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委农业科技工作方案

农委农业科技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中央和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升我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能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依靠科技增产增收,根据农业部关于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的总体安排和省农委的统一部署,特制定市“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委1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要求,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以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作物高产创建等为载体,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进关键技术进村入户、密切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为重点,统筹农科教各类资源,全面动员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形式的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为保障全年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强劲科技支撑。

二、目标任务

全面启动167个乡镇(街道)基层农技(种植、畜牧兽医、水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机、农村能源等,下同)推广体系条件建设,建立70个左右试验示范基地;组织1300多名农技人员开展包村联户农技推广服务,服务指导农业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000户(个);培训新型农民3.95万人;扶持一批农业种业企业,促进种业自主创新;深化3个部级、11个省级农业综合试验站建设,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有效运行。年推广先进实用技术4000万亩次,农作物、畜牧业、渔业良种覆盖率达98%、90%、80%;科技对农业发展贡献率力争达到56%。

三、重点内容

(一)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一是加强条件建设。全面启动167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的要求,以县(市、区)为单位整体推进,保障乡镇站(区域站)具备基本办公、服务用房和办公设备,配备基本仪器和检测设备,以及必要的交通工具,尤其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检测仪器设备的配置。二是加强队伍管理。按编制配齐基层农技人员,严把进口、建立出口,规范考核、兑现奖惩,实行“一个规范、三个机制”,即:规范人员上岗资格条件,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和全员聘用制度;实行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绩效考核机制(由县级农业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服务对象三方共同考核);实行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发放、职称评聘、承担项目实施相挂钩机制;实行人员淘汰与工作流动机制;不断壮大和提高基层农技推广队伍规模和服务能力,每个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农技员和动物防疫员,实施基层农技推广特岗计划,每县(市、区)选拔3-5名涉农专业大学生担任基层特岗人员,所有基层农技人员就近就地轮训一遍,骨干农技人员异地再提升培训一次。三是加强示范县项目建设。实施国家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主要农业县,在每个示范县建立10个左右试验示范基地,构建“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的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四是加大经费投入。基层在岗农技人员收入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安排落实农技推广专项经费,条件建设地方配套资金要足额到位。

(二)深入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高产创建示范片、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和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区等,推进以信息化为核心的良田、良种、良法、良制配套工程,强化关键技术集成配套,促进动植物品种更新换代,提高化肥、农药、饲料等投入品的利用率。全面开展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三定”(定比例、定内容、定次数)服务,80%以上在编在岗基层农技人员要按照1:10的包保服务农户(科技示范户、生产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实现1300多名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指导13000多户的目标,且年度为每户服务次数不少于6次,在关键季节提供关键技术服务,大力提高主导品种、先进适用技术的入户率、到位率和覆盖率。构建“一主多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扶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机跨区作业、肥料统配统施、沼气网点服务等专项服务,鼓励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为农民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

(三)深入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突出培训重点,主攻培训成效,以培养职业农民为目标,以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基层农技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成员、涉农企业负责人等为重点,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力培训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全面提升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摸清培训需求,认定培训基地,规范培训内容,加强基础管理和社会监督,全面提高培训质量。

(四)大力促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3个部级、11个省级农业综合试验站建设,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推进农业科技产学研一体化,加快培育一批有突破性的农作物、畜牧、水产新品种,加大节本增效、防灾减灾、农机农艺融合等技术的攻关与集成配套,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难题;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中试熟化,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发展各类科技示范户、示范片;建立村级咨询点,培训各类农业科技人才,形成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成果转化快速通道。

(五)深入推进新一轮种子工程。扶持一批骨干种业企业,探索建立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品种培育、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增强我市种子企业的供种保障能力。组建5—7家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的骨干种子企业。加强小麦、大豆种子基地建设,开展良种引进和展示示范,加快新品种推广步伐。

(六)扎实做好农民创业带头人培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开展第五届市级农民创业带头人的评选表彰工作,评选表彰市级农民创业带头人60人。加大对农民创业的扶持力度,开展农民创业培训,落实支持农民创业的财政扶持、税收优惠、融资担保、规费减免、工商登记等政策。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在新型农民培训等项目上向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倾斜。开展省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考核评估工作,力争创建5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评选10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四、重点活动与进度安排

(一)重点活动

重点开展十六项活动。详见市“农业科技促进年”重点活动一览表。

(二)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12年1月—2月,全面动员部署阶段。组织各县市区农委和有关单位制定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开展标志性活动前期宣传,层层动员,部署落实相关措施。

第二阶段:2012年3月—11月,全面组织实施阶段。组织开展市级和地方重点活动;各县市区农委抓好重点工作落实,及时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报送相关情况。

第三阶段:2012年12月,总结阶段。各县市区农委对2012全市农业科技促进年工作进行系统全面总结。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农委成立由相关职能单位组成的工作协调组,由市农委负责同志担任组长,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综合协调、政策落实,督查考核等工作。协调组日常工作由市农委科教科牵头落实。各地要将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摆在今年农业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协同配合。各县市区农委都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落实措施,确保科技促进年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加强绩效考核。创新农业科技管理和组织动员机制,结合效能建设和绩效管理工作,实行农业科技管理绩效考评,提高管理效率。今年,省农委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纳入对各市农委的考核指标,重点加强对各县市区农委的考核,考核结果与项目安排相挂钩;继续加大对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的考核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关键技术进村入户服务效果的考评。市农委将对上述事项建立考核体系,对各县市区农委进行考核。

(三)加强督促检查。市农委将继续加大对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的督查工作,重点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的督查。各地要对各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掌握工作进度,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农业科技促进年”深入开展。市农委将对各县市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包保服务情况实行月度通报。

(四)注重宣传总结。各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扩大科技年活动影响,为形成全社会重视农业科技、支持农业科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市农委成立全市农业科技促进年信息宣传组,及时编印简报,报送相关信息。各县市区农委要设专人负责信息宣传工作,及时挖掘、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市农委予以通报表扬。

六、工作要求

(一)广泛发动,全面参与。采取全市联动的方式,广泛发动各级农业行政部门、科研教学单位、技术推广部门、涉农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多方力量,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形成“政府引导、上下联动、全面参与、层层落实”的农业科技快速动员组织格局,引导全市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投身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深入基层、开展服务,掀起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热潮。

(二)统一部署,层层落实。市农委制订全市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统一部署、统筹实施。各县市区农委按照要求,结合实际,组织制定本地、本单位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并根据区域重点和农事季节,因地制宜组织实施。

(三)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突出春耕春管、三夏、秋冬种等关键季节的技术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要有新进展;充分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加大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施力度,加快农业人才培育,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有新进展;突出品种创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技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技术和防灾减灾技术集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尤其是技术集成配套和种业创新要有新进展。

(四)创新机制,开创局面。构建“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包社联户、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科技服务机制;构建“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分工协作、高效运转”的技术培训机制。通过全市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探索新模式,完善新机制,形成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开创农业科技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