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期刊

教育期刊范文精选

教育期刊

教育期刊范文第1篇

1.市场低迷,现状不容乐观

1.1办刊缺乏新理念

自从教育部下达“减负”令之后,全国教育期刊市场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教辅期刊发行量日益下降,发行量在1万册以上的约占68%,发行量10万册以上的仅占6.4%,市场十分低迷,亏损面达60%。为了走出市场低谷,目前我们的教育期刊大多功利性非常强,因为除了少数学报有固定拨款之外,大多数教育期刊都得“找米下锅”,只能干些“吹糠见米”的事,没有形成一种明确的趋向和理想的追求,没有把握好教育期刊应该“三个并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文化品味和商业品味并重)的特点。整个教育期刊界对出版规律的探索十分冷淡,而理论界对教育期刊的关注及兴趣也十分索然。从编辑层面来看,教育期刊编辑的整体素质不高,专门人才缺乏。如果单从编辑队伍的学历看,大专以上学历的占73.9%,似乎文化素质也不低。但他们所具有的知识与所办刊物不对路,半路出家的多,缺乏办刊的经验和理论。从教育期刊本身来看,充斥市场、占据读者心灵的绝大部分是教辅类刊物,这些读物对读者的知识修养的提升固然功不可没,但理想、信念的缺失,有可能让我们失去的是整整一代人的精神塑造。

1.2竞争的无序性

中国教育期刊至今还未走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竞争转向的过渡期。由于今天中国尚未形成强劲的期刊市场组织和管理力量,因此正在发展中的教育期刊市场,散滥现象突出,粗放型经营普遍存在,不可忽视其存在的不规范性、不成熟性和无序性。这种无序性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行政垄断的介入。由于各地的教育期刊基本受地方保护,订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干涉。如由教育部门列出准予进入学校的书刊,这种书刊准入制是十分典型的行政垄断,这种行政垄断是由政府行政权力直接产生,或由行政权力滥用而产生的,并受到行政权力支持和保护的一种市场力量及其限制竞争的行为。行政垄断的结果是妨碍市场竞争,妨碍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

二是不平等竞争。我国教育期刊的布局是一种条块分割的“诸候割据”局面,其发展基础是各地的经济实力和人口数量。这种存在的现实非常不合理,也不平等。

其三,没有规矩的竞争。全国尚没有专门的法规来规范约束教育期刊市场的竞争,即使是有些相关法律来制裁教育期刊出版竞争的无序,其执行力度也很不够,其操作也有相当难度。

1.3定位不准,内容趋同

翻开各类教育期刊,我们就会发现,刊物定位宽泛,恨不得将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囊括进去。结果内容千篇一律,栏目也大同小异,没有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基本上是不断“克隆”。许多期刊是跟风运作,见到稍微好一些具有一定市场潜力的选题就跟风,大家一哄而上,都往这方面挤。例如这几年的“素质教育”是个热点,不少期刊就把“素质教育当作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贩卖的还是题海战术那一套,让读者倒了味口。不同的教育期刊之间,往往栏目相互交叉,内容似曾相识。这种局面造成的结果是杂志杂而全,似乎人人都可读,但也人人都可不读。

1.4缺乏市场营销理念

期刊市场经营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教育期刊过去对开展市场营销普遍不太重视。

首先是市场意识不强,对决定市场运转的游戏规则不甚了解;

其次是没有以市场为核心进行重组和调整,没有按现代企业运作的要求进行配置,往往是职责不分,激励措施不明;

三是编辑没有营销意识、策划意识、宣传意识,不能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期刊的商品属性,并充分按照市场规律来生产、销售这些刊物。编辑在进行选题策划时没有整体营销意识,在选题的落实中没有灌输市场因子,市场和读者的需求不能在刊物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反映。刊物出版之后,编辑也好,发行人员也好,都不能迅速拿出与市场对接的宣传促销方案,不能有效地向市场推介。

四是刊物的市场针对性不强,大多是闭门造车的产物,对受众的喜恶及心理特点无法把握,没有与市场相对应的信息对接和反馈机制,因此,期刊社和编辑都无法全面而到位地从市场和读者中得到刊物的反馈信息,往往依据片面的信息想当然地编刊,这样编出来的期刊市场性非常弱。

2.精品,中国教育期刊的希望

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教育期刊的出路何在?有的人认为必须实行资金联合、技术联合、市场联合,成立一个跨地区的期刊大集团,资源共享,分工负责,统筹协调,是面对激烈市场竞争,走好市场之路,搞好市场经营的好办法。笔者认为这种意见对少数教育期刊社适合,对大多数教育期刊社来说也许还比较遥远。因为我国现阶段的期刊社的规模大小,同任何社会经济形态一样,也是一种“自然历史进程”。从总体而言,它不可能突然扩大,也不可能突然消亡,期刊杜的大小必须与现阶段的生产力相适应。我们看问题只能从中国教育期刊当前的实际出发,不能照抄照搬西方期刊发展模式,否则就会脱离实际,陷入空想。期刊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我们不能不顾及中国教育期刊的实际盲目求大,不要急于过早过快的搞集团化,与其用长官意志、行政命令搞一相情愿的“拉郎配”,不如走“小而优、小而特、小而精”之路,把期刊做强,做出品牌,做出特色。要想做到“优、特、精”,必须提升教育期刊的市场意识、精品意识和经营意识。

2.1准确把握市场定位

由于教育期刊内容趋同,读者定位宽泛,以综合性刊物居多,因此,要想在1600多种期刊中脱颖而出,刊物必须办出自己的个性、特色,走出雷同,细分市场,错位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期刊的市场竞争力要注意与时俱进,研究读者的心理,满足读者的需求,不断以崭新的面貌吸引读者,因为期刊的读者存在于市场,赢得读者就赢得了市场。面对“减负”,全国许多教育期刊都认为教辅市场从此要萎缩下去,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觉。其实教辅读物的市场是客观存在的,只要考试制度存在,配合教材的教辅期刊就不可少;同时我们应注意到,素质教育的实施使教育期刊的需求的范围日益扩大,配合素质教育是教育期刊市场开发的新经济增长点,目前虽未形成规模,但购买潜力巨大,它将与教育同步发展,只要加快开发力度,很快会形成气候。

与配合应试教育的“同步训练”“练习册”“复习题”之类教辅读物不同,为素质教育服务的教育期刊需要具有门类的广泛性和需求的多样性,这就要求教育期刊的编辑树立大教育观,面向社会办教育,开发多媒体、立体化教育产品与构建相关的产业。在电子化、网络化时代,过去流行的单一纸质期刊出版已经被打破,纸介质、光盘、网络出版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以一种立体的姿态占领市场已成必然。充分解放思想,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发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特色选题。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期刊必须突出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信息化、技能化。需要内容创新,选题创新,编辑出版发行创新。以丰富的品种推动新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因为学生已习惯于用全部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课本知识,应付考试,对如何选购、阅读提高自身素质有益的刊物,缺乏经验。这就需要我们紧紧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密切配合素质教育的实施,多推出适应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积极引导,大力宣传推荐,培养广大学生创新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从而培育市场,推动教辅期刊市场的形成和繁荣。

2.2实施精品战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能创造出高质量的品牌,谁就能占领市场成为赢家。实施素质教育的精品战略,决非易事,需要紧密配合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有特色的内容,创新的思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竞争力的定价,整体的营销措施,并在成功的运作中得到读者的认可。这种精品期刊应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可读性”,其中“可读性”是形成期刊市场竞争力的躯体,“创新性”和“实用性”是构成期刊市场的灵魂。当然,我们对“创新性”“实用性”“可读性”要有一个辩证的理解,教育期刊既是配合素质教育的重要读物,又能够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一种补充,它不能代替教材,更不能与考试要点划等号,那种认为只有必考的内容才能吸引读者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只要刊物的语言优美生动,内容有趣,符合学生口味,就会对读者产生磁性,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可读性”;当然,这还只是低层次,只有达到内容的独特性、新颖性,刊物的“可读性”才真正上了档次。再说“实用性”,我们往往把对读者的学习有帮助的文章才看作是“实用”的,或者可扩大读者知识面、增长见识的文章当作是“实用”的,其实,让读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为人处事,学会和睦相处的文章同样是“实用”的。至于“创新性”,就是刊物要办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刊物要办得有特色、有个性、有亮点,在浩如烟海的期刊中,如果你不是“太阳”,那就应该是“月亮”;如果不是“月亮”,那也得是颗“星星”;如果不是“星星”,那至少应该是个“萤火虫”吧!

总之,刊物必须有亮点。刊物的创新:

一要关注热点话题,编辑应该有敏锐的嗅觉,捕捉读者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话题,审时度势,引导读者,不要板起面孔空洞说教,而是采取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读者明辨是非、明白事理,弘扬时代的主旋律。

二要了解受众的心理,贴近读者,理解读者,满足读者的最新需求,向读者提供有用的、重要的知识信息,不断推出有个性、有特色的栏目,办出刊物的个性和风格。

三要培养新的作者群,办刊物当然要注意名人效应,因为名人见多识广,多是某一学科的权威,他们往往站在某一知识领域的前沿,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有分量,对读者启迪性强,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关注新作者,培养新作者,不断推出新人新作,只有不断扩大自己的作者队伍,刊物创新才有保障,“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2.3营销方法的多元化

在期刊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到买方市场的今天,没有哪一家期刊社不重视发行工作,特别是在宣传造势、市场开发战略、渠道开发等营销方面,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①富有创意、独辟蹊径的宣传造势大有必要,它不仅有利于促进期刊的销售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提升期刊在读者中的知名度。在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时代,最好的产品也要宣传,因为过去那种仅凭邮发就能上来可观订数的日子毕竟已成为历史。所以,在宣传推广上加大投入力度,还是非常值得的。

教育期刊范文第2篇

一个响亮的品牌,是一本刊物的生命,也是一本刊物搞好经营的前提和条件。《阅读》作为一本创办时间不长的年轻期刊,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就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迫切。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紧密贴近小学生实际,贴近小学教学,努力打造品牌刊物,精心策划品牌栏目。我们要继续密切与小学一线教师、小学教育专家及儿童文学作家的联系,精心组织作者、策划栏目。要紧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个核心环节,通过阅读风景线、名著点击、美文冲浪、字词城堡、课文立交桥、作文密码箱、小荷尖尖、故事广场、指点迷津、口语流行线等栏目,针对小学语文、英语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阅读需求,努力办好《阅读》。要努力以儿童的姿态和视角观察世界,了解世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且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表达,力求使每篇文章符合儿童口味,贴近学习实际,切实增强杂志的可读性、亲和力。要以激发兴趣、教给方法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掌握科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意愿,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积极的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这样,我们的刊物才能深深扎根于小学的土壤,为小学生、小学教师和广大家长所喜爱,才能不断巩固和扩大《阅读》杂志的品牌效应。

二、积极推动发行

刊物的发行工作是刊物经营的核心内容。刊物的发行量则是刊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集中体现。为此,积极推动《阅读》杂志的发行工作是我们搞好刊物经营的重中之重。今后一段时期,我们一是要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经过这几年的努力,《阅读》已基本建立起全省的通讯员队伍,但是,各地通讯员在推动刊物发行方面的力度还有明显差异。目前,从全省小学数量和在校生总量分析,我们的市场占有率还比较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与各地教育局、通联站的联系,加强与通讯员的联系,增进编辑部和各地通联站的友谊,努力为通讯员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不断推进发行工作。二是要做好重点地区的工作。重点地区主要包括《阅读》发行的空白地区和订阅量较大的地区。目前,从各县(市、区)的覆盖面来看,各地区《阅读》杂志的发行很不平衡,还存在一些空白点。所以,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集中力量,突破空白地区,让那些地区的小学生、小学教师乃至家长了解《阅读》,喜爱《阅读》,从而积极订阅《阅读》。还要加强与订阅数量较大的地区通讯员的沟通交流,和他们一起共同做好用刊、学刊工作,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充分发挥刊物的作用。三是要拓宽发行渠道,丰富发行方法。在推动刊物发行上,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服务意识,拓展发行思路。小学教育市场竞争激烈,空间也很广阔,我们应当有足够的信心和智慧把刊物的发行工作做得更好。

教育期刊范文第3篇

作为中等教育类期刊编辑,我们首先要胸怀国家、胸怀教育。中学各科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必须体现国家意志,具体到我国,就是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中等教育类期刊的受众主要是中学教师,中学教师个人的道德修养、专业能力是影响国家中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学老师自身的提高又有赖于他们自觉、不断地学习。就期刊特点而言,中等教育类期刊与专业书籍相比较,出版周期短,刊载论文数量大、内容新颖、发行与影响面广,能及时反映国内外中等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成果、新水平、新动向;中等教育类期刊内容广泛、角度多样,可涵盖教育热点、教学实践研究、教研情况、中考高考研究、教师学生的生活智慧等等内容;中等教育类期刊还可刊登文献述评、会议情况、书评等,这些资讯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有很大的价值,便于他们及时了解课程改革的新动向、学科方面的新成果。中等教育类期刊具有连续出版的特性,不仅有利于信息的传递,而且它们所积累的大量文献,历史地、系统地记录了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对象的发展过程。期刊每期都有目录,卷末或年末编有各种索引,有的期刊还出版多卷或多年的累积索引,便于文献情报检索。许多一线教师多年坚持订阅、收藏相关学科的期刊,甚至自己装订成册。对于期刊的阅读、积累,大大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也建立了与期刊深厚的感情。中等教育类期刊的特点决定了期刊编辑必须能够站得高看得远,要了解国家关于教育的规划与政策,了解世界范围内教育方面的新理念、新观点,只有站得高,才能捕捉到最美的风光并与读者分享。

二、引导与选择

中等教育类期刊的作者与读者具有特定性,所以对于期刊内容的选择与引导也应有自身特点。在坚持出版物内容明确的思想政治方向、严肃的学术性原则的前提下,我们应从工作实践出发确定符合中等教育类期刊的一些行为规范,做到“以质取胜”“以诚待人”。中等教育类期刊的作者主要包括高校及一些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各省市教研员、一线教师等。其中,一线教师的比例最大。中学老师责任重大,工作繁忙,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整理自己的教研成果。同时,又非常需要通过阅读专业的期刊来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了解同行的优秀成果,以此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基于这样的情形,期刊编辑在期刊的内容选择、方向引领方面就必须花大力气。笔者认为,坚持导向性、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等原则,是做好内容选择与方向引领,使期刊能够“以质取胜”的重要前提。在选题策划方面,编辑应将教育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体现国家意志的前提下,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吸收新观念、新成果,融入策划创意中,实现期刊的导向作用。有了好的选题,我们在选择稿件方面应坚持优选原则,践行在原则面前人人平等。在期刊出版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大量的作者。对待来自不同背景的作者,与之交流的方式也不同。但是,编辑本着“以诚待人”的这一原则是最基本的,应当持这一态度,努力地“发掘和寻找具有一流水准的作者,并和他们成为朋友”。中学老师工作压力大,用于教学研究的时间很少,写文章的动力多是为了评职称。在这种背景下,老师很难静下心来梳理自己积累的东西。许多老师急着要用文章参加评选的时候,才确定选题写文章,选题的时候往往是注目于一些当下流行的新理念、新方法,写的时候也很难抓住重点,往往会面面俱到地写一大堆空话,这样就很难写出自己真正的心得,很难写出编辑心目中期待的文章。因此,对待一线教师的投稿一定要有耐心,要用编辑的“火眼金睛”看到他们文章中出现的亮点并引导其进行取舍。笔者在工作中非常珍惜与一线老师进行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教研成果,帮助他们修改文章,通过与老师交流还可以了解到许多相关的信息并融入办刊实践中。

三、加工与润色

教育期刊范文第4篇

管理出人才,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果。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全能人才,主动适应二十一世纪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体现其价值,加强学校体育的管理,势在必行。

1、体育教师基本要求

1.1全面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关心政治,热爱集体,勤奋学习,努力钻研,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水平。

1.2认真钻研教材,不断丰富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于教育教学中,正确制订课时计划,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项教学能力。

1.3认真落实体育教学常规,做好:课前三准备,上课八要求,课后两注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4认真落实课余体育训练常规,制好计划,科学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水平。

1.5认真落实课外体育活动常规,坚持“三个依靠,四个为主”,搞好“四个安排”,做好“五个结合,五个落实”,举行协会竞赛,活跃校园课余气氛。

1.6认真组织早操、课间操。班有领操,校有带操,做到有组织,有检查,有评比,有竞赛,不断提高两操质量。

1.7积极进行教改教研活动,探讨学校体育工作规律,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和进行学术交流。

1.8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不断研究专业业务,改革完善专业教材,科学制定教学课程,形成体育教学特色。

1.9认真落实听课制度,坚持组内相互听课不少于5节,全期听课不少于8节,搞好传帮带;进行经验交流,做到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1.10爱护学生,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工作作风,随时注意在教学、活动、竞赛中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教育、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1.11为人师表,遵纪守法,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保持精神饱满,神态自然,并随时注意言行举止服饰。

1.12积极协助学校搞好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不断完善体育教学条件。

1.13积极协同医务室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建立健全健康卡片,积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提高体卫工作的管理水平。

1.14积极开展学校体育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培养体育骨干,积极参与社会体育活动。

1.15既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要是人类形体的塑造者。

2、体育教学基本要求

2.1根据教师的专项优势,实行专项教学。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年龄性别特征以及学校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2体育教学实行一、二年级普修,三年级专修制,并遵循下列原则排课表,即各年级各班的每周两节课,必须至少隔于安排,并且三年级各班的每节课,必须安排在同天同节,这样便于实现按兴趣爱好编班专修。

2.3通过有效的体育实践,全面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从事未来职业所必需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养成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意识和习惯,奠定其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基础。

2.4通过体育文化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喜爱体育、懂得体育,了解人体和珍惜生命,掌握体育的基本原则和原理以及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独立参加体育活动以及健康、安全地从事工作和生活的基本能力,以满足身心健康的需要,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2.5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学生爱祖国、爱集体、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和帮助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以及勇敢顽强的拼搏搏精神、公平竞争的生活态度、文明礼貌的行为规范,乐观、自信、进取的心理品质。

3、体育课外活动管理办法

课外体育活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有效措施,是体育教学的延伸,是学校校风校纪的具体体现。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优劣,对精神文明建设,竞技体育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为了开创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新局面,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3.1为了提高课外体育活动质量,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管理条例》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3.2本办法只适用在校学生。

3.3规定每周一、二、三、四第七节课为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3.4确定一位体育教师专门负责课外体育活动。

3.5以协会形式组织开展活动,包括自愿组成的各种俱乐部(队)。

3.5.1体育组组织全校各协会竞选会长。

3.5.2各协会据具体情况和条件,采取自由自愿的群体组合,自命队名、自备服装器材、自聘教练、自选队员,形成各种形式的俱乐部(队)。

3.5.3在校生每人至少须加入一个协会,并逆守其协会的规章制度。

3.6组织形式:全校所有运动场地,都将按协会用途划分区域,由各协会会长统筹安排,凡不属于本协会会员,占用本场地,会员有义务协助队长或会长劝其退场,不听劝者,有权维护本利益,可将其驱逐出场。

3.7竞争形式:协会规定

3.7.1每队最多不能超过两名现役校队队员,但以班组队除外。

3.7.2现役校队队员不准转队,但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协商和等价交换,所有这些,必须得到双方队长的同意,并在会长处备案方能进行,否则,队长有权申请,经会长报告体育组批准,将其除名。

3.7.3现役校队队员不准转队,但可以申请组队,可以到处招兵买马挖人才,然而不能违反第2条规定。

3.7.4每队必须每年都有接收新队员的义务,使本队后继有人,持续下去。

3.7.5每队接收新队员的形式不定,方法不定,手段不定,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3.7.6比赛期间,每队都可请初中毕业生参赛,但必须持有效证件在体育组备案。

3.7.8竞赛机制:学校举办,体育组承办,协会组织,俱乐部(队)组队参赛。

3.7.9竞赛结果:荣誉是俱乐部(队)的,成绩是成员班级的,集体有锦旗,个人有证书。

3.7.10各协会可以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协会的实际,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

3.7.11本办法由学校授权艺体教研室负责解释。

4、体育训练与竞赛管理办法

4.1为保证学校体育训练和竞赛的正常开展,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学校体育后备力量,特制定本办法。

4.2本办法适用于学校的任何师生操作。

4.3体育训练规定:凡是在不影响教学的时间内,学校提供一切能够训练的体育场地、器材和设备,由师生自由双向选择,实行训练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4.4个人项目:根据各指导教师推荐,通过教研室综合评估选拔,最后上报

学校确定参赛队员和教练。训练仍然由学生指导教师继续负责,参赛成绩归属于指导教师。

4.5集体项目:在由师生双向选择组成的若干队伍中选拔一支强队,再由此队指导教师在全校范围,组成校队并任教练报学校审批,参赛成绩归属于组成校队的指导教师。

4.6特长生训练,由师生双向选择上报教研室备案:

4.6.1如果教师训练而学生不训练,由教师决定放弃与否;

4.6.2如果教师不训练而学生要求换教师,则确认教师自动放弃,其他教师可申请接纳。

4.6.3师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正常训练,如果连续一周末参加训练,而又未履行请假手续,则按上述4.6.1、4.6.2之规定处理。

4.7学校除提供一切能够训练的体育场地、器材和设备外,实行以重奖代替任何物质待遇。

4.8运动竞赛,每年举行一次全校性运动会,上半年为达标运动会,下半年为田径运动会,并以班为单位组队参赛。

4.9其他各项目竞赛,据情况和要求,由任课教师与各协会会长商定,并规定以专业教研室或专业科为单位组队参赛,成绩和奖励到班级(某教研室获得第一名,则所属班级均是第一名)。

5、体育达标实施办法

5.1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贯彻实施,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不断地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普及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5.2本办法只适用于在校学生。

5.3凡身体正常的学生,必须参加一年一次体育达标运动会,并达到下列要求:每一单项达30分;总分250分以上(含250分)。

5.4体育达标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定为50米、立定跳远、铅球(男5千克,女4千克),男1000米、女800米,男引体向上,女仰卧起坐(1分钟)。

5.5凡达标运动会成绩不达标者,安排一周时间进行补考一次,仍不达标者,参加补差培训,再安排一次有偿补考。

5.6凡个人总分400分以上(含400分)给予奖励,但每项必须达标。即特等奖500分;一等奖:465—495分;二等奖420—460分;三等奖400—415分。

5.7单项设立破纪录奖。

5.8团体总分取前十名。即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5.9凡团体达标率达96%以上给予奖励。即特等奖100%;一等奖99%以上;二等奖98%以上;三等奖96—98%之间。

5.10凡团体达标率低于96%以下给予处罚。

5.11凡因病或残疾者,可向学校提交免试申请,申请有效后,可以免试。

5.12凡身体过于肥胖或瘦弱者,虽然平时努力锻炼,但仍不能达标,可向学校提交降低标准申请,申请有效后,降低幅度,一般每项目不超过10分。

5.13本办法由学校授权艺体教研室负责解释。

6、体育考试管理办法

6.1为促进我校《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体育法》全面贯彻、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不断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并按照我校体育教学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6.2本办法只适用于在校学生。

6.3凡身体正常的学生,必须达到下列要求,方为体育合格。

6.3.1体育课成绩:每期体育课成绩:每学期进行六个项目的专项教学,教师专项教学结束时进行四个等级评定。凡达到下列条件之一方为体育课成绩合格:.两优者,一优两良者,一优三及格者,两良三及格者,六及格者,学年体育课成绩:必须达到下列条件方为学年体育课成绩合格:每期体育课成绩合格;参加《达标》测验,每一单项达30分.

6.3.2达标成绩:凡身体正常的学生,必须参加学校一年一次达标运动会,并达到下列要求,方为达标成绩合格:每一单项达30分;总分250分以上(含250)

6.3.3理论、态度成绩:每期进行一次理论、态度笔试。理论:专项教师的理论教学的基本内容;态度:从体育课达标成绩看态度。从理论考试试卷的回答问题时看认真(专指对体育教育教学的要求、建议、意见等)。

6.4体育合格=体育课合格40%十达标合格40%十理论、态度20%。

6.4.1每期对学生进行体育课成绩合格和理论、态度合格的评定,体育课成绩不合格者,酌情准予补考一次,仍不合格,来期安排有偿补考一次。

6.4.2每学年对学生进行达标成绩合格的评定。达标运动会成绩不合格者,安排一周时间进行补考一次,仍不合格,来年安排补考一次。

6.5合格必须有两次达到合格方为合格,对学段体育评定不合格者,只发肄业证书。

6.6“三好”学生体育必须合格,并且单项有两优、一优两良、四良的学生方可评为“三好”学生,“先进班级”学生体育合格率必须在95%以上,“体育标兵”以优为先,每年级评选十位给予表彰。

6.7凡因病或残疾者,可向学校提交免试申请,申请有效后,与体育合格者同等对待。

6.8凡身体过于肥胖或瘦弱者,虽然平时能努力锻炼,但仍不能合格,可向学校提交降低标准申请,降低标准的内容只限于达标测试,降低幅度一般每项目不超过10分。

6.9本办法由学校授权艺体教研室负责解释。

7、体育竞赛奖励办法

7.1为激发师生体育训练热情,挖掘师生体育运动特殊才能,引导师生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学校的发展,体现学校对超额劳动者的物质报酬,更有效地把集钵利益和个人利益有祝地结合起来,特制定本办法。

7.2师生训练,学校只提供一切能够训练的体育场地、器材和设备以及寒暑假训练时的食宿条件,其他一切自理。

7.3师生参赛费用一律由学校负责承担。

7.4竞赛成绩,学校实行以重奖形式代替自理部分。个人项目以分计奖,集体项日按竞赛规程可报人数以分计奖(例个人项目第一名九分,集体项目规程规定十人第一名九十分)。

☆顺便介绍一下相关的杂志《现代企业文化》杂志中华全国总工会主管、中国工人报刊协会及中国工人出版社联合主办的部级综合类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637/G0,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1145,邮发代号:82-108,3000

☆四川省绵阳中学(本部)坐落于中国西部大开发热土——中国绵阳科技城剑门路西段26号。学校始建于1957年,1985年成为绵阳市教委直属学校

期刊分为正式期刊和非正式期刊,正式科技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主编与副主编必须由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对编辑人员的素质名额都有固定的要求,正式期刊有独立的办刊方针。非正式期刊是指通过行政部门审核领取“内部报刊准印证”作为行业内部交流的期刊(一般只限行业内交流不公开发行),但也是合法期刊的一种,一般正式期刊都经历过非正式期刊过程。非法期刊系没有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委批准也没有注册为“内部刊物”的非法出版物,以营利为首要目的,收取高额的版面费,在技术上和政治上不负责任,不能在国内公开发行或内部发行,它们通常是在国外花300元购买一个ISSN刊号来欺骗教师。

一.正确辨别非法期刊的基本特征

目前出现的非法期刊一般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期刊的“名头”都很大,具有诱惑性。很多期刊基本上都是“国”字号的,例如,有的叫《中国教育××》,还有的在封面上注着“国际中文核心期刊”、“世界××期刊”、“××统计源期刊”等。刊物主办、协办、支持单位都是“中国××研究”、“中国××研究中心”、“香港现代××研究会”、“亚太××交流中心”等。有的还邀请了一大批名人、专家做顾问、特邀编辑。

2.期刊都标有标准刊号或统一刊号,具有欺骗性。一般非法期刊,绝大多数都是既有国际标准期刊刊号即ISSN号,也有国内统一刊号即CN号。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有些刊号根本就不符合正规刊号的结构式,有些国内统一刊号CN后面,大多都缀有NR或者HK即香港刊号的标识。

3.期刊基本上都是自办发行,具有隐蔽性。自办发行即不通过邮局,没有邮发代号。没有邮发代号的期刊从邮局或国家报刊发行网上是查不到他们任何信息的。也有少数非法期刊会编上一个邮发代号,但这些邮发代号要么根本不存在,要么是盗用其它期刊的邮发代号。

4.大多数非法期刊,社址、编辑部地址或注册地址都在香港、深圳、北京、广州等大城市,通信地址一般只注明“××信箱”、“××大厦××室”或“××楼××座”,也常常在异地设办事机构。所以,社址、编辑部地址、注册地址与办公地址分离,是这类非法期刊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5.从网上查询,常常发现这类非法期刊同名现象很多,同一名称的期刊甚至还有多个不同的刊号。例如同是《×国教育》就有3家,同是《中国教育××研究杂志》就有北京、广州2家,又如《中国××教育研究》1个期刊,就有4个不同的刊号。

6.非法期刊都以盈利为目的,所有要发表的文章,都要交纳为数不菲的版面费。可以说,“拿钱发文章”是这类期刊最重要的特点。一般来说,这类期刊基本上是“来稿就登”,没有严格的审稿程序,版面费的多少视文章的长短而定,多则上千元,少则

几百元。

7.非法期刊的内容繁杂,版面混乱。不少非法期刊在内容的编排上没有规律,不设置分类栏目,文章杂乱无序,不符合正式期刊在内容编排方面规范化、标准化的格式要求。

二、期刊刊号问题

凡通过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委审批的正式期刊均编入了“国内统一刊号”,正式期刊的刊号是由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两部分组成,“CN”是中国国别代码,缺少“国内统一刊号”或“内部报刊准印证”都可认为是中国国内的非法期刊,国家不认可,也不准在中国国内发行的。

三、识别公开发行的正式期刊方法

国内公开发的期刊允许在国内外发行,有国内统一刊号,其刊号结构式为:CN报刊登记号/分类号,只有ISSN国际刊号而无国内统一刊号不允许在国内公开发行,有的虽印有CN(HK)或CNXXX(HK)/R这不是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需注意,正式期刊一般有国内主管单位,并有详细的通信地址和印刷出版地都在国内,除自办发行外大多通过邮局征订和发行,故常常有邮发代码。而非法出版物一般没有国内统一刊号,即使"内部报刊准印证"也没有,没有国内明确的主管单位,通信地址不祥,常常以XXX信箱收稿,印刷出版地都在大陆以外。以便逃避查处,当然不可能有邮发代码了。

综上所述,除在国外正式公开发行的有国别识别码和公众认可有一定影响力的外国期刊杂志外,论文应选择在国内合法期刊上发表,而非法期刊基本上是“来稿就登”根本没有严格的审稿程序和审稿专家更谈不上学术水平,这类交了版面费就“照登”,发表速度十分惊人的“期刊”对职称评定应该说意义不大,至于如何抵制这些“来稿就登”的“期刊”盛行,一方面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应对这类“期刊”进行严肃查处,阻止合法报刊为这类“期刊”广告外,还要劝告不要上当受骗。

CN刊号标准格式是:CNXX-XXXX,其中前两位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号,其中印有CN(HK)或CNXXX(HK)/R这不是合法的国内统一刊号。各区号为:

11.北京市12.天津市13.河北省14.山西省15.内蒙古自治区21.辽宁省22.吉林省23.黑龙江省31.上海市32.江苏省33.浙江省34.安徽省35.福建省36.江西省37.山东省41.河南省42.湖北省43.湖南省44.广东省45.广西壮族自治区46.海南省50.重庆市51.四川省52.贵州省53.云南省54.西藏自治区61.陕西省

62.甘肃省63.青海省64.宁夏回族自治区6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6位数字的后4位数字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内连续出版物序号范围一律从0001~9999,其中0001~0999为报纸的序号,1000~5999为印刷版连续出版物的序号,6000~8999为网络连续出版物的序号,9000~9999为有形的电子连续出版物(如光盘等)的序号。

例如:《中国教育论坛》CN43-7772/R。它明显是非法出版的刊物,由于1000~5999为印刷版连续出版物的序号,6000~8999为网络连续出版物的序号。它的序号后四位7772为网络连续出版物,盗版者犯了非常低级的错误!

又如:《中国教育研究》国内刊号:CN98-0315/G4国际刊号:ISSN1727-0499由于前2位98不在10到65范围内,故不是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出的刊号。盗版者犯了非常低级的错误!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6位数字的前2位为地区号,依据GB/T2260中的数字码前两位给出(从北京10到65为止)。

教育期刊范文第5篇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课题“语文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对上海市试验性示范性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知识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课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调查问卷从“作为学生时的经验”(中小学学习阶段、大学学习阶段)、“职前培训”(具体教学策略学习、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类课程、教育实习与见习以及大学教学法教师的影响)、“在职经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新课程师资培训、专业学术活动、公开课、师徒制、阅读教育教学类专业书刊、教学反思等)三个大的方面对教师教学知识发展进行了调查。问卷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封闭性题目,总共22个项目;第二部分是开放性题目,总共4个项目。其中,“教育类专业阅读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调查问卷中,第17、24两个题目是关于教师专业阅读情况的调查。第17题是封闭性题目,参与调查的124名教师全部作答,其中,103名教师对教育教学类著作的贡献作了评价,108名教师对语文教育教学类著作的贡献作了评价,103名教师评价了教育类专业期刊的贡献,109名教师对语文教育教学类期刊作了评价。为了更为具体了解教师阅读专业书刊的情况,调查问卷的开放题第24题要求教师列出喜欢阅读的书目名称及原因,只有部分教师填写了表格,回答情况不太理想。为此,在9所样本学校中抽取了一所学校,又专门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读书情况调查。为了更进一步具体了解教师对此类书刊的看法,本研究重点访谈了5名教师:陈虹(上海中学教务主任,特级教师,文学学士,教龄30年)、余党绪(上海师大附中副校长,特级教师,文学硕士,教龄18年)、王淑英(上海格致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高级教师,教育硕士,教龄18年)、教师A(教育硕士,中学中级,教龄6年)与教师B(文学学士,中学初级,教龄2年)。

二、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数据与分析

本研究将教育教学类专业书刊分成两类:著作类与期刊类。每一类又分成两个层次,基本原理层次与学科专业层次。运用统计软件SPSS11.5对教师专业阅读的基本情况与评价进行处理。统计结果显示:

1.绝大多数教师(96.7%)阅读教育类专业书刊,只有极个别教师(3.3%)不阅读这类专业书刊,教师整体阅读情况较好。较好的原因是大多数教师(87.9%)都阅读语文教学类专业期刊,68.8%的教师认为,语文教学类专业期刊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非常大”和“较大”的作用,只有4.6%的教师认为作用“较小”。这类期刊对教师最有实用价值,直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帮助。以2006年第12期《语文学习》为例,栏目有:“特稿”(1篇)、“论坛”(2篇)、“教学”(18篇)、“观点”(1篇)、“声音”(1篇)、“反馈”(1篇)、“课文作者”(1篇)、“读书·行走”(1篇)、“总目”(2006年总目录)、“资讯”(1篇)。大小总共27篇文章,“教学”栏目18篇文章,占全部文章数的66.7%。从全杂志的页码看,全书总共64页,“教学”栏目是从17页到56页共40页,占全部页数的62.5%,这与文章所占的比重基本一致。两个数据较为一致地反映了这一期《语文学习》有60%多的内容直接与一些教师的教学有关。“教学”栏目又细分为:“案例”(2篇)、“”、“镜头”(2篇)、“备课”(7篇)、“重读”(1篇)、“听课”(1篇)、“开卷”(1篇)、“写作”(3篇)、“语言”(1篇)。“案例”中有一篇“《读<伊索寓言>》课堂实录”,“备课”中有“《侍坐》该教给学生什么”、“《泪珠与珍珠》主题探讨”等。这种阅读取向是一种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的阅读,是一种操作层面的阅读。

2.教师对四类专业书刊的平均评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语文教学类期刊(3.83)、教育学心理学类专著(2.81)、语文教育教学类专著(2.67)、教育类专业期刊(2.37)。教师的肯定性评价(选择“非常好”与“较好”的百分比之和)从大到小依次为:语文教学类期刊(68.8%)、教育学心理学类专著(34.9%)、语文教育教学类专著(29.6%)、教育类专业期刊(21.3%)。两种统计方法的结论是一致的。这说明:语文教师对直接与教学相关的语文教学专业期刊评价最高,而对其它三类专业书刊评价都比较低。从调查的情况看,教师几乎不读教育类期刊,这类期刊对一线教师专业发展作用最小。这可能与此类期刊的办刊目的、读者定位有关,多数此类期刊主要面向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理论研究者,而不是中小学一线教师。这类期刊所刊登的文章大多是理论层面的探讨,较少涉及具体的教学,而一线教师更需要与他们的教学直接相关的、具体可操作的内容。只有少部分教师已意识到教育学、心理学对教学的重要意义。有教师提出:“尤其要读一些关于教育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在他们看来,这类著作可以“补充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对反思有一定帮助。”“为教学找理论依据,为反思提供思想武器。”

3.开放性题第24题的处理结果显示:在所有教师阅读的专业书刊中,文学类阅读情况最好。有61人次填写了阅读过的文学类书名或杂志名称,占总人次的41.5%。其次是教育教学类著作或杂志,有34人次,占23.1%。第三类是报纸杂志类(不含教育教学类杂志),有25人次,占17%。辞书工具、历史、文艺理论、哲学、音乐美术、科普等6类都比较小,阅读情况不太好。文学类与教育教学类专业书刊与教师的两种知识大致相对应,“文学类”与“学科专业知识”相对应,“教育教学类”与“教学专业知识”相对应。从数据反映情况看,教师更侧重学科专业知识的发展(“教什么”),而相对较为轻视教学专业知识发展(“如何教”)。这是一种深层次观念的体现:关于“教什么”的知识比“如何教”的知识更重要。

(二)访谈的数据与分析

在随后的访谈中,主要围绕教育类纯理论专业书刊(教育学心理学著作、语文教育教学类著作、教育类专业期刊)的阅读情况而进行,访谈对象是陈虹、余党绪、王淑英、教师A、教师B。

1.教师更愿意阅读语文专业类期刊,基本不读教育类纯理论专业书刊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倾向于阅读语文专业类期刊,基本不读教育类纯理论专业书刊,且持一种否定态度。是教师的原因,还是此类书刊本身的原因?虽然有些教师的观点有失偏颇,但从另一个侧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阶段教育类纯理论专业书刊所存在的问题。

教师之所以愿意阅读语文专业类书刊,是因为教师可从语文专业类期刊所刊登的文章中直接汲取经验,省掉了从理论到实践转化的环节。王淑英谈了她的认识,“我一个星期总要安排半天或两三个小时到学校读书馆翻翻语文教学类的杂志,比如《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读一些感悟与经验性的文章。即使读理论的文章,我也想能够从别人那里直接借鉴经验,不是从理论到经验的自我转化。”这种从经验到经验的功利性阅读,不利于教师理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可能是教师难以超越“教书匠”层面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理论是教师理性思维能力发展的“源头活水”。

在一线教师看来,教育类纯理论书刊的语言表达过于理性化,不够生动鲜活。余党绪提出,“有些教育理论著作的表达方式受不了,中学语文教师更愿意看的是可操作性的书,最烦理念的堆砌。总觉得那些东西既缺乏经验的启发,在理论上似乎也没有多少可以借鉴,看多了就会觉得自己写文章都面目可憎,语言乏味。”而一些论文过于注重自身的逻辑演绎,远离实际的教学,研究得出的结论缺乏现实的指导意义。教师A言辞较为激烈,“教育类的期刊我根本不看,一点都没用!教育科研搞的东西虽然有头有尾,有原理有论证,最后推导出某种结论,但这些结论我们看起来没意义。”

2.高层次的专业培训活动为教师系统地专业阅读提供了平台,由此使教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接受高层次专业培训(比如骨干教师培训、攻读教育硕士、名师工作室等)时,教师能够较为系统地阅读教育教学类书刊。而这种“逼迫式”学习方式唤醒了教师专业阅读意识,改变了教师对理论的认识,加深了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在产生了理论阅读需要之后,再进行系统地教育理论阅读,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会迅速得到提升。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下,这种理论素养会成为教师总结、概括、提炼自身教学经验的“支架”。陈虹参加过两次重要的骨干教师培训,系统的教育理论专业阅读帮助她实现了由感性经验到理性认识的飞跃:“1986年我参加了市青年理论修班之后,开始转入系统的理论学习,专门阅读了卢家楣的《情感教学心理学》、钟启泉的《课程教学论》、曾祥芹的《文章学与语文教学》、美国戈尔曼的《情感智商》等等。1995年我被推荐参加上教院主办的“95中学骨干教师培训工程研修班”后,在语文界名师的指点下,依据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育学等理论对情感教学作了理论上的探究,提出了情感教学的三个原则性策略与十种具体操作方法。”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以中小学教师的特殊职业为背景、为中小学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为目标而设立的一种专业性质的学位。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实现了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研究型教师的转变。王淑英是一位教育硕士,教育理论专业阅读使她的理性思维能力得到很大的发展:“读教育硕士时,我读了很多教育理论方面的书,不断地有思维火花闪现。当老师讲到某种教学思想或改革探索时,我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哦!原来叶圣陶是这样说的,黎锦熙是这样做的,自己有一个寻根的感觉:语文教学的根在这里!我现在所做的其实前辈们已经这样做过了。这就引起我的反思,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另外,通过理论学习我还形成了课程的概念。没读教育硕士之前,我对课程、教改的概念非常不敏感。总感觉那不是自己的事,与教学无关。现在很敏感,对新的课程标准我会很在意:课程标准比以前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总之,学习之后,我的教学有一种源头活水的感觉,自己的教学更理性。”

3.教育类纯理论的专业阅读有助于初任教师专业发展起步

初任教师面临着一个全新的阶段,正处于所学理论与实践的“磨合期”,其间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理论、实践及其关系进行“反思”,以克服对于教学实践的不适应。

基于完成这种“反思”的需要,处在真实教学实践情境中的初任教师就要对原先在大学里曾经学过的教育类理论进行重读,以解决所遇到的“现实的冲击”。调查问卷数据表明:54.5%的初任教师(1~3年)认为,阅读教育类纯理论专业书刊是他们专业发展起步的一个重要支点。初任教师B的读书情况印证了上述调查结论:“我其实野心很大,刚来时就把王荣生著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借过来,即使看不懂也翻。读了好几遍似乎有点懂,但书一合,什么都不知道,后来就很失望地还给了上海图书馆。不过还想看,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本好书。今年暑假时我在看华师大新编的一本教育心理学,这是一本专门给教师的编的书,蛮好看的。我掌握了很多的知识,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是因为有了需要,看过之后我感到很满足,忽然之间对教学思路有想法了。”

三、讨论与建议

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没有教师的专业阅读就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专业阅读成为教师的一种专业生活方式,教师的专业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也才具有不竭的“源头活水”。本研究将根据调查结果作进一步的讨论,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引导教师转变单纯的功利性专业阅读取向,多做涵养性的专业阅读

从作用方式的角度,可以将教师的专业阅读分成两类:功利性阅读与涵养性阅读。前者是指能够直接对教师的教学发生作用的阅读,比如学科类专业期刊的阅读。后者是指能够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加深教育理解、提高理论素养的阅读,比如教育教学类著作与期刊的阅读。涵养性阅读虽不能直接作用于教学,但能够从深层次上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思维方式,提高教师理论思维能力,引发教师反思,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并为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从调查的情况看,教师的专业阅读基本属于功利性阅读,涵养性阅读还非常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要自觉地超越“匠”的层面而进入“专家”的层面:不能仅仅停留在直接经验的简单借用或借鉴,而要用理论思维对教育教学经验或新的理论作出判断、评价。为此,教师要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教育教学类著作与期刊作长期的跟踪阅读:一方面了解教=育教学发展的前沿与动态,及时吸收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或成果,使自己的教学始终与时代同步;另一方面学习与借鉴研究者的思路、方法、思维方式,发展自身的理论思维能力。初任教师更要从中汲取理论营养,用理论的光芒照亮专业成长之路。

2.为更多的教师提供高层次培训的机会,在学习共同体中进行有效的专业阅读

调查研究与实践检验都证明,骨干教师培训、教育硕士、名师工作室等高层次专业培训方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较为有效的。这些培训方式有这样的特点:第一,实行导师制,导师一般由高校的教育专家或著名的特级教师来担任,高层次的纵向引领使参与教师获得更好的发展;第二,专业阅读与研究是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师依据参与教师实际情况而“量身定制”专业阅读规划与研究问题,指导学员科学而合理地阅读与研究,对教师自觉的理论意识觉醒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参与教师范围窄、数量少,参与者一般是重点学校的骨干教师,重点学校的一般教师与初任教师、普通学校的骨干教师都很难有参与的机会,更不用说一般学校的普通教师与初任教师。

骨干教师接受高层次培训成长为优秀教师固然重要,但教师群体整体、和谐地发展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今天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如何使高层次专业培训活动惠及更多的教师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