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范文精选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范文第1篇

(一)成本—预算管理新模式的基本框架

1.建立一种随着生产经营的不断循环能不断优化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指标的成本—预算科学管理体系,克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预算松弛”,实现预算管理的控制、约束、激励功能。为了减少“预算松弛”、提高预算指标的有效性,规避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问题。美国学者韦茨曼(Weitzman)在前苏联激励制度基础上提出了“激励模型”,但这一模型实用性较差。之后,国内学者提出的“联合确定基数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联合确定基数法”将基数纳入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博弈程序,促使人自动把自己的实际生产能力和盘托出,因为只有这样所获得的奖励才是最高。该方法在一些企业实施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应该说“联合确定基数法”在解决“预算松弛”和“预算指标失效”方面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本文借鉴“联合确定基数法”,将其应用在预算管理体系中。

2.建立不断优化的成本—预算科学管理体系,必须突破成本控制体系与预算管理体系相割裂的局限。通过分析预算管理的一般框架发现,正是由于“预算松弛”的原因,企业总部在编制预算时,往往采用控制理论中的“黑箱控制方法”,将下属单位的成本管理过程视为“黑箱”过程,企业总部通过激励机制来激励下级单位控制成本而对其成本管理过程本身并不特别关注。“联合确定基数法”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只是“联合确定基数法”企图建立一种激励机制能够使预算逼近其真实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突破“黑箱控制方法”的局限,进而突破将成本管理体系与预算管理体系割裂开来的局限。

3.建立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新模式的基本框架。为避免“预算松弛”、“黑箱控制方法”及“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相分裂”等弊端,本文通过运用组织管理理论中的矩阵型结构模式,建立起以总部、中层生产经营单位以及基层作业单位三个纵向层次、以成本管理及以预算管理为横向项目的矩阵式的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新模式的基本框架。这种具有管理创新特征的新模式,一方面能通过三个纵向层次的成本管理项目组在激励机制作用下联合进行成本管理攻关研究并深入到作业成本层面指导成本改进方法,形成不断循环优化的成本控制体系;另一方面,通过预算管理项目组与成本管理项目组在人员构成上的相互交替、互相参与,能有效地促进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从而有效地提高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水平。

(二)全面预算管理内涵挖掘

全面预算包括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两部分,经营预算又是财务预算的基础。经营预算是指与企业日常业务直接相关、具有实质性基本活动的预算,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费用预算等,这些预算以实物量和价值量指标分别反映企业收入与费用的构成情况。从而可知,成本与费用的管理是经营预算管理中的主要内容,是预算管理体系与成本控制体系相互联系和促进的关键性纽带。根据这种内在的关联,笔者认为,应建立起一种使预算管理有效地促进成本控制,并使成本控制指标不断得到改进,形成一种随着生产经营不断循环,能够不断改进和优化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指标的成本—预算科学管理体系。

二级生产经营单位的成本控制体系构建

为验证理论体系的可行性,本文首先运用了科学试验的方法对二级生产经营单位构建科学成本控制体系进行了试点研究。第一步,选定中国石化长岭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下属具有代表性的二级单位油港管理处作为试点单位,其业务范畴主要包括原油购进和成品油输出,具体作业包括:缷载、输送、辅助材料生产、经营管理等,属于典型的生产经营单位,是独立的成本与利润中心。因此,试点具有推广价值。第二步,对其作业方法及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寻求“成本黑洞”,确定攻关的主要方向。最后,通过科学试验和规范分析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指标,具体包括装缷原油的渣油单耗、煤单耗、各环节电单耗、原油剩余率等指标。再按照统一领导、分级归管的原则,根据岗位责任制及下达的预算管理指标,将成本控制计划与指标逐级、逐项分解为可操作、可控制的指标落实到责任个人。以此来加强对成本的分析与监督,从而构建全面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

(一)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运行模式设计

为实现预算管理有效地促进成本控制,并使成本控制指标不断得到改进,形成一种随着生产经营不断循环,能够不断改进和优化成本控制和管理指标的成本—预算科学管理体系的研究目标,本文设计了二级生产经营单位的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运行模式(见图1)。

从该运行模式可以看出,成本控制体系、预算管理体系及建立在这两大体系基础之上的绩效考核评价和奖惩体系,这三大体系相互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运行模式特点如下:

1.从构建程序上体现了成本控制体系的先期建立为预算管理体系和绩效考核评价及奖惩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只有依照成本控制体系、预算管理体系、绩效考核评价及奖惩体系的先后顺序建立起三大体系,后面两大体系的建立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富有科学性。

2.三大体系之间既体现了双向信息流关系,又体现了正向控制和反馈控制的原理和作用。成本控制体系为预算管理体系提供必需的信息,后者又反向为前者提供控制信息并施加反馈控制力。成本控制体系与预算管理体系同时为绩效考核评价及奖惩体系提供信息支撑,绩效考核评价及奖惩体系又同时反向为前面两大体系提供控制信息并施加反馈控制作用力。

3.三大体系之间体现了随着生产经营的循环实现不断促进、逐步优化的长效机制。前一循环的实际成本控制指标被预算管理体系与绩效考核及奖惩体系所吸收,并被反映在本次循环对成本控制体系的要求之中,在绩效考核及奖惩体系的激励作用下,又促进了二级生产经营单位降低成本的积极性,从而能进一步在本次循环中优化成本控制指标。如此不断循环优化,从而逐步健全和完善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模式。

由此可见,此二级生产经营单位的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模式能有效建立起一种使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相互促进,随着生产经营循环能不断改进和优化两类指标的研究目标。

(二)新预算管理模式的制度设计与实施

根据试验结果及企业具体情况,本文科学地制订了二级单位的成本控制体系、预算管理体系、绩效考核评价及奖惩体系的相关制度,并将其付诸实施。通过实践检验与完善,笔者认为,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模式具有结构严谨、循序渐进、激励相容、相得益彰等特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全面管理系统。在制度设计与实施中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把握住要点:

1.预算指标的编制主要是以成本控制指标为基础的,应避免一味地脱离实际地追求预算指标的降低。否则将会给作业基层造成过大的压力,并使预算指标落空,反而达不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2.预算指标的实现情况可作为绩效评估的重要标准,但不可将此作为唯一的考评标准,否则将促使“预算松驰”现象的发生,造成无效成本损失。

3.绩效考评及奖惩体系是连接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的纽带,充当体系良性循环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健全绩效考核评价及奖惩体系尤为重要。在实践中,通过组建绩效考评委员会、建立目标责任制及个人风险抵押机制、设定科学的指标奖惩权重系数等策略在公司内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及奖惩体系。

4.该模式是成本控制体系、预算管理体系、绩效考评体系三个体系相互交叉融合的系统。因此,企业必须对三个体系分别进行详尽分析并寻求两两间的相互关联从而编制具体的实施细则。此外,基于成本控制的预算管理模式涉及企业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全体人员,应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渠道建设,强调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

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新模式及效果评价

(一)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新模式特点

在建立和健全了二级生产经营单位的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运行模式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设计了整个企业的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模式。该模式除具有二级生产经营单位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模式的特点外,还具有如下显著特征:

1.体现了多层次管理体系的特点。整个企业的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模式既体现了对总部各专业职能部门起到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的作用,又体现了对下属各二级生产经营单位的成本控制体系和预算管理体系的指导与调控作用。

2.体现了企业对不同的下属二级单位集权与分权程度的调控。长岭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石化剥离出来的生产经营型企业,下属单位数量较多。因此,根据各个二级单位的具体情况,采用了以事业部制为主的分权管理模式。为了有力地推行科学的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在成本控制体系和预算管理体系中又采取了具有集权特点的矩阵管理模式。

3.企业总部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在整个企业的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运行模式中既起到决策和全面指导预算管理的作用,又起到引导和协调成本控制体系的作用。因此,必须强化该委员会的职能和权限,而不应象以往那样将其视为虚设的机构。

(二)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新模式的效果评价

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模式在长岭炼油化工有限公司进行的实践与改善应用过程中,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这些效果主要体现在:

1.预算编制从传统的从上而下的“去年数字增量法”转变为以成本控制为主线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编制程序。实现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控制与管理。

2.预算执行由着重落实预算制度向提高预算控制和约束力的转变。单位内部加强了生产职能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合作,使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融为一体,相互促进。一方面增加了预算的科学性、可行性;另一方面加强了成本控制指标的激励性与约束力。另外,还促进绩效考核体系的有效实施与完善。

3.预算控制由被动控制转变为主动控制和自我控制。财务部门能从日常繁琐的收支业务中解脱出来,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成本控制指标的审核与预算指标的分解,并能加强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另外,预算考核也从原来的结果考核向按月预考核、年度考核转变。这些都确保了成本控制及预算目标的成功实现。

4.推行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新模式,在试点单位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油港处在采取了“匹配性机泵满负荷运行”、“自动变频调速控制机泵运行”等几项用电成本控制措施后,2003年与2004年两年共计节约用电量达516558度,两年共计节约24.2万元;通过采取“无蒸气缷油法”、“回水加温法”、“分仓加温法”等措施及煤炉替代油炉产蒸气的工艺,减少燃料油消耗量2065.2吨,节约成本达378万元。

本文通过实例研究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充分证明了在企业推行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模式,既体现了将成本控制体系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有机结合,达到有效促进成本控制和全面预算管理的双重目的,又能形成随着生产经营不断循环,而不断改进和优化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的机制,以期该研究成果可在石化及其它行业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

2.斯蒂芬?布鲁克森.预算管理.上海科学出版社,2001

内容摘要:企业竞争战略的实施分别需要不同的企业资源与市场环境,并且在制度安排、程序控制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是企业用于规避经营风险、构建竞争优势的两种重要策略,为寻求两者的有效切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以实现企业的成本领先是许多企业摸索的难题。本文以实例分析基于成本控制体系的预算管理模式的实施要点及其应用价值。

关键词:成本领先战略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绩效考核

成本控制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项目成本控制纠正措施标准化所需的程序和基本技能,研究表明,成本控制模型或框架有纠正措施活动。通过识别各种工作活动或资源(如材料、劳动力、厂房和设备以及利润和间接费用)差异的原因,可以很好地实施纠正措施。实施纠正措施的程序从识别问题原因开始,到评估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所确定的技能是系统地记录问题、创造力、头脑风暴、解决问题和工作环境中的有效协作,提出了一个标准化表单,用于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实施纠正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标准化,优化措施

1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概述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建筑施工企业或项目团队在具体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通过应用各种方式管理和控制施工过程、施工材料使用、施工人员配备等各项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的因素,以减少项目施工中的不必要支出、降低费用耗损、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经济效益。当前,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方式包含三种:项目预算和定额成本控制、过程成本控制、其他辅助性成本控制[1]。成本控制实践是成本管理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助于各施工组织消除或减少建设项目执行中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成本控制是在监控的过程中,评估并比较计划结果和实际结果,以确定项目成本、进度和技术性能目标的状态。因此,每个建筑公司都必须在建设项目的后期施工阶段采用有效的成本控制程序,将项目的执行成本控制在最初准备和批准的预算成本之内,当建筑工程开始时,建筑项目的预算成本是用来检查和控制建筑成本的基线。纠正措施被视为一个标准化的决策,必须采取替代解决方案来解决已确定的成本问题,用于解决施工成本中出现的差异。

2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

有的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配置的管理机构缺乏,每个项目层级只关注眼前业务,对整体流程漠不关心,缺乏凝聚力最终导致过度浪费。部分项目经理业务水平低,无法有效控制人力、设备、材料投入和施工成本。成本评估、要素整合、计划、实施、审核、管控混乱等相关业务水平低导致建设项目成本过高[2]。部分项目在决策阶段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设定造价,导致项目设计和造价管理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以及后续建设期复杂环境的影响,容易诱发各种工程造价问题[3]。

2.2施工作业规划欠稳妥

在项目施工作业之前,未进行周密的工程量预测及施工规划,导致在施工作业中总是频繁地临时调整项目运作规划,结果造成工程材料大量浪费,建设成本急剧加重的后果[1]。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无法提前预测的衍生业务费用。例如,建设工期大大延迟,未来为了赶上建设速度,会产生大量的预算外费用,如临时修路费、排水作业费、清淤费、文明作业处置费等,导致建设成本剧增[4]。

2.3工程材料管控体系不严密

在项目建设管理环节,制定的管理策略缺乏周密性,建设资源调配不恰当,工程材料未实施周密严谨的消耗规划,选用了价格昂贵的工业材料,也未及时采用新型施工工艺来减小建设成本,由此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大幅度的超支损失[5]。与此同时建筑企业还要兼顾技术和经济效益的发展,设计单位要重视质量问题,深度优化施工技术,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降低设计及建设阶段的成本,为工程质量保驾护航[5]。

3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优化措施

3.1建立成本控制标准化纠正措施管理系统

为有效控制成本,可综合各类相关规程规范、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管理经验,从质量、安全、进度、费用、综合等,开发一套科学实用的“项目成本控制标准化纠正措施管理系统”,来处理成本控制的纠正措施。该系统可考虑建立5个子系统模块,分别是成本预算管理系统、标准表单系统、任务管理系统、文件管理系统和统计分析系统,每个子系统可建立多个标准化表单[6,7],每个标准化表单应包括问题描述、根本原因、问题的影响、采取的行动以及解决问题的团队等活动。该平台以表单、岗位、资料和任务统计的信息为基础,加强组织结构整合,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强项目管理标准化建设,规范、指导工程项目管理,有效控制项目成本。

3.2标准化纠正措施与工程造价控制

3.2.1标准化纠正措施在施工成本控制实践中的作用施工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都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标准化纠正措施,是当事件发生时,一个决策过程,为消除或减少项目成本差异对施工成本的影响而采取的补救措施,它是一个系列安排,确定了成本控制流程中需要采取补救措施的领域,主要领域是预算、监控、成本状态分析、报告、预测、决策、质量、风险、健康和安全管理,以明确改变或修正一个组织的系统绩效。项目经理必须能够识别成本控制实践中影响成本控制的早期预警信号,并在建设项目的未来活动中做出正确的缓解决策。在施工成本控制中,对所有资源(如材料、劳动力、厂房和设备以及利润和间接费用)的成本差异采取纠正措施。

3.2.2纠正措施程序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个纠正性成本控制模型,其中预防性成本控制是通过系统地报告问题来执行的。为便于直观地理解成本控制的纠正措施,我们制定了一个流程,该流程首先从识别问题开始,找出问题所在;然后收集和验证数据来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影响因素;最后制定具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实施和跟进,以确保差异得到解决,并防止将来再次发生。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应该遵循的循环,这意味着,如果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没有被克服,那么将再次实施替代措施,直到最终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在选择相关计划或解决方案之前,应该有各种替代计划或解决方案。监控和评估纠正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旨在消除问题。总结项目成本控制有效纠正措施的过程:识别问题的根源或主要原因,分析问题并将问题归入根源、直接原因和促成原因,为项目成本控制中的成本差异制定替代的可能纠正措施,选择相关的可能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评估纠正措施。

3.3项目成本控制中采取纠正措施所需的技能

成本或项目经理必须具备采取有效纠正措施所需的技能和能力,关键要具备的是:(1)系统地记录问题;(2)创造性地寻求其他类型的知识和信息;(3)解决问题的技巧;(4)头脑风暴;(5)工作环境中的有效协作。组织的最高管理团队应该随时开会,并在必要时解决问题。在项目施工期间的每个阶段采取的纠正措施应及时传达给中间管理团队,然后传递给在施工项目现场工作的人员。定期项目报告在变更管理中也很重要,应每周和每月报告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其效果。

3.4加强质量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企业应该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让技术和经济相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技术,来降低工程项目成本,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施工方案要严谨科学可行,做好具体的施工安排,包括施工方法的选择、施工器械的选择、施工工序的安排以及施工设计的具体实施。在施工过程中要推广使用那些能够降低耗材提高工程质量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器具,利用科学水平不断地达到技术革新,提高经济效益。

4总结

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系统是预算、监测、分析成本状况、报告、预测、决策和纠正措施,因此,在包括成本控制在内的建筑项目管理的所有领域,标准化纠正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须采取的。在项目成本控制中执行纠正措施的能力取决于项目或成本经理的技能和能力,关键技能和能力是系统地记录问题、创造力、解决问题、头脑风暴和工作环境中的有效协作。实施纠正措施的方法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识别问题到评估纠正措施。有效的沟通必须从负责纠正措施重大决策的最高管理团队流向组织结构内的其他项目成员。以标准化管理为理念,不断完善“项目成本控制标准化纠正措施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有效降低项目成本,而且能够提高建设项目的管理效率和水平。组织应始终有一个适当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各级管理团队应大力实施和支持该系统,以在施工项目执行期间控制施工成本。

作者:刘桂洪 单位: 平度市明村镇人民政府

成本控制分析2

1引言

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较快,已迎来了信息化时代,对建筑行业来讲,信息化变革为必然方向。同时,建筑工业化进步较大,基于政府的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获得了不错的发展。实际上,该类建筑发展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施工工艺较为复杂,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从而影响了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怎样高效组织与改进、协调设计以及建设是加强该类建筑成本控制水平的关键所在。

2装配式建筑成本概述

2.1建筑的生产差异性从设计方面来看,装配式建筑结构较为复杂,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各专业间第一时间协作设计。与此同时,应该加以分析构件需求以及拆分,综合考虑有关情况,是否开展二次深化设计。相比之下,装配式建筑设计费更高。从生产以及运输上来看,装配式建筑需预制构件,然后运输至现场吊装。由于市场不够成熟,构件的信息容易失真[1]。传统建筑属于现场浇筑,必须搭建脚手架。虽然装配式建筑降低了这方面的费用,却提高了运输以及吊装的费用。从建设上分析,传统建筑的工艺较为健全,相比之下,装配式的有待成熟。根据以上比较,装配式成本增量一般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即:设计经验不够丰富、工程量繁多、不易实施设计、市场有待规划、运输不科学,以及构件信息出现失真等。所以,在装配式成本控制方面,需要以这些方面为切入点,有效处理装配建筑成本超过传统建筑的情况。

2.3BIM技术所具备的优势在建筑技术领域,BIM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在工程建设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建筑信息化是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提出促进相关技术的运用,包括BIM技术、三维建模设置、可视化设计等,切实加强工程建设水平,节省所需要的耗资,以达到全程集成应用[2]。通过使用BIM技术,能够构建工程信息网络,推动工程控制的革新,达到动态控制的目标。BIM技术存在可视化以及参数化特征,可以构建三维模型,让工程变得更为直观,也可以精准掌握参数数据。与此同时,它还可以保存很多信息,且第一时间升级信息,强化部门之间的交流,使协同合作彰显共享化(见图1)。

3基于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关于BIM技术的具体运用分析

3.1建筑投标阶段BIM技术在投标报价环节对成本控制起到的作用:借助软件精准化算量。通过BIM软件,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基于模型达到静态以及动态工程的精算。采用这一方式,可以快速完成对工程量的统计,同时能够确保精准度,相比手工计算,投标报价更为科学,助力进一步把控工程成本。对BIM模型来讲,它涉及二维图纸之中的诸多信息,例如位置以及长度等,该技术能够把这些信息精确至构件级。对几何以及物理信息的辨别,根据造价类软件,让估算的结果更精准,让决策更科学。该过程为:建模、碰撞检查、统计材料与构件、制定文件。通过该项技术的使用,进一步强化视觉效果,能够让投标文件变得相对直观,BIM模型见图2。

3.2建筑深化设计环节BIM运用中,搭建有关设备构件、实施管线综合是深化设计的关键点。根据图纸所含信息,搭建所有专业的管线,能够找到相关空间碰撞情况,比如撞梁穿柱间的碰撞,有效调整碰撞部位,给出设计图纸,能够降低后续建设中的变更,确保工程工期。不仅限于管线综合,在深化设计方面,该项技术的运用还包括借助BIM开展装饰深化以及出图等(见图3)[3]。

3.3施工采购阶段通过模型深化,让需求计划变得更清楚,防止设计交底环节失误,进而导致成本浪费。该环节,BIM技术的价值体现在:降低预制件制造的时间成本,防止材料采购信息失真。相比于传统现场浇筑工程,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讲,它的核心区别为构件并不是现场制造,需要预制。针对构件和支吊架,落实好二者的材料清单,科学组织预制件的制造。这样能够有效处理用地紧张情况,同时能够节省劳动力成本。研究显示,施工成本多数源于采购成本,精准的采购计划能够显著降低施工成本。合理计算构件以及设备,根据工程量统计,能够获取更加精准的需求情况,防止因为采购物资信息失真,导致成本浪费。与此同时,通过使用BIM技术,还能够实现分包工程量审核。根据工程量以及预算量开展比较研究,达到审核控制分包工程量的目标。

3.4施工阶段在工程施工环节该技术对成本控制的作用体现为:通过借助施工模拟,促使成本使用更加明确,利用该项技术,进一步开展施工现场整合。基于该技术,借助施工模型,对工序开展模拟,工程管理者能够在执行前,事先测算工程施工中的所有核心工序的现场布局、设备与布置方案,还能结合上述预测所需的资金以及劳动力等优化方案。使用该技术在建设中开展现场整合,能够让工程变得更为直观形象,一般包括指导、校验以及跟踪。通过引入BIM技术,能够实现工程的可预见,提前找到并处理缺陷,安装节点处理更加精准,降低由于施工误差导致的损失。处于施工环节,借助BIM模型,由三维图指导操作,能够降低误读图纸导致的施工质量下降。

3.5竣工结算成本控制工程竣工结算环节是明确总成本的核心环节,这一环节一般针对工程量以及价款,对二者开展最终分析以及核对。在此过程中,很多工程量都需要核对,基于传统的二维图纸进行核对是非常繁琐的,有时,还会因为图纸数据丢失,造成损失以及纠纷。基于BIM技术的竣工模型,使以往的被动局面得以变化。利用模型参数化特征,把构件信息集成以及结合,有助于获得多种信息,其中包括工程量以及材料清单等。在建设过程中,一直在持续升级模型数据,因此,完工时的模型即为工程竣工模型,能够直接用于交付。在信息采集以及保存上,BIM技术有着很强的功能,包括工程全程数据,让工程信息变更不复杂,有效避免因为结算数据导致的纠纷,促使工程竣工结算进度变得更快,显著降低时间成本。该项技术的运用,使成本控制更为有效(见图4)。

4实例分析

某一工业化住宅示范工程,因为工程的设计在计划获批之后开始,所以工程设计需要基于原设计,进一步实施全部变更,对设计产生约束以及困难。此工程应用BIM技术,BIM建筑模型见图5,采取结构以及机电一体化设计,进而达到整个施工过程的把控。

5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装配式建筑,在其施工成本控制方面,BIM技术存在较大的运用价值以及优势,能够让工程量计算更为精准,充分把控工程变更,支撑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能够达到信息的共享以及积累。基于该技术的全程成本控制,能够有效优化装配式建筑的多项不足,包括装配建筑投入大、不易进行成本控制等难点,推动工程成本控制水平的提升,这些也会推动产业变革。

作者:孙远霞 张缘君 何泉 瞿峰城 单位: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成本控制分析3

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企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市场竞争优势,不仅要增加销售量和营业额,还要降低企业的成本,合理进行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成本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如果不能有效进行成本控制,会给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传统的成本控制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展的要求,而管理会计具有多样性、实效性优势,对企业成本控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企业成本控制中合理应用管理会计,能够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降低经济风险,推动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一、管理会计的概述

(一)管理会计的含义

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行业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工作目标是将企业内部的各项会计工作进行统筹,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管理支持,主要工作内容是企业内部会计信息收集、处理、分类、分析、传递,帮助企业管理层制定发展规划,为企业的预算、降本增效提供支持,是会计行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分析

1.有利于对企业的销售问题提前感知目前,大多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有意识地开始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与时俱进的变革,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等方式,提高企业的活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管理会计的出现为企业发现管理问题,提高管理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撑。尤其是在企业的销售方面,管理会计可以通过对企业的销售业绩、产品成本、销售成本等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估,把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数据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依靠年度报表或年末的会计核算结构,把本年度的销售业绩和相关的数据通过计算,并结合当前的市场形势、行业动态和未来经济的发展情况等因素,对销售问题进行综合性评价,把资金缺口、应收账款、呆账、坏账等问题进行及时反馈,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降本增效的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有利于企业了解实际成本,推动成本标准化管理管理会计通过发挥其作用,将现代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了综合管理,有助于企业管理者了解自身实际情况,了解企业成本、盈利等水平,发现与其他企业的差距。基于管理会计所展示的结果,所有企业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各部门对自身工作的问题更加明确,进而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和工作方式的改良,从而制度要符合企业成本管理的相关标准,维护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成本标准化管理,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的重视程度较低

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加大对管理会计应用的重视程度。现阶段,虽然大部分企业在成本控制工作中都应用到了管理会计工具,但是对其重视程度需要进一步加深。除此之外,一些企业经营者认为成本控制仅仅是生产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到多个部门的相互配合,使得企业成本工作不能有效开展。此外,根据现有的情况,部分企业存在财务部门“一头独大”的问题,对其他部门进行施压,使得各个部门之间不能及时沟通与交流,内部矛盾的激化给管理会计的应用以及企业成本控制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二)缺少信息化环境支持

管理会计的有效应用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但是调查发现,大部分企业缺少信息化环境的支持,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存在孤立的问题,不能有效地联通。对于企业的生产信息、业务信息及财务信息等,信息系统不能有效地进行处理,且无法完成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对接。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存在严重脱节的问题,使得企业信息无法实现实时共享,不利于管理会计的有效应用。其次,管理会计的应用以多个维度的管理信息为基础,需要财务业务以及业务部门等各个部门的管理信息,通过合理地分析与应用多维护信息,可以发挥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价值。现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的信息系统功能,单一化的信息系统使得业务信息的维度较简单,不能满足企业对管理会计应用的需求。最后,管理会计没有真正地应用到企业成本控制工作中,各个企业的成本控制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且数据信息的来源不一样,难以体现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水平。

(三)缺少专业性的管理会计人才

管理会计的应用工作需要由专业的综合财会工作人员完成。在人才招聘环节,企业一般采取校园招聘的方式,虽然聘用的会计人员学习过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掌握了管理会计相关基础知识,但是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不能促进管理会计在成本控制中的有效应用。虽然部分企业会对财会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但是管理会计的知识较为复杂、全面,这使得工作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管理会计知识。

三、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中应用的策略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主要应用

1.管理层的应用管理层要增强对管理会计的应用意识,只有管理会计的应用意识得到有效强化,会计专业知识才可以得到科学的应用,进而财务人员才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实际作用,从而确保企业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此外,企业还要具备一定的财务风险意识,应对管理会计存在的风险及时进行评估及预防,构建风险警告机制,确保风险不会进一步扩大,进而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风险。2.管理会计职能的应用企业管理者要具备一定的把控能力以及专业应用能力,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应用优势与职能,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当企业存在问题时,管理会计要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及解决策略,并且对成本进行科学的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

3.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

管理会计的应用及作用发挥主要通过企业管理完成。企业是一个庞大的集体,需要各个环节有效配合。在企业发展中,财务管理是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也是企业的核心组成,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需要财务的科学分析,通过风险评估来减少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合理地分析和核算对成本,对于管理会计的应用以及企业成本管控有着重要的作用,准确核算结果能够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二)提高对管理会计应用的重视程度

管理会计的应用是把企业应用作为核心内容,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因此,在企业发展与经营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的价值,加大对管理会计应用的重视程度,积极地进行宣传和推广工作,这样才能实现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首先,在企业的整体发展中,要根据组织结构制定并完善管理政策,并且做好管理会计工具设计工作,以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各个部门也要积极地应用管理会计工具,并将其投入到企业成本控制工作中。其次,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要积极地宣传管理会计的重要价值,企业的成本控制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只有让工作人员成为管理会计的应用者及管理者,再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才能保证各个环节的有效开展。比如,通过实施员工的绩效考核、奖惩制度等,把工作人员的权利、职责等进行结合,构建一个有效的增效降本体系,从而激发员工在成本控制工作中的积极性。最后,要加强对管理会计的应用。积极在材料购物、产品生产、销售等方面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深化员工对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认识。企业也要根据发展目标制定长期及近期的战略规划,为管理会计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完善企业的考核制度

建立健全企业考核制度对成本控制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企业要完善考核机制,明确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指标,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考核制度。工作人员的业绩能力对企业的盈利情况和长期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而考核机制的建设不但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业务水平,同时有利于创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利于企业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除此之外,企业的业绩需要与成本进行结合,各项费用的花销需要进行记录,以减少恶意支出。管理部门也要从根源上判断出符合进行成本控制规范的项目,有目的性地降低成本,只有企业生产与运转的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才能提升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四)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现阶段,一些企业的成本控制方式以及管理方法比较落后,缺少完善的管理体制,使得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不能发挥其实效性。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也要加快信息化发展进程,切实地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将网络系统充分应用到企业成本控制及管理会计中,可以有效地开展信息采集工作,比如企业的管理信息、财务数据、人员构成、市场情况等,这些信息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加强信息处理工作,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化水平。首先,企业要完成信息化系统的顶层设计工作。根据企业业务流程以及管理模式,完善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工作,并且加强对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预留接口。其次,要全面提高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根据管理会计的各项要素以及企业业务开展的特点,建立健全企业的会计科目数据信息,完善核算流程机制,做好维度信息管理工作和企业生产经营信息的统计工作。再次,要强化业务财务的信息沟通能力,将企业的业务信息作为基本条件,在信息系统中输出相应的数据信息,然后根据企业的业务以及财务分析管理情况,让管理人员了解到有价值的信息。最后,企业还可以实施业财信息一体化模式,以信息化平台作为依托,合理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根据企业的业财管理状况及部门的组织结构建设业财信息化管理团队,进而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同时,企业要根据业务及财务制度开展信息化队伍的建设与培训工作。对信息化队伍进行分层培训和管理,及时地对业务工作人员以及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综合能力。

(五)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会计的主要应用者是企业的财务部门,为了保证管理会计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企业要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财务团队,并且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首先,要进行人才团队的建设。在人才招聘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等方法,给企业引入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当企业处于创新转型阶段,可以侧重社会招聘形式。其次,企业要对管理会计人员及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与考核,积极地宣传管理会计工具的重要性,并且介绍其使用方法,面向全体员工,开展管理会计的培训,加强工作人员对这一工具的认识和掌握。此外,各个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管理会计交流大会,促进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有效应用。最后,完善流程管理及考核标准。企业管理工作需要优化流程结构,将工作人员的失误和不当操作等问题加入考核指标,有助于强化流程执行的成效,提高财务团队的综合素质。

(六)加强企业运营资金的管理

为了进一步保障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各个企业要不断地加强企业运营资金的管理。第一,企业要加强对资金流管理及使用的重视程度,充分做好企业资金预算工作,并且处理好各个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通过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管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第二,企业要加强信用管理,当企业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后,可以采取贷款的方式完成融资,还可以利用其他融资方法,这些方法都和企业的信用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企业必须保证自身的信用良好,并且利用成本控制的方法降低企业的资金投入,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第三,企业需要减少库存数量,要根据企业发展与经营的状况确定各个阶段的生产目标,防止出现滞销的情况。此外,企业也要提升收款水平,及时进行账款的收回,避免存在资金周转不良等现象。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的研究,使我们了解到,将现代化的管理会计应用到企业成本控制中,不仅可以显著地降低成本控制的难度,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支出,而且在提高企业经济利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目前,管理会计应用在企业成本控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企业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重视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完善企业的考核制度,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风险,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顾颖臻.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探析[J].知识经济,2021(10):71-72.

[2]丁逸璇.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4):152-154.

[3]赵欣.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财会学习,2022(13):103-105.

[4]余畅.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价值[J].财讯,2020(30):32.

成本控制范文第3篇

笔者认为,应对策略主要有产品差异化策略、低成本运作策略、质量优胜策略、员工激励策略等几个方面。

一、成本控制的三个结合

就成本控制而言,饭店的成本构成内容可划分为:人工成本、低值易耗品与洗涤成本、餐饮成本、商品成本、能源成本、投资成本、管理中办公经费等其它费用。

以上七项费用控制都纳入饭店财务管理的职责范畴内。要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首先是加强财务管理。饭店只有通过财务控制才能进行低成本运作。这就要求饭店财会部门与财会人员认真做到“三个结合”即:事后核算与事前预算相结合、单笔记账与过程控制相结合、固定制度与灵活营销相结合。

二、与饭店成本升降紧密相关的三大要素

从我国饭店发展过程来分析,与饭店成本升降紧密相关的要素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劳动力成本升降、物质消耗成本升降与能源消耗成本升降。

(一)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是可由饭店经营层自主控制的最大一块成本,国内酒店一直没能解决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问题,在管理机制、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上滞后于市场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饭店业中有管理机制方面、用人机制方面、分配机制方面。

(二)物质消耗成本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缺乏科学的完善的成本控制系统;(2)缺乏标准化的考核指标;(3)缺少分析;(4)缺少先进的设备和技术;(5)规章制度执行不力;(6)采购制度与采购方法不合理;(7)缺乏对节约费用和成本控制的宣传。

(三)能源消耗成本

饭店能源消耗成本升降主要受四方面因素影响:(1)价格因素;(2)设施因素;(3)设备因素;(4)浪费因素。

概括起来,国内饭店的能源费用支出升幅较快。内资饭店能源费用一般占总费用的9%左右。而外资饭店能源费用一般占总费用的7%左右。

三、对低成本策略

饭店成本费用控制是指按照成本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成本预算要求,对形成整个过程的每项具体活动进行监督,使成本管理由事后算账转为事前预防性管理。

(一)成本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组成部分

低成本运作决不仅仅是“节约”的概念。饭店的成本控制说到底是为了实现当期的预算,但这需要在保证服务质量(包括硬件质量与软件质量)的前提下去实现。于是,成本的预算就有了一系列的标准,达到这些标准,就是起到了成本控制的作用。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挖潜就是节约。

(二)加强员工的危机意识

饭店的挖潜节支应该对员工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使员工人人都有成本核算的意识,这样才能把成本控制工作持久地开展下去。

(三)低成本策略是价格策略的后盾和基础

饭店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价格竞争,也是与经营者的成本休戚相关的。可以这么说,谁的成本低,谁的竞争资本就大、竞争优势就大;成本越低,价格竞争的弹性余地就越大、竞争持久力也越大。

(四)成本与质量不是正相关(正比例)关系

饭店完全可以实现在低成本运作情况下的质量达标。这里要解决两个认识上的问题,一个是营销、服务质量与需求的关系,另一个是怎样更好地满足内需的要求。

(五)增收与节支的关系

饭店就像一户人家,节支很重要,但不是根本。只有家庭收入不断增加,手头的钱多了,过日子才舒坦。当然,也不能大手大脚成为败家子,大多数家庭还是属于工薪阶层,应该量入为出。另外,饭店节支的潜力很大,还有待我们去挖掘,只是以前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较马虎,又没有标准。所以,我们的节支工作应从改革高度,从市场机制的高度去理解和实践。

(六)财务部门是实施成本运作的关键

饭店的财会人员要站在市场竞争的高度来实施低成本运作策略,而不是死抠一项成本。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在具体工作中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1)是否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2)是否有利于提高顾客满意度;(3)是否有利于增加营业收入。

财务部门不仅仅是一个算账的部门,而是要参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从计划、控制到监督、协调,既要懂财务,又要懂业务,财会人员应该是饭店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好参谋、好助手。

四、成本控制的方法

(一)预算控制法

预算控制法是以预算指标作为经营支出限额目标;预算控制即以分项目、分阶段的预算数据来实施成本控制。

(二)主要消耗指标控制法

主要消耗指标是对饭店成本费用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指标,主要消耗指标控制,也就是对这部分指标实施严格的控制,以保证成本预算的完成。

(三)制度控制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国家及饭店内部各项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来控制成本费用开支。成本费用控制制度还应包括相应的奖惩办法,对于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有显著效果的要予以重奖,对成本费用控制不力造成超支的要给予惩罚。

(四)标准成本控制法

标准成本是指饭店在正常经营条件下以标准消耗量和标准价格计算出的各营业项目的标准成本作为控制实际成本时的参照依据,也就是对标准成本率与实际成本率进行比较分析。实际成本率低于标准成本率称为顺差,表示成本控制较好;实际成本率高于标准成本率称为逆差,表示成本控制欠佳。

(五)目标成本控制法

目标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产品成本应达到的水平,据以作为成本管理工作的奋斗目标。产品目标成本=产品有竞争力的市场定价-企业目标利润。

(六)全部直接成本控制法

五、劳动力成本的控制

目前,国有饭店劳动力成本(即消化在人头上的开支)一般要占总费用的50%左右,占营收总额的30—35%。一旦市场不景气,经营滑坡,企业就会难以承受,步入恶性循环。

降低劳动力成本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撤并部门

比如将采供部归口到财务部。一些没效益的三产,该撤的,限期撤消。

(二)职能分解落实

饭店内的一个部门,究竟有多少事,需多少岗来承担,通过与部门的共同洽商,把编制与人数确定下来。工作量不足的,可以合并岗位,但要以客人为中心,不能随意并岗。

(三)竞聘上岗

竞聘上岗使每个人的命运不在领导的脑子里,而确确实实就掌握在员工自己手中。这激发了员工的危机感、紧迫感和竞争感,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形成精简高效的运行机制。

(四)满负荷工作制

满负荷工作制就是改变饭店有些部门分工过细,各个工种分工太刻板。倡导多能工的做法,对一些技术性工种要求一专多能提高业务技术的综合能力,做到既能操作又能维修。

(五)人员分流

这不是靠饭店自身就能解决的问题,还得与社会变革与体制变革相结合。目前阶段可采用的方法有:(1)派出管理;(2)开发新项目;(3)轮岗;(4)辞退临时劳务工。

六、能源的成本控制

能源主要指水、电、煤、油(重油、轻油)、气等。需通过五项措施来落实:

(一)制定管理制度

主要是使用责任制度、维修保养制度、监督制度、奖惩制度。

(二)建立科学、细致、严格的能耗标准

主要以合理使用量为标准。但对特殊情况如用电的峰谷时段要加强调度。

(三)宣传、灌输节能观念

鼓励员工提节能的合理化建议,实行节能节支的双向研究课题责任制。

(四)动态管理能源

依据客观条件的变化,灵活调整能源使用方法。

(五)技术改造

如冷冻机冷却水的回笼、重复循环使用技改;又如客房与餐厅的分开送风的技改。这些技改投资都不大,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但日积月累,省下的却是十分可观的很大一笔钱。

七、物料消耗控制

饭店的物料消耗的控制涵盖面相当广泛,可以说品类一应俱全。饭店对物料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统一采购、统一保管、统一使用、落实到人。

(一)采购

主要通过制定统一的采购制度、货比三家、经常性核价与比价、直接联系厂家、争取价格优惠、保证质量和用途对口等措施进行控制。

(二)验收、库存与领料发放

这一程序需要注意:购货前样品由使用者确认,但使用者不允许直接参与谈生意;库房独立验收;降低库存。

对食品的收发抓好八个环节:采购、验收、储藏、发料、加工与切配、烹调、装盘、销售。

(三)物料用品的有效使用

这里对有效作一界定:一个是以客人满意为准则,另一个是没有浪费和偷盗(包括顺手牵羊)。要做到这二条,必须制定以下几点规章制度:(1)制定使用标准;(2)制定考核标准;(3)建立检查制度;(4)建立个人责任制。

(四)鼓励并落实基层的节约措施

饭店应制定各项成本费用控制的目标、措施及考核办法。对工作中的好现象和薄弱环节及时进行鼓励或整改,加大成本费用控制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五)加强基层各部门的维修保养技能的培训

八、饭店整体上的低成本战略措施

(一)加强思想教育

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今成本控制的观念已不是仅提出“节约为光荣、浪费为耻辱”道德口号所能奏效的。对饭店而言,这是必须做到的一种责任。加强思想教育与养成节俭风气的区别在于:先有责任、后有道德;先负激励(罚),后正激励(奖);先有制度与标准,后有好人好事好思想。这也是我国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根本差别。

(二)组织建设

实施低成本战略必须建立完善控制组织网络。要从科学、实用、有效控制出发,形成全方位、层次明、职责清的组织网络。

(三)制度建设

饭店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基本制度有:报销制度、采购制度、领料制度、审批制度、安全制度。除此之外,另有两种重要制度:区域责任制和检查责任制。

(四)全过程成本控制

饭店成本控制的一般运作模式为:预算(决策)→目标(指标)分解→动态中的营运分析、控制与调整(含相关指标、数据及相应跟进的措施)→财务评估与顾客评估→总经理评估→考核及奖惩→制订新的目标,完善规章制度→争取顾客更好的评价和更佳财务效果→年终审讲、评议。

(五)尽可能推行全部直接成本法

这种办法即把人工、税金、个人用品、工作餐、工作服、餐具等列入成本,把水、电、煤、工程维修、收银及一切后勤二线的内容均计入成本,单独核算。

(六)划小核算单位

我国饭店通过实践,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较完善的考核指标和方法,即以经营利润率(或营业费用)来考核各部门。

(七)尊重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成本控制范文第4篇

笔者认为,应对策略主要有产品差异化策略、低成本运作策略、质量优胜策略、员工激励策略等几个方面。

一、成本控制的三个结合

就成本控制而言,饭店的成本构成内容可划分为:人工成本、低值易耗品与洗涤成本、餐饮成本、商品成本、能源成本、投资成本、管理中办公经费等其它费用。

以上七项费用控制都纳入饭店财务管理的职责范畴内。要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首先是加强财务管理。饭店只有通过财务控制才能进行低成本运作。这就要求饭店财会部门与财会人员认真做到“三个结合”即:事后核算与事前预算相结合、单笔记账与过程控制相结合、固定制度与灵活营销相结合。

二、与饭店成本升降紧密相关的三大要素

从我国饭店发展过程来分析,与饭店成本升降紧密相关的要素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劳动力成本升降、物质消耗成本升降与能源消耗成本升降。

(一)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是可由饭店经营层自主控制的最大一块成本,国内酒店一直没能解决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问题,在管理机制、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上滞后于市场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饭店业中有管理机制方面、用人机制方面、分配机制方面。

(二)物质消耗成本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缺乏科学的完善的成本控制系统;(2)缺乏标准化的考核指标;(3)缺少分析;(4)缺少先进的设备和技术;(5)规章制度执行不力;(6)采购制度与采购方法不合理;(7)缺乏对节约费用和成本控制的宣传。

(三)能源消耗成本

饭店能源消耗成本升降主要受四方面因素影响:(1)价格因素;(2)设施因素;(3)设备因素;(4)浪费因素。

概括起来,国内饭店的能源费用支出升幅较快。内资饭店能源费用一般占总费用的9%左右。而外资饭店能源费用一般占总费用的7%左右。

三、对低成本策略

饭店成本费用控制是指按照成本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成本预算要求,对形成整个过程的每项具体活动进行监督,使成本管理由事后算账转为事前预防性管理。

(一)成本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组成部分

低成本运作决不仅仅是“节约”的概念。饭店的成本控制说到底是为了实现当期的预算,但这需要在保证服务质量(包括硬件质量与软件质量)的前提下去实现。于是,成本的预算就有了一系列的标准,达到这些标准,就是起到了成本控制的作用。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挖潜就是节约。

(二)加强员工的危机意识

饭店的挖潜节支应该对员工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使员工人人都有成本核算的意识,这样才能把成本控制工作持久地开展下去。

(三)低成本策略是价格策略的后盾和基础

饭店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价格竞争,也是与经营者的成本休戚相关的。可以这么说,谁的成本低,谁的竞争资本就大、竞争优势就大;成本越低,价格竞争的弹性余地就越大、竞争持久力也越大。

(四)成本与质量不是正相关(正比例)关系

饭店完全可以实现在低成本运作情况下的质量达标。这里要解决两个认识上的问题,一个是营销、服务质量与需求的关系,另一个是怎样更好地满足内需的要求。

(五)增收与节支的关系

饭店就像一户人家,节支很重要,但不是根本。只有家庭收入不断增加,手头的钱多了,过日子才舒坦。当然,也不能大手大脚成为败家子,大多数家庭还是属于工薪阶层,应该量入为出。另外,饭店节支的潜力很大,还有待我们去挖掘,只是以前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较马虎,又没有标准。所以,我们的节支工作应从改革高度,从市场机制的高度去理解和实践。

(六)财务部门是实施成本运作的关键

饭店的财会人员要站在市场竞争的高度来实施低成本运作策略,而不是死抠一项成本。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在具体工作中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1)是否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2)是否有利于提高顾客满意度;(3)是否有利于增加营业收入。

财务部门不仅仅是一个算账的部门,而是要参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从计划、控制到监督、协调,既要懂财务,又要懂业务,财会人员应该是饭店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好参谋、好助手。

四、成本控制的方法

(一)预算控制法

预算控制法是以预算指标作为经营支出限额目标;预算控制即以分项目、分阶段的预算数据来实施成本控制。

(二)主要消耗指标控制法

主要消耗指标是对饭店成本费用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指标,主要消耗指标控制,也就是对这部分指标实施严格的控制,以保证成本预算的完成。

(三)制度控制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国家及饭店内部各项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来控制成本费用开支。成本费用控制制度还应包括相应的奖惩办法,对于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有显著效果的要予以重奖,对成本费用控制不力造成超支的要给予惩罚。

(四)标准成本控制法

标准成本是指饭店在正常经营条件下以标准消耗量和标准价格计算出的各营业项目的标准成本作为控制实际成本时的参照依据,也就是对标准成本率与实际成本率进行比较分析。实际成本率低于标准成本率称为顺差,表示成本控制较好;实际成本率高于标准成本率称为逆差,表示成本控制欠佳。

(五)目标成本控制法

目标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产品成本应达到的水平,据以作为成本管理工作的奋斗目标。产品目标成本=产品有竞争力的市场定价-企业目标利润。

(六)全部直接成本控制法

五、劳动力成本的控制

目前,国有饭店劳动力成本(即消化在人头上的开支)一般要占总费用的50%左右,占营收总额的30—35%。一旦市场不景气,经营滑坡,企业就会难以承受,步入恶性循环。

降低劳动力成本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撤并部门

比如将采供部归口到财务部。一些没效益的三产,该撤的,限期撤消。

(二)职能分解落实

饭店内的一个部门,究竟有多少事,需多少岗来承担,通过与部门的共同洽商,把编制与人数确定下来。工作量不足的,可以合并岗位,但要以客人为中心,不能随意并岗。

(三)竞聘上岗

竞聘上岗使每个人的命运不在领导的脑子里,而确确实实就掌握在员工自己手中。这激发了员工的危机感、紧迫感和竞争感,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形成精简高效的运行机制。

(四)满负荷工作制

满负荷工作制就是改变饭店有些部门分工过细,各个工种分工太刻板。倡导多能工的做法,对一些技术性工种要求一专多能提高业务技术的综合能力,做到既能操作又能维修。

(五)人员分流

这不是靠饭店自身就能解决的问题,还得与社会变革与体制变革相结合。目前阶段可采用的方法有:(1)派出管理;(2)开发新项目;(3)轮岗;(4)辞退临时劳务工。

六、能源的成本控制

能源主要指水、电、煤、油(重油、轻油)、气等。需通过五项措施来落实:

(一)制定管理制度

主要是使用责任制度、维修保养制度、监督制度、奖惩制度。

(二)建立科学、细致、严格的能耗标准

主要以合理使用量为标准。但对特殊情况如用电的峰谷时段要加强调度。

(三)宣传、灌输节能观念

鼓励员工提节能的合理化建议,实行节能节支的双向研究课题责任制。

(四)动态管理能源

依据客观条件的变化,灵活调整能源使用方法。

(五)技术改造

如冷冻机冷却水的回笼、重复循环使用技改;又如客房与餐厅的分开送风的技改。这些技改投资都不大,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但日积月累,省下的却是十分可观的很大一笔钱。

七、物料消耗控制

饭店的物料消耗的控制涵盖面相当广泛,可以说品类一应俱全。饭店对物料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统一采购、统一保管、统一使用、落实到人。

(一)采购

主要通过制定统一的采购制度、货比三家、经常性核价与比价、直接联系厂家、争取价格优惠、保证质量和用途对口等措施进行控制。

(二)验收、库存与领料发放

这一程序需要注意:购货前样品由使用者确认,但使用者不允许直接参与谈生意;库房独立验收;降低库存。

对食品的收发抓好八个环节:采购、验收、储藏、发料、加工与切配、烹调、装盘、销售。

(三)物料用品的有效使用

这里对有效作一界定:一个是以客人满意为准则,另一个是没有浪费和偷盗(包括顺手牵羊)。要做到这二条,必须制定以下几点规章制度:(1)制定使用标准;(2)制定考核标准;(3)建立检查制度;(4)建立个人责任制。

(四)鼓励并落实基层的节约措施

饭店应制定各项成本费用控制的目标、措施及考核办法。对工作中的好现象和薄弱环节及时进行鼓励或整改,加大成本费用控制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五)加强基层各部门的维修保养技能的培训

八、饭店整体上的低成本战略措施

(一)加强思想教育

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今成本控制的观念已不是仅提出“节约为光荣、浪费为耻辱”道德口号所能奏效的。对饭店而言,这是必须做到的一种责任。加强思想教育与养成节俭风气的区别在于:先有责任、后有道德;先负激励(罚),后正激励(奖);先有制度与标准,后有好人好事好思想。这也是我国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根本差别。

(二)组织建设

实施低成本战略必须建立完善控制组织网络。要从科学、实用、有效控制出发,形成全方位、层次明、职责清的组织网络。

(三)制度建设

饭店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基本制度有:报销制度、采购制度、领料制度、审批制度、安全制度。除此之外,另有两种重要制度:区域责任制和检查责任制。

(四)全过程成本控制

饭店成本控制的一般运作模式为:预算(决策)→目标(指标)分解→动态中的营运分析、控制与调整(含相关指标、数据及相应跟进的措施)→财务评估与顾客评估→总经理评估→考核及奖惩→制订新的目标,完善规章制度→争取顾客更好的评价和更佳财务效果→年终审讲、评议。

(五)尽可能推行全部直接成本法

这种办法即把人工、税金、个人用品、工作餐、工作服、餐具等列入成本,把水、电、煤、工程维修、收银及一切后勤二线的内容均计入成本,单独核算。

(六)划小核算单位

我国饭店通过实践,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较完善的考核指标和方法,即以经营利润率(或营业费用)来考核各部门。

(七)尊重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成本控制范文第5篇

笔者认为,应对策略主要有产品差异化策略、低成本运作策略、质量优胜策略、员工激励策略等几个方面。

一、成本控制的三个结合

就成本控制而言,饭店的成本构成内容可划分为:人工成本、低值易耗品与洗涤成本、餐饮成本、商品成本、能源成本、投资成本、管理中办公经费等其它费用。

以上七项费用控制都纳入饭店财务管理的职责范畴内。要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首先是加强财务管理。饭店只有通过财务控制才能进行低成本运作。这就要求饭店财会部门与财会人员认真做到“三个结合”即:事后核算与事前预算相结合、单笔记账与过程控制相结合、固定制度与灵活营销相结合。

二、与饭店成本升降紧密相关的三大要素

从我国饭店发展过程来分析,与饭店成本升降紧密相关的要素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劳动力成本升降、物质消耗成本升降与能源消耗成本升降。

(一)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是可由饭店经营层自主控制的最大一块成本,国内酒店一直没能解决好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问题,在管理机制、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上滞后于市场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饭店业中有管理机制方面、用人机制方面、分配机制方面。

(二)物质消耗成本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缺乏科学的完善的成本控制系统;(2)缺乏标准化的考核指标;(3)缺少分析;(4)缺少先进的设备和技术;(5)规章制度执行不力;(6)采购制度与采购方法不合理;(7)缺乏对节约费用和成本控制的宣传。

(三)能源消耗成本

饭店能源消耗成本升降主要受四方面因素影响:(1)价格因素;(2)设施因素;(3)设备因素;(4)浪费因素。

概括起来,国内饭店的能源费用支出升幅较快。内资饭店能源费用一般占总费用的9%左右。而外资饭店能源费用一般占总费用的7%左右。

三、对低成本策略

饭店成本费用控制是指按照成本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成本预算要求,对形成整个过程的每项具体活动进行监督,使成本管理由事后算账转为事前预防性管理。

(一)成本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组成部分

低成本运作决不仅仅是“节约”的概念。饭店的成本控制说到底是为了实现当期的预算,但这需要在保证服务质量(包括硬件质量与软件质量)的前提下去实现。于是,成本的预算就有了一系列的标准,达到这些标准,就是起到了成本控制的作用。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挖潜就是节约。

(二)加强员工的危机意识

饭店的挖潜节支应该对员工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使员工人人都有成本核算的意识,这样才能把成本控制工作持久地开展下去。

(三)低成本策略是价格策略的后盾和基础

饭店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价格竞争,也是与经营者的成本休戚相关的。可以这么说,谁的成本低,谁的竞争资本就大、竞争优势就大;成本越低,价格竞争的弹性余地就越大、竞争持久力也越大。

(四)成本与质量不是正相关(正比例)关系

饭店完全可以实现在低成本运作情况下的质量达标。这里要解决两个认识上的问题,一个是营销、服务质量与需求的关系,另一个是怎样更好地满足内需的要求。

(五)增收与节支的关系

饭店就像一户人家,节支很重要,但不是根本。只有家庭收入不断增加,手头的钱多了,过日子才舒坦。当然,也不能大手大脚成为败家子,大多数家庭还是属于工薪阶层,应该量入为出。另外,饭店节支的潜力很大,还有待我们去挖掘,只是以前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较马虎,又没有标准。所以,我们的节支工作应从改革高度,从市场机制的高度去理解和实践。

(六)财务部门是实施成本运作的关键

饭店的财会人员要站在市场竞争的高度来实施低成本运作策略,而不是死抠一项成本。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在具体工作中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1)是否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2)是否有利于提高顾客满意度;(3)是否有利于增加营业收入。

财务部门不仅仅是一个算账的部门,而是要参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从计划、控制到监督、协调,既要懂财务,又要懂业务,财会人员应该是饭店投资者与经营者的好参谋、好助手。

四、成本控制的方法

(一)预算控制法

预算控制法是以预算指标作为经营支出限额目标;预算控制即以分项目、分阶段的预算数据来实施成本控制。

(二)主要消耗指标控制法

主要消耗指标是对饭店成本费用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指标,主要消耗指标控制,也就是对这部分指标实施严格的控制,以保证成本预算的完成。

(三)制度控制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国家及饭店内部各项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来控制成本费用开支。成本费用控制制度还应包括相应的奖惩办法,对于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有显著效果的要予以重奖,对成本费用控制不力造成超支的要给予惩罚。

(四)标准成本控制法

标准成本是指饭店在正常经营条件下以标准消耗量和标准价格计算出的各营业项目的标准成本作为控制实际成本时的参照依据,也就是对标准成本率与实际成本率进行比较分析。实际成本率低于标准成本率称为顺差,表示成本控制较好;实际成本率高于标准成本率称为逆差,表示成本控制欠佳。

(五)目标成本控制法

目标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产品成本应达到的水平,据以作为成本管理工作的奋斗目标。产品目标成本=产品有竞争力的市场定价-企业目标利润。

(六)全部直接成本控制法

五、劳动力成本的控制

目前,国有饭店劳动力成本(即消化在人头上的开支)一般要占总费用的50%左右,占营收总额的30—35%。一旦市场不景气,经营滑坡,企业就会难以承受,步入恶性循环。

降低劳动力成本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撤并部门

比如将采供部归口到财务部。一些没效益的三产,该撤的,限期撤消。

(二)职能分解落实

饭店内的一个部门,究竟有多少事,需多少岗来承担,通过与部门的共同洽商,把编制与人数确定下来。工作量不足的,可以合并岗位,但要以客人为中心,不能随意并岗。

(三)竞聘上岗

竞聘上岗使每个人的命运不在领导的脑子里,而确确实实就掌握在员工自己手中。这激发了员工的危机感、紧迫感和竞争感,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形成精简高效的运行机制。

(四)满负荷工作制

满负荷工作制就是改变饭店有些部门分工过细,各个工种分工太刻板。倡导多能工的做法,对一些技术性工种要求一专多能提高业务技术的综合能力,做到既能操作又能维修。

(五)人员分流

这不是靠饭店自身就能解决的问题,还得与社会变革与体制变革相结合。目前阶段可采用的方法有:(1)派出管理;(2)开发新项目;(3)轮岗;(4)辞退临时劳务工。

六、能源的成本控制

能源主要指水、电、煤、油(重油、轻油)、气等。需通过五项措施来落实:

(一)制定管理制度

主要是使用责任制度、维修保养制度、监督制度、奖惩制度。

(二)建立科学、细致、严格的能耗标准

主要以合理使用量为标准。但对特殊情况如用电的峰谷时段要加强调度。

(三)宣传、灌输节能观念

鼓励员工提节能的合理化建议,实行节能节支的双向研究课题责任制。

(四)动态管理能源

依据客观条件的变化,灵活调整能源使用方法。

(五)技术改造

如冷冻机冷却水的回笼、重复循环使用技改;又如客房与餐厅的分开送风的技改。这些技改投资都不大,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但日积月累,省下的却是十分可观的很大一笔钱。

七、物料消耗控制

饭店的物料消耗的控制涵盖面相当广泛,可以说品类一应俱全。饭店对物料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统一采购、统一保管、统一使用、落实到人。

(一)采购

主要通过制定统一的采购制度、货比三家、经常性核价与比价、直接联系厂家、争取价格优惠、保证质量和用途对口等措施进行控制。

(二)验收、库存与领料发放

这一程序需要注意:购货前样品由使用者确认,但使用者不允许直接参与谈生意;库房独立验收;降低库存。

对食品的收发抓好八个环节:采购、验收、储藏、发料、加工与切配、烹调、装盘、销售。

(三)物料用品的有效使用

这里对有效作一界定:一个是以客人满意为准则,另一个是没有浪费和偷盗(包括顺手牵羊)。要做到这二条,必须制定以下几点规章制度:(1)制定使用标准;(2)制定考核标准;(3)建立检查制度;(4)建立个人责任制。

(四)鼓励并落实基层的节约措施

饭店应制定各项成本费用控制的目标、措施及考核办法。对工作中的好现象和薄弱环节及时进行鼓励或整改,加大成本费用控制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五)加强基层各部门的维修保养技能的培训

八、饭店整体上的低成本战略措施

(一)加强思想教育

随着时代的变化,如今成本控制的观念已不是仅提出“节约为光荣、浪费为耻辱”道德口号所能奏效的。对饭店而言,这是必须做到的一种责任。加强思想教育与养成节俭风气的区别在于:先有责任、后有道德;先负激励(罚),后正激励(奖);先有制度与标准,后有好人好事好思想。这也是我国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根本差别。

(二)组织建设

实施低成本战略必须建立完善控制组织网络。要从科学、实用、有效控制出发,形成全方位、层次明、职责清的组织网络。

(三)制度建设

饭店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基本制度有:报销制度、采购制度、领料制度、审批制度、安全制度。除此之外,另有两种重要制度:区域责任制和检查责任制。

(四)全过程成本控制

饭店成本控制的一般运作模式为:预算(决策)→目标(指标)分解→动态中的营运分析、控制与调整(含相关指标、数据及相应跟进的措施)→财务评估与顾客评估→总经理评估→考核及奖惩→制订新的目标,完善规章制度→争取顾客更好的评价和更佳财务效果→年终审讲、评议。

(五)尽可能推行全部直接成本法

这种办法即把人工、税金、个人用品、工作餐、工作服、餐具等列入成本,把水、电、煤、工程维修、收银及一切后勤二线的内容均计入成本,单独核算。

(六)划小核算单位

我国饭店通过实践,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较完善的考核指标和方法,即以经营利润率(或营业费用)来考核各部门。

(七)尊重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