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低碳经济与生活

低碳经济与生活范文精选

低碳经济与生活

低碳经济与生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低碳理念;中等职业学校

一、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渗透低碳理念的必要性

低碳理念的核心在于通过加强节能、环保、低碳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减少碳排放量,减缓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问题,增加碳汇,促进森林的恢复和大规模增长。在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的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重要目标的制定充分体现了贯彻低碳理念的重要性与必要性[1]。作为即将走入社会、开始职业生涯的中职生来说,积极响应国家的基本方针和理念,结合自身学到的职业技能投入各行业的生产与发展中,为缓解我国严峻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形势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是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但就目前中职学生群体的普遍情况来看,低碳理念的渗透出现了很多问题和阻碍。首先,在对低碳的认识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很少关注减少碳排放的相关话题;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低碳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低碳生活会降低生活质量;更多的学生愿意践行低碳生活,但却对低碳的定义和内涵认识模糊,对如何使其行之有效也含糊其词。再者,在行为习惯方面,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习惯,还没有很好地进入中职学生群体的视野。例如,学生喜欢过度包装带来的精致感、氛围感,但不能将这些包装反复利用起来,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在享乐主义的诱惑下,学生把购买轻奢、高奢的物品当作潮流和高质量生活的象征,但为此买单的往往是超前消费的悔恨和束之高阁的无奈。这些不正确的消费观念与低碳理念背道而驰,亟须引导,究其原因还是低碳宣传不到位,低碳教育做得不到位。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低碳生活的专业知识,形成低碳思维和生活方式。对于化学教师而言,有效地把低碳知识融入化学学习中,把低碳理念渗透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日常生活中,往小看于学生是受益匪浅的事,往大看是利于经济、社会,甚至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二、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育渗透低碳理念方法和途径

(一)化学知识与低碳知识的有机融合

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化学教材中,绿色化学的定义和内涵、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必要性、改善能源结构的原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契机等内容反复出现,这与低碳理念不谋而合,但教材中却没有郑重其事地提出“低碳理念”这个话题和概念。因此作为以渗透低碳理念为己任的中职化学教师,必须要将教材的拓展延伸和二次开发作为教学目标的重点,在化学理论教学中穿插低碳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2]。以教材中“走近化学”为例,这一章节中系统地阐述了化学作为一把双刃剑,对人类的生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也有阻碍的弊端。比如,火从化学角度来看是某物质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产生燃烧反应的现象。它被原始人类加以收集和利用,对人类的进化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因为火,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被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推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火同时也为自然环境带来灾难,从原始社会为了获得营养的草木灰和土地用以种植而大面积燃烧森林植被,到近现代为了发电、冶金大量燃烧煤炭而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形成酸雨,引起温室效应,火的双面性即化学的双面性,应用化学的好与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把低碳理念的种子撒在他们心里。相较于上述章节的内容,“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这一章节能更为直观和有效地把低碳理念传播给学生。甲烷作为一种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用途是做燃料,例如民用和工业用的天然气和煤气,在学习甲烷的化学性质与反应时,教师可以引出甲烷的笼状水合物———可燃冰,自然地引申到可燃冰作为国际公认的石油的接替能源所拥有的优势,即燃烧后仅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力度远小于煤炭、石油等。虽然可燃冰的大规模开采技术是尚未攻克的难题,但其前景与希望同样会振奋人心,也把问题和低碳理念交给了学生,把希望交给了这些国家未来的建设者。

(二)化学实验中的低碳理念与行为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部分。作为化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反应的魅力,让学生爱上化学,还要在化学实验中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低碳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在化学方案设计始就将保护环境、重复利用、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切实融入进去,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负影响,同时可以学着用废旧物品替代实验物品,实现化学实验室的无污染化、绿色化、无害化,争取实验废弃物的零排化[3]。在进行铁丝的燃烧实验中,完全可以利用旧铁丝代替实验室中特意准备的新铁丝,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力所能及的实验器材,节省实验室开支的同时,向学生传达低碳环保、再利用的理念。另外,在探究金属活性的化学实验中,诸如铝的活性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收集比较常见的可乐、雪碧的铝罐。矿泉水瓶是以有机物为原料做成的,它不溶于水或者有机物溶液,所以很适合装酸性、碱性的溶液。矿泉水瓶还可以经过改造成为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过滤柱。只需要把矿泉水瓶的瓶底剪掉,把瓶盖扔掉,换成带胶管的过滤塞,再按照瓶口到瓶底方向,先是棉花,再是活性炭、细沙、粗沙的顺序铺设,就能制作成一个过滤柱。还有利用鸡蛋壳提取碳酸钙,利用食醋的酸性进行酸碱反应等例子,不胜枚举。教师在设计实验课程与指导实验课程中,以身作则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发挥到极致,必然能让学生受到影响,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化学生活化,生活化学化,这种把化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化学的神奇,提升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也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废物利用的化学实验中,潜移默化地种下低碳理念,让低碳成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一种。

(三)课外活动中的低碳行为

除了课堂中化学理论知识结合低碳知识的教授、化学实践中低碳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课堂外,化学教师依旧可以将低碳理念渗透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前文提到,中职学生群体低碳理念薄弱的主要原因是低碳知识宣传不到位,低碳教育没做好。那作为中职院校化学教师,就可以努力弥补上这个短板,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接收低碳知识和理念。例如,教师可以整理常用的视频软件中比较权威的低碳知识科普视频、文章、知识讲座等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兴趣去了解其中的某一个部分,再把自己了解到的新知识拓展到生活的应用中。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选择感兴趣的领域,去做调查研究。例如化学课堂上讲到高分子化合物时,必然躲不开塑料。这种高分子聚合物分子极其稳定,在土壤中不易分解,造成人们所熟知的“白色污染”,学生习惯于塑料制品的应用,对其危害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4]。教师便可安排学生去垃圾处理场,感受白色污染的视觉冲击力;还可以带学生去已经荒废了许久的田间地头,看用于保护农作物的塑料薄膜,在多年后依旧顽强存在的状态;塑料制品带给海洋生物的灾难可以通过纪录片让学生感同身受,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低碳意识,主动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转而对可降解的其他材料产生兴趣。这不仅能帮助他们培养低碳的生活方式,还会对他们的职业方向给予一定的指引。

三、低碳理念、迈进生活

只有了解低碳理念,才能参与其中,只有参与其中,才能坚持到底。在化学课堂渗透低碳理念教学后,针对教师对低碳理念的讲述,可以鼓励全体学生迈进低碳生活。课后以“迈进低碳生活”为主题作为学生的低碳学习周,调查使很多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有了新的变化:增加了多种课外运动项目,每日看手机次数减少;每日多喝白开水,减少了碳酸饮料、高脂肪、高糖等垃圾食品的购买;只要照明足够,减少白炽灯的使用,在宿舍学习更多的学生使用节能台灯;近距离的外出活动中,越来越多的学生使用非机动车或者步行,以往出门方便就打车的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对于同一楼道的宿舍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随手关宿舍、教室灯,手机充满电及时拔取;对于平日购买的物品包装袋与包装纸裁剪成各类形状用作小标签与草稿纸;对于物品的购买选择了性价比高,而并非以往追求网红风格、精美包装的产品;很多学生选择购买了印有“低碳你我他”字样的手帕,减少了纸巾的使用;针对学生会内部平日资料打印,选择登记领取纸张,每张打印纸必须有所用,杜绝了纸张的浪费;本年度3·12植树节活动人数有了明显增加;针对午餐、晚餐更多学生杜绝了塑料袋的使用。低碳理念迈进生活,学生在生活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得到教师认可的同时也更好地得到了自己的认可。综上所述,低碳理念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作为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把这种理念根植于学生的思想中。化学教师则通过与课堂理论知识、化学实践操作、课外活动践行等方式,不断强调低碳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宣传低碳理念,建设美好家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参考文献:

[1]张玉奎.探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低碳教育[J].求学,2020(36):73-74.

[2]史晓峰.低碳环保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27):93.

[3]闫晓梅,王礼娟,黄宝美.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低碳、节能、环保教育的策略探讨[J].教师,2016(20):7-8.

低碳经济与生活范文第2篇

1.发展低碳经济

1.1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1.2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和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的同时也因化石能源、生物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不恰当使用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废气污染、水污染和酸雨等,已经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严重的恶性影响。人们开始寻找更健康、更节约的生活及生产方式,于是“低碳技术”、“低碳经济”、“低碳社会”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引导人类社会逐步迈向生态文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1.3发展低碳经济为我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走低碳发展道路,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形成完善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推进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树立我国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良好形象。

1.4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通常指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商品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发达水平有明显关系。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必然达到较高水平,世界上目前还没有出现既有较高的人均GDP水平又能保持很低的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先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发展低碳经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我国面临开创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2.低碳社会的模式与建设路径

2.1成立专门机构指导“低碳经济”,消除认识误区。推行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相对于传统经济形态而言,低碳经济是一种新事物,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前提下,政府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成立专门的职能机构,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各种方式有效改善低碳经济的运行环境,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引导社会各界对低碳经济有正确的认识,由管理观念正确的领导者或负责人,带领单位全体正确践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转型而努力。但应该注意的是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最终还是要靠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来解决。所以政府成立的低碳经济指导机构必须根据市场规律和发展机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推动整个社会运行低碳经济。

2.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构建生态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城市群空间结构是各城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自然特征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城市群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是城市群区域经济运行的结果和基础。由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相对稳定性以及隐蔽性,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对于土地资源的节约,以及低碳社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在新的发展目标下,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在时间上,既要考虑当前利益更要顾及长远利益;在空间上,既要顾及局部利益更要兼顾整体利益。因此,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是谋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实现地尽其用,城市群各种经济活动资源配置达到最佳利用。城市群扩展的形式通常有圈层扩展、轴向扩展和位移扩展等形式,很难说哪种扩展形态是最好的,关键是能否使土地生态系统的功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在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之间形成一种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关系。

2.3综合考量自然资源条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我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确实有些矛盾。但本人并不赞成发展低碳经济以改变产业结构为前提。因为我国的实际国情也决定了在很长时间内,第二产业或者说工业仍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这种巨大的能源消耗量是无法瞬间改变的。而且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有其自然规律,不能任意违背。所以不能简单地否定当前的产业结构而一味地追求调整与变革,但在当前企业利用资源的方式与产品结构的调整上还是有很大的努力空间的。

2.4以建筑节能为突破口,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消费方式。低碳城市群的建设不仅涉及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问题,而且涉及人类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等问题,建筑节能是一个重要方面。一是提倡适度的住房消费。住房消费不是一般的商品消费,是对有限的空间资源的消费。据联合国人居中心报告“:大部分资源的利用、废物和污染的产生,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并非城市所致,其责任应由具体的工业和商业、工业企业(或公司)、高消费生活方式的中高收入群体来承担”,高收入家庭常常拥有2—3辆小汽车,它们消耗的资源最多,通常比住在城内的同等收入家庭消耗的资源多得多。所以,要实现城市群的低碳发展。人们要改变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适当减小户型标准,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许多发达国家住房面积都低于我国。瑞典、德国、日本的平均住宅面积,在1978—1980年最大,其中瑞典115平方米、德国103平方米、日本94平方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住房的面积反而逐步降低。现阶段,我国住房户型偏大,这与我国国情是不相容的。二是在建筑设计上引入低碳理念,如充分利用太阳能、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以及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从根本上降低建筑能耗。特别是占建筑总量30%,能耗70%的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以及家庭选用低碳装饰材料,适度装修,推广使用太阳能、节能灯和节能家用电器,高效节能厨房系统等,推动家庭节能减碳。

低碳经济与生活范文第3篇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化正在威胁人类整体生存;与此同时,金融海啸余波不断,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正在不断寻求经济复苏的新动力和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并且,为了继续维持对世界经济的主导权,发达国家也更倾向于尽快形成规制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国家持续强劲发展的新“游戏规则”于是,在多种原因交错推动下,“低碳经济”被迅速炮制并开始在全球推广。客观地讲,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仅就碳排放和全球气候变暖或“温室效应”之间的内在关联而论,则始终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科学问题。1896年,阿累利乌斯提出“化石燃料燃烧将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样一个科学假说。在这之后,一系列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使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碳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或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但是,对此并没有形成共识。20世纪9O年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提早预防和有效应对这一可能面向整个人类发展的环境风险,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在1997年《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公约》实施取得了重大突破,缔约方在日本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对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主要发达国家的减排时间表和额度等做出了具体规定。但是《京都议定书》在其签署和批准过程中一直充满了争议,并且,作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的美国拒绝签字。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007年前后,先后登场的英国政府的《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美国副总统戈尔拍摄的《难以忽视的真相》以及由世界4000多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众口一词地肯定了碳排放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内在关联,提出“只有到2050年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2倍以内,才可能避免发生极端气候变化后果。”至此,碳排放和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科学假说,而开始上升为政治问题。对此,正如有的学者所评价的,“对于这样一个结论,各方面说法不同,政治家们说‘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得到了科学家们的证实,而科学家们又说科学的结论得到了政治家们的认同,就是这样,科学家们和政治家们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达成了高度的一致。为此,200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关注这一问题的戈尔副总统和IPCC专家组。”①为了尊重“科学的结论”,更为了寻求自身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模式,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陆续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早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该白皮书从英国对进口能源高度依赖和作为京都议定书缔约国有义务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实际需要出发,着眼于降低对化石能源依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出了英国将实现低碳经济作为英国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⑦

在这之后,英国政府于2006年1O月了《斯特恩报告》,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经济影响做了定量评估。《斯特恩报告》认为,气候变化的经济代价堪比一场世界大战的经济损失。应对这场挑战,目前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负担上也比较合理。行动越及时,花费越少。如果现在全球以每年投入1的GDP,即可避免将来每年5一20的GDP损失。《斯特恩报告》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从而为“低碳经济”的全球推广提供了有效的“科学”论证。2008年3月,英国又颁布实施了《气候变化法案》,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而建立具有法律约束性长期框架的国家。与此同时,英国还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全球化。在英国之后,日本、澳大利亚等主要发达国家都先后制定了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美国,在掌握了低碳的相关技术并且为了振兴疲软的经济,也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转而鼓吹和支持“低碳经济”,并且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呼吁”和“引导”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抛弃传统“高碳经济”模式,转向和接受“低碳经济”的新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联合国也利用各种途径,不断宣传和推广“低碳经济”。特别是2007年12月3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12月15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新安排举行谈判,由此制定了世人关注的“巴厘岛路线图”。“巴厘岛路线图”确定了今后加强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领域,其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其“具体议题包括:适应气候变化消极后果的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广泛使用气候友好型技术的方法,以及应对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措施进行资助。确认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其核心就是进一步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重点解决减缓、适应、技术、资金问题。同时,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④‘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它也标志着“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意味着“低碳经济”已经不仅仅是某些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而且,被迅速上升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潮流和新规则。由此,在世界范围内,“低碳经济”浪潮汹涌,已成不可阻挡之势。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对此,最近相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都不断展现和标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整体构想。并且,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强调要把自身发展与推动世界发展协调起来,愿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主动承担更多国际义务,包括为了避免全球气候变化而承担减少“碳排放”的义务。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自觉接受并希望能尽快转向“低碳”发展模式。

但是,这并不等于中国要完全接受和实施西方发达国家所倡导和推销的所谓“低碳经济”模式。事实上,“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其具体规则和实施时间表的安排自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掌控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是从对它们最有利的角度来考虑和设计的。换句话说,“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发达国家利用其发展优势,更利用其娴熟的媒体和舆论操控技术,在“后金融海啸”时代,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未来发展套上的“碳枷锁”。这对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的中国,其所带来的发展风险和挑战更巨。首先,中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高碳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避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远未实现,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中国仍然需要以快速发展为主,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市化等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不可避免,这些,无疑都会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出巨大需求。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和中国老百姓的长远利益看,中国必然要走上“低碳”的发展道路,但是,就现实情况来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一旦如西方发达国家所倡导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在碳排放量上受到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严格限定,则必将影响和阻碍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并进而影响中国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持续提升,这不仅意味着中国现代化的经济阻力,更可能制造中国的政治和社会风险。在“低碳经济”的大潮中,中国的未来发展还可能会面临“碳锁定”的威胁——“如果我们今天用比较高的碳技术或者低效技术去装备基础设施系统,也就是高排放的基础设施系统,那么它将会持续几十年,即未来中国几十年排放的状况不可避免地在最近几年内被锁定”④,而以后如果我们需要改变,则可回旋的空间将非常有限,甚至将造成经济和社会成本投入的巨大损失与浪费。另外,在“低碳经济”浪潮下,国际贸易格局和规则也可能发生变化,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努力取得的较为优势的国际贸易地位可能发生逆转。

一方面,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发达国家可能减少对化石资源的需求,同时将部分能源密集型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投资饥渴症”,大都迫切需要外来资本,而对环境标准要求较低,如果“中国承接大量发达国家的重化工业,成为全球重化工产品的制造大国。这不可避免地加重中国的污染排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提高引进外资的低碳性与环境标准要求,会大大减少引进外资的数量与质量,从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各发达国家为实现国内的减排目标采取的国内政策,如征税、补贴等,都将影响国际贸易规则,对中国经济出口造成不利影响。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的《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明确了所谓“碳关税”条款,这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而之前在欧盟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由于减排导致的竞争力考虑,也一度对类似的“碳关税”设想进行热议。如果征收碳关税的措施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被进一步合法化为新的国际贸易规则,则“意味着可以根据产品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对进口商品进行区别对待,从而使能耗和排放强度较高的发展中国家面临不利局面。发达国家由于在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方面的优势地位,将进一步扩大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而且,“除了碳关税这样对国际贸易的‘硬约束’之外,自愿性的碳标签也日益成为低碳经济时代的贸易规则。

随着低碳消费逐渐成为时尚,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消费者会根据碳标签提供的信息,考虑所消费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⑥这些,都将使中国出口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必须尽快与“低碳”挂钩,其不疑不利于中国以后的出口贸易和经济的整体发展。其次,中国的能源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的调整转型都尚在进行中,无法在短期内完全迅速地接纳和启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此时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和要求强行实施“低碳经济”,则恰恰可能激化中国现代化内在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风险。从能源结构上看,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中国转向或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长期制约性因素。“富煤、少气、缺油”的自然禀赋和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在传统经济形态中,以煤为主可能具有成本优势,成为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但在“低碳经济”中却变成了比较劣势。如何改变这一局面,一个基本的出路就是进行“低碳”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变革。然而,正如有的学者所分析的那样⑦,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恰恰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然而实际进展却与预期相去甚远。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距离,自己的研发能力有限,而发达国家又不积极行动转让先进技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得不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技术,不得不接受西方知识产权转让的苛刻条件。

即便如此,由于中国作为一个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上存有差异的大国,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始终抱有敌意和警惕,这使得商业化的技术转让也会受到种种不确定因素的限制与阻碍。而依靠中国自己独立研发,则完全形成产业化和大规模发展尚需一定时间。这些无疑都制约着中国低碳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中国在“低碳经济”大潮面前面临着更多的冲击和问题。此外,虽经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仍不合理。目前,“我国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重仍然停留在1:5:4的状态,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发展滞后。”③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不仅需要提高技术水平,而且需要发展观念和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整体转变与提升,这些在中国当下显然都不具备,而且短期内实现的难度也比较大。

而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区域间和不同社会阶层间经济发展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与不平衡一直存在。由这些差异和不平衡也导致了对“低碳经济”在国内不同人群中认知、感受、支持或者接受的差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渗入,将有可能使国内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加速向西部内陆地区转移“高碳”行业和产业,而西部的自然禀赋和发展水平也确实比较适合承接和发展“高碳”行业和产业,但是,长期来看,这可能恰恰意味着东部与中西部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从而影响中国区域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低碳经济”新的发展观念和发展价值的渗入,也使中国不同阶层的人群可能会产生进一步的分化,不仅在经济地位,而且在环境伦理、文化价值观上产生差异与对立,从而必然会在社会舆论和发展决策上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多维掣肘和各种难以预料和把控的影响。再次,“低碳经济”的兴起意味着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新“洗牌”,增大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外部风险与压力。“低碳经济”的提出,不仅是一个技术和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突出的国际政治问题,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围绕发展权的重新博弈与角逐,是发达国家利用自身优势技术地位和先进发展水平,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关注人类整体命运为“噱头”,抢占道义和舆论制高点,操纵话题,设定规则,既打击限制新兴发展中国家,又为自己在“后金融海啸”时代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贸易优势的“全球共谋”。

同时,“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也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问题上的内部分化。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77国集团的分裂公开化,源于发展中国家这顶帽子,已经掩盖不住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的利益分歧。而且,气候变化对各国的危险程度不一,首当其冲面临亡国的岛国如图瓦卢和马尔代夫,当然是热锅上的蚂蚁,深受冰川融化威胁的高山国家,如拉美的玻利维亚,则对排放大国日益怨愤。”⑦再加上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其娴熟的外交手腕和媒体操控技术,利用世界各地环保组织对“碳减排”的热切期望,而故意制造矛盾,升级冲突,这些,无疑都会为当前的碳排放大国同时也是新兴发展中国家代表的中国强加上更多的“碳枷锁”和超出其自身承受能力的“碳责任”,这既不利于中国大国形象的塑造,更不利于中国现代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生态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对‘环境’的关心。‘环境’听起来似乎是人类行动的外部情境,但生态问题之所以走向前台是因为‘环境’实际上已不再外在于人类社会生活,而是受到了人类生活的彻底渗透和重新整理。如果说人类曾经知道‘自然’是什么,那么现在则不然。‘自然’之物与‘生活’之物完全搅在一起,对此已不能再想当然。与受传统统治的生活的许多其他方面一样,在人类必须进行实践决策和道德决策之处,‘自然’便转化为行动之域。”⑩现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环境技术问题,而是更意味着人类对传统工业化发展理念和发展思维的整体反思,以及以此为中心而展开的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发展博弈和竞争。在此背景下,应对“低碳经济”挑战,就不仅要求中国在未来发展中要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⑩,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更要提升向“向世界说明中国”的能力和技巧,尽早整合自身的优势资源和理念,尽快向世界清晰准确地阐发我们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以抢占世界发展“话语权”的制高点,从而在国际舆论和道义上获得更广泛的支持与理解。今天,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模式”、“中国特色”、“中国道路”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与此同时,有关“中国责任”、“中国气度”、“中国形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关乎人类整体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上,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态度和走向,这更需要我们要及时有效地阐明自己的发展理念,向世界清晰地描绘出自己的发展蓝图和思路,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特别是要在世界舆论面前消除某些国家对我们的不实指责、“诋毁”和有意的“混淆视听”。具体而言,中国一贯提倡世界多样化、包容性的发展思维,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既强调要有全球整体的协同行动,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合理分配各国责任,也强调必须尊重各国实际,允许各国探索和开创适合自己的“低碳”发展模式。

为此,需要我们特别要在以下两个问题上尽快予以明确并尽早向世界做出有效说明和阐释:一是要对“低碳经济”的内涵给予准确界定,在对内对外宣传和解释上要坚持统一的尺度和口径。发达国家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其本意是在经济发展中减少和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效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核心指标是在经济发展中“降碳”和“去碳”。但是,“人类经济活动引起地球大气温室效应增强的问题症结是碳失衡,一方面大量消耗煤炭和石油等能源,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另一方面大量砍伐森林,毁坏植被,引起碳汇显著下降。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双管齐下,即从降耗减排和增加碳汇两个方向做出努力。后一个方面的作用不亚于前一个方面,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应当有所侧重。‘低碳’只反映了前一个方面,而未能反映后一个方面。虽然通过对低碳经济内涵的宽泛解释可以把后一个方面包括进来,但概念本身的构造方法毕竟是有缺陷的。”因此,中国在关注和强调“低碳”时,应特别注意不能只考虑减少碳排放,也应强调将增加碳吸收直接加到降低碳排放的计算中(这不是发达国家主张的碳汇交易,而是本国发展碳成本的重新计算),这样才更符合中国目前“低碳”发展的客观现状。这是在舆论宣传中必须抓紧澄清的问题。此外,当前国内研究中还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即背离发达国家的原意而对“低碳经济”做任意扩大解释,认为“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认为其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生态经济,甚至认为它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能源利用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等。

低碳经济与生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茶文化;生态旅游

低碳经济是指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模式,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和新理念。低碳经济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从产业发展到生活技术,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碳排放量成为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模式,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低碳旅游是指减少旅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使旅游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低碳旅游主要体现在装备与消费模式的改变,这种旅游方式也成为未来高品质旅游的重要组成方式。

1低碳旅游的发展

1.1低碳旅游成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低碳旅游是充分利用可循环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使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得到愉悦,同时提高旅游产业收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相比其它产业,旅游业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较小,但是也并非零污染。由于旅游业是一条较长的产业链,随着产业的不断扩张,旅游也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仍然有较大节能减排空间。所以,低碳旅游作为绿色环保产业,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当前的旅游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尤其是许多旅游资源在没有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的情况下盲目开发,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坏,使许多不可再生资源遭到浪费,尤其是一些娱乐、餐饮等行业为了获得更大利益,只一味地采用非环保产品,对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旅游业也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游客对生态环境破坏也十分明显。旅游业是旅游的综合服务产业。由于旅游业所占用的资源少,而且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多,碳排放量相对较少,因此,旅游业应当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示范,通过发展低碳旅游,挖掘文化、保护环境,达到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1.2低碳旅游的发展与变迁

1.2.1旅游观念的改变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但也显现出服务质量不高、基础设施欠缺、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这些问题对旅游业的良性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行业,低碳旅游的改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以生态环保为前提和基础,并将这一理念融入景区设计开发中,防止资源浪费;其次,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旅游,旅游饭店提倡舒适方便,强调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最后,推出环保低碳旅游线路,进一步加强自然景观的生态环境保护,使旅游景点成为生态环保的旅游地,让更多人形成环保意识。

1.2.2消费观念的改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许多游客会选择低碳出行方式,例如骑自行车或徒步旅游;住宿时选择干净舒适的旅馆,减少物品的浪费;从自身做起,积极维护景区的环境卫生;参与环保的旅游活动,提升旅游品质,自觉减少污染排放,避免产生过多碳排放。消费观念的改变对低碳旅游发挥了积极有效的影响作用。

1.2.3旅游政策的变革

低碳旅游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需要旅游企业和游客的自觉和推广,同时需要政策的大力扶持。例如发展低碳企业,支持景区企业引进节能减排技术,减少气体排放和碳消耗;引入低碳考核标准,将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点推介项目,不仅推进旅游的智能化和多元化,同时提升服务水平和执行效率,降低碳排放。

2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条件

2.1良好的旅游业发展背景

2.1.1旅游需求不断提升

低碳旅游既使社会环境更加生态环保,也提升了旅游需求,丰富了旅游项目,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个性化特点。低碳旅游属于服务行业,通过与茶文化旅游的结合,引导着消费者向着更高品质的旅游方向推进。茶文化不仅有丰富的文化特色和思想内涵,而且是低碳旅游的重点项目,必然会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其中最典型的当属云南的茶文化旅游,云南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地,由于仍然保护着原生态的气候环境,加上浓郁的茶文化特色,当地的茶文化旅游已经形成一定规模,雄厚的茶产业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使茶文化旅游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成为全国重点生态旅游的黄金线路。

2.1.2低碳旅游理念得以践行

开发和建设绿色旅游资源,培育绿色消费是当前旅游市场的主要目标。目前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绿色旅游建设有上海世博园和海南国际旅游岛,这两处旅游景观都是低碳环保的代表者,将低碳旅游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在了一起,用事实证明低碳旅游既然可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也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低碳旅游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接受。并以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自备生活物品、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等方式支持低碳旅游的理念。

2.1.3特色旅游日渐兴起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对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旅游形式已经很难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由此,更具个性化的特色旅游逐渐兴起,迎合了大众的消费需求。特色茶文化旅游融合了自然景观和茶文化底蕴,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代表,能够满足更多个性游客的需求。例如安徽黄山因地制宜,开发了许多特色旅游项目,也成为当地的旅游新景观,也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再例如云南的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地的茶马古道也成为生态旅游的黄金线路,受到游客的青睐。

2.2茶文化旅游的初步发展

茶文化旅游是将自然资源与茶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旅游产业,是茶产业资源与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茶文化旅游以自然历史景观为依托,以茶文化为主要内容,其中包括了多种体验活动项目,使旅游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云南的茶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最成功的旅游项目,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茶产业也得到了积极有效的发展,并形成了以茶文化为核心的茶文化旅游链;再例如福建武夷山的《印象大红袍》演出,通过实景方式展现了当地传统的茶文化特色,以及民间斗茶、茶文化节等项目,使当地的茶文化内涵得以挖掘和展现,茶文化融入旅游产业中,既指明了未来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促进了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茶叶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艺术内涵;茶树生长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采茶、制茶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茶艺、茶歌等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丰富多样的茶文化给人们带来独特的茶文化体验和审美享受。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形势较好,茶文化旅游作为特色旅游项目也受到了广泛欢迎,各种乡村生态游、特色茶园游等内容形式丰富多样,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当然,茶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对茶文化旅游的内涵认识不清,在旅游开发上缺乏整体规划,最终导致了生态环境被毁坏,茶文化内涵没有得到积极有效地体现和运用,使碳排放量有所增加。想要做到既保持生态环境,又要积极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低碳旅游是明智的选择。

3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

3.1做好科学规划

在低碳旅游发展中要坚持旅游与生态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科学的论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在实际开发时,要充分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相关的低碳旅游项目,通过分析论证,结合自身的茶区特点,进一步完善规划环境评价,科学评定环境资源的配比,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同时运用减排技术减少污染,使茶区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3.2发挥示范推广作用

低碳旅游不仅是旅游产业的一个重点工程,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低碳旅游不是单独存在的,它需要与茶叶企业和消费者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综合体,发挥各自效能,共同促进低碳旅游的良好发展。茶文化旅游可以按照茶乡的不同特点,依托自身的茶文化特点,发展特色茶文化旅游项目。例如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这里以古朴的民居和茶乡风情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成为全国示范性的茶文化旅游区。游客在这里不仅能够欣赏自然风光,而且能够体验茶文化内涵,梅家坞茶文化村也成为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成功典范。

3.3完善运营方式

茶旅游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旅游项目,以茶区产业改造作为主要目标,从粗放式的经营模式逐渐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做大做强茶产业项目。例如福建安溪的茶叶基地,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共同运作建设,积极发挥产业经济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使当地的茶文化旅游得到了良性发展;再例如浙江湖州的顾渚茶文化乡村旅游区,这里是贡茶之乡,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通过景区带动综合开发的模式,营造了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发展茶文化旅游,开发出以茶叶为主的茶具、茶画等各种旅游产品,带动了当地的茶企业发展共赢。

3.4提高环保意识

提高环保意识是当前旅游业大力提倡的消费理念,通过低碳旅游、谢绝高端消费、转变旅游方式,与低碳旅游的要求达成一致。低碳旅游具体表现为乘坐动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旅游、居住简单方便的旅馆、观赏茶俗茶艺等。只有将低碳理念与消费者的生活融为一体,才能在低碳旅游中提升环保意识,使游客对茶文化旅游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使茶文化旅游产业得到更好的延伸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小安.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9-10-30(2).

[2]刘德艳.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变革[N].中国旅游报,2010-2-26(11).

[3]和献中,王世金.云南省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战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52-57.

[4]张琳洁.论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J].茶叶,2007(3):183-186.

低碳经济与生活范文第5篇

面对世界的六次并购浪潮,学术界从经济、管理及法律等不同视角解释并购的动因,并进行了多方面的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形成了成熟的动因理论,包括由内驱力引起的动因及由诱因引起的动因形成的动因系统。内驱力引起的并购动因包括追求协同效应、追求市场势力、降低风险、获取优质资产及产业组织创新等,而诱因引起的并购动因包括低价资产出现、有利的技术和经济状况的出现、法律允许和放松管制及市场驱动等。

(一)协同效应动机西方主流理论认为追求协同效应是并购的最主要动机,包括经营协同、管理协同及财务协同效应。具体表现为实现规模经济的横向并购、降低交易成本的纵向并购及实现多元化经营的混合并购。协同效应主要为企业间的横向并购提供了理论基础。

1.经营协同效应来源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购可以快速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整合现有资源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解决规模不经济或范围不经济的问题,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其前提条件是行业或产业中存在规模经济但现实状况没有达到应有的经营规模,或行业中还可能通过并购现有生产销售渠道实现低成本生产同类或相关产品以实现范围经济。

2.财务协同效应来源于资本效率的提高及融资成本的降低并购会给双方带来财务上的种种效益,通过资本效率和税法、会计处理及证券交易规律实现财务协同效应。并购双方共同的保险效应、内部资金及外部资金的差别、证券发行与交易成本的规模经济引起并购资本成本的下降与融资效率的提高。而合理避税也是实现财务协同效应的重要因素。利用不同国家或企业在资产、股息与利息方面的资本税率差异,通过并购可以实现亏损递延纳税条款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Linner,1971,Asquith,1982,Hayn,1989)。

3.管理协同效应来源于并购后管理效率的改善并购能整合双方的管理资源并提高管理效率。管理能力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软实力与核心价值,通过并购可以使高效的管理资源向低效的企业输送,并整合双方的管理资源,使低效的企业获得现代的管理技术与能力,实现价值增值与管理效率改善。

(二)追求市场势力动机并购扩大企业规模,使得企业在产品产量、销售渠道、原材料供应方面增加对市场的控制力,提高行业集中度,改善行业结构。通过并购公司可以拓展品牌领域,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与偏好,提高企业的市场知名度与影响力,因而增强企业对市场的支配能力,导致企业市场势力增强并可能产生共谋与市场垄断,以达到垄断企业获取垄断利润的目的。

(三)降低风险动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多数企业都将选择多元化战略来控制风险。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领域通过并购扩大市场规模与市场份额,充分利用开发公司的现有资源,增加相关产品的生产以实现范围经济,实现多元化投资的综合效益,以寻求企业长期稳定的成长空间与经营环境。这种动机主要解释了以多样化经营为显著特征的混合并购。

(四)获取优势资产动机通过并购获取目标公司的优质资产是企业短时期内提高竞争力的重要策略。在市场竞争中有些公司拥有先进的专利技术与管理水平、庞大的销售网络、卓越的品牌及独特的资源优势,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不可少的要素。通过并购方式可以快速进入这些行业并获得企业最重要的优势资产,不愧是企业实现扩张战略的最优策略。

(五)产业组织动机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进入新的生产领域常常面临诸多壁垒,如达到有效经营规模需要大量的资金,必须拥有专利技术和专有信息,开发足够的市场销售网络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国际上还面临东道国的高关税与新型贸易壁垒,因此直接投资进入新产业面临种种壁垒限制,而并购却能有效突破壁垒限制,顺利低成本进入新兴行业,同时减少新建投资所产生的价格战与相互报复的恶性竞争现象,维护产业运行秩序。

(六)潜在价值低估资产出现托宾理论认为,在不考虑资本利得税的情况下,如果公司股票价值低于重置成本时(即托宾Q比率小于1),并购收益将大于0,此时并购可能发生。公司价值被低估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的经营管理未达到潜在水平、主并公司拥有市场未披露的目标公司真实价值的内部信息、因通货膨胀引致资产的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差异而导致公司价值低估等。因此当目标公司的市场价值偏离其真实价值或潜在价值时,二级市场的并购活动将不可避免。

(七)技术与经济利好形势出现生产技术是核心竞争力,基于技术整合的并购在知识经济时代盛行起来。推动并购的最重要变革力量乃是技术变革,包括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及互联网信息技术、通信及运输技术等。其次经营效率、产业组织变革及繁荣的经济金融形势是并购发生的催化剂。外界有利的技术及经济状况为企业并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助推并购行为的发生。

(八)法律管制放松并购涉及多方利益关系,因此公司并购常常受到本国诸多法律法规的约束,尤其在跨国并购中并购申报制度与反垄断制度较为严格,因此并购时收购方不得不考虑目标公司所在国的法律与管制状况。一旦法律与管制放松,进入障碍得到消除,新技术和市场竞争将会加剧,促使企业通过并购进入新的领域寻找发展机会,迅速获得竞争优势。

(九)资本市场驱动由于股票市场的非有效,股票市场会错误的估计收购方、目标公司及整合后的企业价值。股票市场对公司价值的错误估计是企业并购的主要驱动力,实证研究发现,在影响并购决策的诸多因素中,并购发生的可能性与股票估值的高低显著相关,股票被高估的企业更可能发起并购并运用股票支付的方式。因此市场驱动是并购的重要动因。

二、传统经济理论下的并购理论研究

局限学术界对并购的动因研究已经形成较完善的理论框架,但这种研究框架的建立几乎都局限于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传统经济理论。因此并购的动因研究大都考虑并购双方企业的价值增值,突出自身经济效益考量,而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并购产生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使得有限的资源低效配置与严重浪费,微观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发展日益陷入资源瓶颈,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已经不可持续。因此在国际社会大力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形势下,中国政府也正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行绿色低碳经济模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所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以及国外环境的剧烈变化,国内企业的生存环境与竞争压力将日益激烈,内生的约束力也将不断加大,迫使企业逐步转变原有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增强社会责任感,以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为导向,改变原有仅重视自身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念。在国家严厉的碳排放约束下,努力寻求碳汇资源已经成为许多高碳企业得以维持持续经营的稀缺资源,因此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自觉考虑低碳策略也许是一种占优策略。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过程中,立足于低碳技术整合、谋求生态协同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低碳并购将是崭新的并购模式,尤其对于钢铁、煤炭及造纸等具有典型三高特征的高碳企业采取低碳并购模式也许是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三方协同的最优战略。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低碳并购的概念界定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能自觉遵循自然界、经济、社会及人自身的客观规律,不断改善和优化人类、自然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建立科学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包括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消费、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生态科技与生态制度等七个相互影响及相互作用的基本要素。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尽快形成节能减排及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消费模式,着力推进低碳发展、绿色发展与循环发展,大力开发新型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全面树立,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与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通过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并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建立由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与低碳产业体系组成的低能耗与低污染的经济发展系统,从而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并大力推行的经济增长模式,2010年8月中国已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低碳经济模式,低碳技术、低碳生活、低碳城市等新概念正日益深入人心。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并购的内涵将发生重大变化,企业面对日益严重的碳排放及能源约束,基于低碳技术整合、追求生态协同效应、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低碳并购将成为并购市场的新模式并将逐步成为主流。低碳并购是低碳经济转型中出现的新型并购模式,其核心思想与价值标准体现在顺应生态文明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低碳绿色发展,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以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最大效率地使用生产要素为特征的绿色技术进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线,通过企业之间的低碳并购整合有效降低能源投入及碳排放,或者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并购日益集中于更加节约能源、更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更快技术进步的行业与企业,并不断增加并购双方的价值与生态效益,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和帕雷托最优,因此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低碳并购赋予了并购概念新的内涵,并购的动因与模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极大地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四、生态文明视角下低碳并购的动因

低碳并购的动因与主流的并购动因迥然不同。主流的并购动因理论包括新古典综合派理论、协同效应理论、委托—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并购理论四种。新古典综合派理论阐述了经典的并购动因,主要包括规模经济效益理论、市场势力假说与税赋效应理论,而协同效应理论则是最重要的并购动因,分为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与技术协同效应等类型。委托—理论基于成本视角研究并购动因,提出了成本理论、经理主义假说及自大假说。新制度经济学并购理论则以Coase(1937)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认为并购主要动因在于并购所导致的交易费用的节约以及由此产生的并购后公司潜在效率的提高。而低碳并购的动因则明显有别于主流并购动因。从低碳并购的概念界定中可以看出,低碳并购是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新型并购模式,因此低碳并购动因除具有主流的动因理论外,其主要动因在于寻求低碳能源资源、获取低碳技术、培育低碳产业及开发森林碳汇渠道等。从碳排放量的多少考量又可以分为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等多方面的动因。

低碳经济赋予企业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严重挑战,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努力培育和创新更多的新经济增长点,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通过低碳并购的方式并购新型能源企业,共同开发新型低碳能源渠道,大力研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培育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并购国内外拥有高新低碳技术的企业以获取最新的低碳技术,如清洁煤技术(IGCC)、二氧化碳捕捉技术与储存技术(CCS)等,大大减少了研发的时间与成本。中国的低碳产业培育机制基本形成,通过并购低碳产业可以顺利进入该行业,抢占市场发展机会,培育低碳产业。在碳汇成为大多数企业赖以持续经营的稀缺资源时,对许多高碳企业通过碳汇交易市场并购相关碳汇企业(如林业企业)是明智的选择。对于钢铁、煤炭、造纸等高碳企业,碳汇是其耐以持续经营的稀缺资源,因此寻求森林碳汇资源是这些高碳企业最主要的并购动因,可以大大减缓国家强制的碳排放权约束对企业发展的制约,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创造发展空间。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