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复合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复合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一、金融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金融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人才的质量是现代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金融服务业呈现出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完善、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金融业务不断拓展的发展格局。与此同时,虽然我国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而言,与金融服务业发展趋势及我国金融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绝大部分高校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培养模式,主要依托相关高等院校财经专业进行培养,培养方案主要以理论知识灌输、金融专业技能课堂训练和少量业务实践锻炼为主。尤其对地方高校来讲,由于目标定位不清,培养出来的学院式、应试型的人才与我国金融发展对高素质、全能型、多样化、创新型和实务性的人才要求越发不适应,因而非常有必要对地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清晰定位。金融学科的定位决定了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关于金融学科的定位问题,国内外学术界争论较多。国外著名大学的金融学专业发展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两种:一种是经济学院模式,即在课程设置方面侧重金融理论和宏观经济问题,金融学与经济学融为一体;一种是商学院模式,即关注金融领域的实践问题和微观问题,课程设置方面侧重于公司管理、金融市场相结合。地方高校的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和我国金融改革相联系。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是我国近年来经济改革的重头戏,其中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利率市场化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地方金融机构面临的挑战和竞争压力日益严峻,不仅面临央行放开利率管制的政策松动压力,同时也面临外资金融机构进驻的人才和管理竞争压力。国内金融机构,尤其是区域性金融机构在管理能力、服务能力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二是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随着金融市场改革逐步深入,为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种金融创新产品日益增多。截止到2014年底,几乎所有国外成熟市场的金融创新产品都开始在我国资本市场出现。产品种类的繁多就需要各种各样熟悉业务的专业人才三是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内外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以股票市场为例,QFII、QDII、沪港通、深港通等业务创新消除了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的藩篱,这也对我国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更要具有较高的国际视野和行业道德。作为为地方金融机构和企业组织中的金融部门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地方性高校而言,大部分人才都在大企业的分支机构或中小金融机构就业,由于在工作实践中承上启下、与市场直接相联,因而就需要更高的综合素质,因此地方高校的金融专业要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较高人文素养、道德修养和国际视野的服务性人才,这样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地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即通过宽口径的课程设置和系统性的金融专业教育,强化金融学科专业基础和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

二、现行地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绝大部分地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存在如下弊端。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与实体部门对人才需求适应性不够如前所属,在金融改革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地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但是,现在很多地方高校为了应付上级部门对就业率的任务要求,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过份追求学生就业的技能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只强调业务能力的培养的直接后果就是地方高校的金融专业学生不仅在专业素养上与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专业素养方面差距越来越大,而且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与职业院校日益接近,但是具体的技能又远不如职业院校,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职场竞争力。

2、课程设置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不相契合自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于1945年发表《自由世界的通才教育》一书积极倡导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观点以来,复合型人才培养已逐渐成为国际教育界的主流教育模式。一般认为,复合型人才就是精通一个专业,并熟知多个相关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够利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审视和创造性思考,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人才。复合型金融人才,可以认为是以金融学为专业,能够从事金融相关研究、管理或一般性工作,精通相应金融领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谙熟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与其具体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具备扎实的自然与人文科学基本素养,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理解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工作适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能够对具体问题进行创新性综合分析与解决的各层次金融专才的统称。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在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过份注重专业本身,对于金融相交叉的课程关注不够,例如,目前金融已经渗透到企业组织的全身,其战略的制定、业务的运营都与金融息息相关,因而作为企业组织的一员,仅仅掌握金融知识是不够的,对企业组织的运营过程不了解,这不仅对企业本身发展不利,也会阻碍员工自身职业的发展。再例如,金融与组织中的财务运营息息相关,但是很多地方高校的金融专业中与财务知识相关的课程非常少,仅仅涉及基础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这对日后进入企业组织从事与金融相关工作的学生来讲尤为不利。

3、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灌输

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严重不足很多地方高校受地域和实力的限制,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教学师资质量严重不足,大部分师资都是半路出家,非科班出身,理论讲授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同时,绝大部分教师都没有在金融行业实践过,讲授的知识仅仅停留在书本上,与现实联系不够。尤其是目前金融产品日新月异,学生接触的网络金融产品可能比某些老师都还要多,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是,与金融相关的实验经济学等课程和实验室的配置存在严重的落后。突出表现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验室课程非常少,目前仅有少数综合性大学的金融学专业有相关的经济学实验室,影响了学生对宏观金融政策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其次是,很多实验课程仅仅是模拟一个产品如何交易,这种单一产品的实验课程就其内在性质以及相关金融产品市场的关联度方面涉及较少,学生缺乏对金融市场的整体把握。第三是相关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流于形式,绝大部分高校都是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对实习的考核仅仅停留在实习报告的完成情况,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4、人才培养主体单一

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理念严重缺乏协同创新思维已经成为当今创新理论最重要的核心理念。从国内外实践看,协同创新大多被视为组织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和多样化协作,从而形成资源共享和多赢的格局。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上都是以高校为单一主体。金融人才培养由于专业性非常强,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仅仅满足于理论知识的灌输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实践和应用上下功夫,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金融专业人才。因而,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仅仅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寻求“校企联合培养、校政联合培养、校校联合培养”等多种培养模式。这对地方高校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在综合性研究性大学和职业院校的双重挤压下,地方高校只有走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培养出竞争力强的专业人才,办学特色同样来自于本地行业与企业的特色,因此必须寻求与地方的合作,只有协同培养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与合作单位保持长期双赢的格局。

5、人才培养过份注重专业知识的传输

对人文道德素养的关注不够在综合性高校中,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大类招生改革,其目的是要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出较高综合素质、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的金融专业人才。但是,大部分地方高校受师资、认识等方面的限制,还没有实施大类招生改革,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方面过份关注学生的就业技能培养,对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关注不够,这不仅影响了地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也影响了学生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能力。其实,在国外较为成熟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面首先就是关注人文道德修养的培养,其次才是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

三、地方高校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由前所述,地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从教育的结果分析,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就是能够从事与金融相关的研究、管理或一般性业务工作,精通相应金融领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谙熟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与其具体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具备扎实的人文科学基本素养,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能够对具体问题进行创新性整合分析的各层次金融专才的统称。从人才培养标准来看,应该是不仅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系统化的金融专业知识结构,更应具备较强的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创新发展能力。为达到上述人才培养标准,地方性高校复合型应用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完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模块

培养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以《金融学》为统领,按照通识教育、基础理论、微观管理和实践应用四个模块设置课程体系。通识教育模块应将心理学、社会学、科学技术史、商业伦理等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基础理论模块中《金融学》无疑是金融专业最为核心的课程,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应把该门课程作为重点来抓,主要是要对教学时数、教学大纲以及教学预期结果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尤其是在教材的选择方面应以国内外最为流行的教材为先。其他专业课程包括中央银行学、财政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工程、期货市场、外汇业务等等。微观管理模块包括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实践应用模块除包括金融市场、证券投资、外汇业务等课程的实训课程外,创建实习基地,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部分应与其他单位一起进行协同培养。

2、探索专业教学法体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复合型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综合能力较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集中体现在自我学习能力、探究求解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持续创新能力,这些能力需要在课堂内外对学生加以培养。课堂内的理论教学可以尝试探究式、案例式、小组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法对金融市场某一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比如探究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探究求解能力等,案例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探究求解能力等,而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探究求解能力,更能锻炼沟通协调能力。课堂外的学习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创新大赛、社会实践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进而塑造其持续创新能力。

3、创建协同育人机制

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根本源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完善。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要迫切改革传统的单纯依靠高校自身的发展理念、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要不断促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敢于突破学校与外部协同的障碍与壁垒,积极与银行、保险、证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实现协同创新的基础是合作,前提是共赢。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通常是依据其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学科水平制定的,因而,在确定面向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时,不仅要考虑高校自身的条件,更要考虑协同体中各参与方在相关学科的条件和优势,特别是要考虑协同体所面向的行业领域特点。地方高校的协同育人机制创建可以采取校内自身协同、校外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校政协同等多种模式,在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所拥有的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的基础上,紧密依靠并为其他主体提供支持,形成协同效应。

4、建立高水平师资队伍

保障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所有教育改革都需要一支高水平的队伍才能推动,地方高校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尤其如此。如前所述,地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这就需要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地方高校也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引进和培训提升理论师资队伍,由于我国金融学专业的博士较少,地方性高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地方性高校)很难引进,因此对现有师资队伍进行培训师一条可行之路,可以采取国内外访学、课程进修、企业实习等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方式,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行业师资队伍,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

作者:黄丽 罗锋 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