司单方提供的资料,导致调查成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企业缺乏可行性报考以及完善的投资方案,其内容过分重视出资而没考虑到其他环节。并且由于人为因素,导致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没有采用科学的财务分析手段。此外,投资决策阶段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高层决策者自身决策存在失误而导致整个投资方案缺乏合理性。企业的部分高层领导在进行投资决策是仅凭个人意志以及风险偏好,导致决策的科学性受到影响,或者决策层在完成决策时仅仅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没有进行集体的沟通交流,又或者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干预而导致决策失误,最后影响到投资,造成损失。

2.投资运营管理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投资运营管理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企业缺乏项目实施的风险控制,签订协议时生搬硬套,没有充分考虑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或者没有考虑企业自身长期股权投资存在的风险,仅按照对方起草的协议与章程签订协议;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缺失,建立的投资管理体制缺乏全面性,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之后,项目责任小组建设乏力,造成项目缺乏管理;外派人员管理混乱,部分企业完成投资后忽略了目标公司外排管理人员的重要性,没有做好其经营与发展的管理工作,导致投资效果不理想,在出现问题后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此外,派驻在目标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足,没有对投资人权益的维护起到足够的重视,在投资双方沟通交流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甚至部分外派人员由于缺乏监督与目标公司内部人员共同掏空目标公司的资产,最终导致投资方造成损失;企业项目投资后的评价环节缺失,并且相关部门也没有绩效的统计分析,造成投资方缺乏经验,无法及时判定不良项目并及时终止。

3.投资清算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投资清算阶段存在的问题为:没有对投资清算的出发点进行提前设置,无法对重大事件进行应急处理,当出现投资退出时通常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设置专门的投资清理小组,缺乏设定退出目标,在增大退出风险的同时还导致事后的奖惩不明确,难以总结问题与经验;退出成本与投资损失由于选择投资退出时机与方式出现失误而导致其增加。

四、企业长期股权积极投资建议

企业任何一项投资工作都是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关,因为针对上文中所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企业管理者应当从完善税收筹划、妥善进行股权处置、加强减值分析以及股权投资全程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这几个方面入手,来切实加强企业的长期股权积极投资工作。

1.做好税收筹划

企业应做好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以及处置过程的税收筹划。持有期间的股息、红利以及投资转让的资本利得收益组成了长期股权投资的收益。根据相关规定,企业转让股权会按照差额计算扣除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了减少税收负担,企业应采用分割发,先投资分利,再完成股权的转让。

2.做好股权处置工作

企业应及时处置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以及没有继续持有价值的长期股权投资。首先,在提出处置申请时应安排专门的投资管理部门人员,在申请中应表明长期股权投资的项目名称、金额、处置原因以及处置方法等。然后授权部门应对申请进行细致审核,如果投资项目重大就应召集董事进行会议讨论,处置方案应由集体决定。长期股权的处置价格的评估应安排外聘资产评估机构来进行,或者可以委托社会专业处置机构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杜绝处置过程中的舞弊行为,进而更好的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3.做好减值分析

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问题,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分析,为了能及时处理账务,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与程序。部分长期股权投资没有共同控制与重大影响,并且在市场中没有报价以及公允价值,无法进行可靠的计量,针对这类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应按照相关准则计提减值准备,并在后续会计企业公允价值上升,转回原确认的减值损失。

4.做好股权投资全程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

在进行投资以及完成投资后,应安排内部审计人员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全过程评价,包括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内在风险以及提升企业竞争水平程度进行定性的评价,对可采用指标进行定量的评价,如投资的年现金净流量、投资回收期等。此外,为了保证公司内部账目的准确性,可以进行会计分录作为股权投资评价的依据,将所有的经济业务记录在案,同时,企业还应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针对投资中不同的工作性质,使决策者与实施者的责任得到明确。如果企业损失是由于重大决策失误而造成的,企业应对相关决策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如果是由于投资的过程中存在操作失误或者违规操作等造成损失的,就应对具体实施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五、结语

由于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特点,必然存在一系列风险,这些风险会造成投资损失,影响企业发展,尽管我们无法将其消除,但是可以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尽量减少或者避免投资损失。然而为了有效做好防范工作,我们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做好战略规划,加强监督管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以制度为保障,做好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积极投资。

作者:何旭颖 王妍 单位:渤海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