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教育创新学习材料

民政局教育创新学习材料

*镇党委在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坚持从实际出发,进行分类管理,在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规定动作”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展好“自选动作”,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工作特色,提高了工作成效。

1、倡导“五到位”学习法,确保学习质量。在学习动员阶段,各村党组织创新学习方法,实践并总结了“五到位”学习法,保证了学习质量。一是学习对象到位。教育活动一开始,各村党组织根据党员的不同特点,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如针对流动党员的特殊性,通过电话、邮件、网络等方式,做到早联系,让党员早知道、早安排;对确实因工作、生病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通过邮寄学习材料或上门送学等方式,保证广大党员能及时参加学习,确保教育活动覆盖率。二是学习时间到位。部分村党组织根据各分支部不同特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姚家村党总支要求行政支部和企业支部利用周末、中午、晚上以及休息时间,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要求老龄支部根据气候条件,适当调整学习时间,充分利用晴天中午时段集中学习。同时,为确保每个党员学习时间,党支部严格考勤,明确所有党员非特殊情况和年老体弱一律不请假,凡请假未参加集中学习的,必须参加支部组织的“补课”。三是学习内容到位。各村党组织严格按照教育活动专题学习内容,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联系农村实际,注重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学习,使党员在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增强党性修养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和农业技术技能。四是学习形式到位。各村党组织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如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党总支集中学习与党支部、党小组集中学习有机结合的形式;采取领读和边学习、边讨论的方式,使文化较低的老年党员听懂、理解。同时,还通过上党课、作辅导报告、播放先进事迹专题片、听取先进事迹报告、交流学习心得、大会讨论等形式,提高学习效果。五是学习经费到位。各村党组织为更好地推进教育活动,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挤出专款购置电脑、文印器材、办公桌椅等设备。据统计,全镇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为购置电脑、文印器材、办公桌椅等设备共投入了10.2万元。

2、形成“六个一”做法,提高活动成效。针对农村党员年龄大、文化低、分布广、流动性大等特点,镇党委创新工作思路,形成了“六个一”的工作方法,提高了教育活动成效。这“六个一”是:一站。即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针对农村流动党员多的特点,镇党委要求各村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负责做好流动党员的信息沟通、材料收集等工作。一区。即建立村干部工作责任区。各村村干部在教育活动中,都有自己分管的1个分支部或1-2个党小组,建立村干部工作责任区,做好联系、指导、反馈工作。一员。即委派助学、助写服务员。各村党总支对年老多病、卧床不起、不能参加学习活动的党员,明确了上门送学的服务员,做好补课工作;对书写能力差的党员,也派好助写服务员。一点。即建立教育活动示范点。镇党委选择了班子力量强,开展工作有特色的和平、太平、夹漏、颜家、荡田等5个村,作为全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示范点,出办法、出经验、出成果,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一网。即建立双向沟通的信息网。各村沟通信息的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镇上的简报和村里的简报;二是通过驻村的17位指导员进行信息沟通;三是通过网上信息平台进行信息沟通。一栏。即丰富教育活动宣传栏。要求各村以宣传栏为阵地,营造教育活动的良好氛围。将学习安排、学习情况以及影像资料等,在宣传栏里张贴和公布。

3、整合各自优势,深入开展教育活动。夹漏村党总支针对老年党员文化低、视力差的特点,建立了老年读报小组,坚持每天到老年人活动室,将当天的重要新闻、方针政策读给老年人特别是老党员听,解决了老年人、老党员的学习困难。姚家村党总支为确保教育活动的覆盖面,建立了党员教育活动登记卡,将把每个党员参加教育活动的出勤、补课、送学上门等情况及学习的时间、形式记录在卡。荡田村党总支部为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无职党员“阳光服务队”,划分责任区和设岗定责,对每户家庭的人口数、就业就学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收入以及需要帮助和解决的困难等进行摸底调查,并把所收集的情况逐一记录在统一设置的表格内,建立村民家庭档案卡,并汇编成册。泖湾村把村里党员集中学习情况摄录下来制成光盘,为流动党员和“缺课”党员学习、“补课”提供方便。

4、深入学习党章,不断增强党员意识。镇党委结合实际,开展了以党章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竞赛和知识问答,全镇62个党(总)支部参加了竞赛,2764名党员参加了百题知识问答,广大党员通过党章知识竞赛,加深了学习贯彻党章,对于推进先进性教育活动重大意义的理解和认识,找到了学习、遵守党章和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的结合点,增强了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进一步找准了与党章规定“不相符合”、与党员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和整改提高阶段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