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分析腐败原因 找准治理对策不断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分析腐败原因 找准治理对策不断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制分流和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属性中的不良现象也不可避免的在侵蚀我们的干部队伍,少数领导干部经不住考验,在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个别干部玩忽职守、索贿受贿,用手中权利做交易,放纵违规,采取各种手段大量侵吞国家和集体财产,最后沦为腐败分子。所有这些已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严重败坏了党的声誉,损害了党的形象。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个人利益驱动。市场经济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刺激了人们物求欲望的增长,原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意识形态的强大约束作用维持的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公后私等传统美德逐渐弱化,使得一部分人物欲膨胀,形成金钱至上和商品拜物观念。在企业改制和资产重组中,个别领导干部在资产评估、转让、重组中利用职权大做手脚,侵吞国家和集体资产。同时,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行承包经营,也为企业腐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有的行使用人自主权,违反组织人事纪律,任人唯亲;有的利用经营自主权,盲目决策,由厂长个人说了算;实行承包经营,只包盈不包亏,出现了“穷庙富方丈”;有的办暗厂、参暗股,由配偶、子女承包下属企业,承担企业采购供应,把国有企业的“肥水”流入“私人田”。通过贪污、挪用、行贿受贿等各种不正当手段,大发不义之财,严重损害集体利益,侵占群众利益。

二是廉政认识不到位。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对于反腐败斗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往往把经济建设与廉政建设对立起来,把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廉政工作对立起来,出现了许多模糊认识和谬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难以避免,纠风整纪搞多了,会影响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认为腐败是开展经济交往的润滑剂,是消除计划经济约束的催化剂;认为腐败的根源在于生产力不发达,只要经济上去了,腐败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了;认为消极腐败现象是大气候决定的,别人搞,自己不搞,就要吃大亏。这些错误的观点,阻碍着企业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侵蚀着少数领导干部的心灵,使一些人在工作和生活上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思想滑坡、道德沦丧、行为失控,忘记了党的宗旨,违背了党的原则和纪律。甚至有极少数领导干部成为企业的“蛀虫”,沦落为腐败分子。

三是对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首先是监督意识不强,有些党员干部怕报复、怕伤和气、怕招惹麻烦,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会监督。其次是监督渠道不畅通,对一些应该公开的厂务不公开,一般干部对一些敏感、重大的生产经营问题了解的甚少,想监督而又无能为力。一些党员干部汇报思想、报告工作不及时、不全面,有的只向主要领导汇报,而不向一般党员干部汇报,群众看领导是雾里看花。有的在民主生活会上避重就轻,轻描淡写,只谈成绩,不谈缺点,不批评别人,也不愿别人批评自己。再次是监督机制不够完善,表现为主动监督少,被动监督多,不出问题无人问,出了问题踏破门,偏重事后调查,忽视事前防范、事中约束。以致个别干部钻了监督不畅的空子,成了无人监督的特殊干部,工作中随心所欲、违法违纪。

上述问题是当前反腐昌廉应当重视与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及原因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健全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制度,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的认识。

1、严格理论学习制度。要坚持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党员干部队伍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考核,党风廉政的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学习教育要经常化、长期化,对学习教育的检查,要轻过程、重结果;轻形式、重质量。要通过理论学习教育,提高干部队伍勤政、廉政、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帮助党员干部正确对待名利和权力,正确对待金钱和女色,正确对待纪律与自由。

2、变化教育手段,注重教育质量。突破旧的教育模式,变化教育手段,增强教育的直观性,在电化教育观看党风廉政建设警示片的基础上,坚持用身边人、身边事作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的活教材。一方面树立企业反腐倡廉的正面典型宣传引导,弘扬正气;一方面深刻剖析企业反腐倡廉的反面案例,立镜为鉴。针对理想信念动摇,思想道德滑坡,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等现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案例剖析,努力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直观性,提高教育质量。

3、找准对象,突出重点。廉政教育的对象要以党员领导干部与管钱、管物、管人部门的党员干部作为重点,通过教育使他们弄明白:权力是谁给的,权力是为谁服务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努力增强他们的宗旨意识与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教育的内容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个条例》及党纪国法教育为重点,通过“三个代表”教育解决为谁当官、为谁掌权的问题,通过《两个条例》及党纪国法教育解决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的问题。

二、充分发挥监督机制作用,不断加大监督力度。

1、增强监督意识,营造监督氛围。要把增强监督意识作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来抓。一是增强企业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意识。在党内没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在干部队伍中也没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干部,教育他们树立平等意识,时刻把自己置于集体领导和职工群众监督之中。二是提高党员、职工群众的监督意识。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不避祸福,无私无畏,大胆监督。三是注意保护监督人,对给监督人穿小鞋、假公济私实施报复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对责任人要从严处理,努力营造有利监督的良好氛围。

2、把握关键环节,突出监督重点。首先是领导班子成员要互相监督,特别是一把手要自觉接受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杜绝凌驾于组织之上的现象,开好民主生活会,特别是廉洁自律民主生活会,上级组织要派人参加下级组织的民主生活会,督促与会同志对有关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其次要接受党员、职工群众的监督。领导干部要自觉参加党的支部生活会,放下架子,倾听职工群众呼声,改进工作与作风。再次是要健全纪检、监察、审计、法律顾问四合一的监督机构,把党内监督、审计监督、法律监督结合起来,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监督体系。四是要加强监督人员的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恪尽职守,秉公执纪,精通业务,能真正履行监督职能的人才队伍。

3、加强民主监督,强化厂务公开制度。实行企业内部的厂务公开工作,是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是加强党员干部廉政建设的需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有关方面的工作越是公开,越是透明,越能形成廉政监督的良好制约机制,也越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重大决策,特别涉及到职工利益的政策措施,更要谨慎从事,要加大工作透明度,减少暗箱操作,规范操作规程,切实加大职工参政议政的力度。对职工群众关心“热点、焦点”问题,要实行最大限度的公开。同时应采取多样化的公开形式,注重实际效果,定期召开职代会,定期发放厂务公开征询单,定期组织职工代表对企业重大工作实施情况现场巡视评议,实施厂务公开公告栏,设立意见箱等,确保企业重大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正确性。

4、激励和制约同步,建立有效地业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经营管理者收入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使其获得与责任和贡献相符合的报酬,同时要规范经营管理者的报酬,增加透明度,建立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和决策失误追究制度。激励必须与考核制约同步,不能只讲报酬,不讲奉献,只讲增加收入,不讲贡献与责任。激励要到位,考核要严格,既要采取年薪制、期股奖励等形式,有效地激励经营管理者,使其劳有所得,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努力克服那种由于收入与贡献不平衡而导致公开拿不到,就偷着干的现象发生,又要严格考核经营管理者的业绩与责任,加大审计力度和财务监督,全面考评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和尽职情况,用真实的贡献核实其应得的报酬。对实行年薪制的企业,坚持先审计后兑现,不审计不兑现的做法。对那些由于违法违规等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不仅要扣其所得,还应依法追究其责任。只有这样,经营管理者才能拿得安稳,群众才能服气,企业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

三、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努力做到:

1、细化责任目标。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具体要求,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细则,把责任目标细化、量化。做到易操作,好对照、好执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明确目标要求,不留“死角”,责任到人。区分集体与个人责任、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主要领导责任与分管领导责任的界线,让“板子”打到具体人,真正做到有错必罚、罚者心服。

2、严格落实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严格执行责任制,在执行中要自觉主动,不打折扣,不走样。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治标要以解决已经发生的腐败现象为切人点,治本则要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为着眼点。当前企业发案中最高的是贪污、挪用公款、借企业改革改制大量侵吞国有资产。要把握特点,秉公执法,严肃惩处,重点放在清理整顿住房和交通工具、为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提供优惠和用公款吃喝,编织个人关系网等问题上。在治本方面,除抓好思想教育、加强班子建设和强化监督外,要在制度建设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上下功夫。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领导干部在如何运用权力,对待金钱和物质享受等问题上容易发生思想变质的现实,加强研究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建立一个步步设防的监督制约机制,使企业领导干部“不想以权谋私,不能以权谋私,不敢以权谋私。”只有这样,才能把企业廉政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3、树立长期斗争的思想。腐败现象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产物,将存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党风廉政建设是我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选择,要不断地开展教育,揭示腐败现象的危害性及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做到警钟长鸣,紧绷“防腐”之弦,要通过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克服麻痹厌战情绪,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高昂斗志,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不断探索和实践,争取反腐败斗争的彻底胜利,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