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实施意见

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实施意见

一、深入开展对敌斗争,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

(一)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捣乱破坏活动。

深入开展反分裂、反渗透、反颠覆斗争,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民运分子”、“”及其他邪教组织等境内外敌对势力危害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的破坏活动,严密防范敌对势力煽动非法聚集活动和境外宗教势力渗透,高度警惕和有效防止敌对分子打着“维权”旗号插手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热点问题,坚决粉碎敌对势力实施“草根运动”、“松土工程”的图谋,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全镇社会政治稳定。

(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部关于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和做好下一步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全面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切实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陈地管理,坚决防止境内外敌对分子借宣扬西方“民主”、“自由”、“人权”观念攻击我社会政治制度和主流意识形态,消除“三权分立”等资金本主义政治观点和思想的影响。粉碎敌对势力进行“西化”、“分化”,实施“和平演变”的图谋,防止西方宗教思想的传播蔓延,捍卫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政权,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三)加强重点人员教育管控。

按照“属地负责、专群结合”原则和“一人一策”要求,各村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对重点人员的教育管控责任,建立重点人员数据库和常态化管控机制,综合运用多种资源和方法开展教育转化、分化瓦解、管理控制工作,严防其形成气候,依法惩处顽固执意从事分裂国家、颠覆政权等敌对活动的重点人员,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最佳结合。

二、深入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积极预防和妥善化解社会矛盾

(一)全面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246号)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推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在各个领域全面落实。健全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项办法,严格执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报告制度和备案制度,切实增强稳定风险评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关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出台可能带来的矛盾的问题,认真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坚持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事项出台实施的前置条件和刚性程序。对未按规定进行稳定风险评估或未按要求实施,引发影响社会稳定事件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二)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围绕“强化党政主导、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制度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推动衔接联动、攻坚疑难矛盾”等重点环节,健全党委、政府为责任主体的“大调解”工作责任体系,实行层级管理制度。规范和加强镇、村“大调解协调中心”和调解室建设,形成延伸覆盖各行各业的组织网络。以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为契机,加强调解队伍建设,就地、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全力突破行政调解,注重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化解疑难矛盾纠纷。建立规范高效的工作制度,健全协调联运、信息沟通和效力衔接机制。把调解优先原则落实到执法司法活动的全过程,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三)扎实做好教育领域维稳工作。全面推进学校综治维稳工作体制建设,加强教育引导,使广大师生不受错误思潮、偏激情绪和行为的影响,自学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着力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做好学校维稳工作,妥善处理教师绩效工资和代课教师等问题,切实维护学校稳定。

(四)重点做好群体性矛盾的预防处置工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及时分析研判宏观政策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给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因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三、创新社会管理,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深层次问题

(一)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协管员队伍。加强以出租房为重点、以社区为依托的“网格化”管理,重点做好“无业可就、居无定所、无正当生活来源”的流动人员管理工作,掌握其动态和趋向,加快实现轨迹化服务管理。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网络、公共服务体系和协同配合机制,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落实配套政策措施。

(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服务。落实刑释解救人员出监所必接必送制度,健全监管场所与家庭、单位、社区帮教管理的衔接机制和有关部门的安置帮教责任机制。落实帮教责任,解决好刑释解教人员中“三无人员”的教育、救助和帮扶问题。全面试行对轻微犯罪人员的社区矫正工作,严防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做好未入学无职业青少年、流浪乞讨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刑释解教青少年等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救助工作,建立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办案机制和对未成年人的初犯、偶犯免除前科报告义务制度,为其融入社会、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加强对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医治和管控,强化吸毒人员动态管控。建立境外来我镇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和协作联动机制,及时清理、遣返非法活动的境外人员。

(三)创新信息网络建设管理。加强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正确引导舆论。落实电信运营企业责任,加强上网服务场所管理,全面推行网络、手机实名制,建立电子商务监管平台。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严防网上失泄密事件发生。加强网络警察、网络宣传队伍、网络评论员队伍和网络安全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的网上监测、预警、引导、处突机制。及时发现、封堵和删除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等有害信息,对破坏性行动信息及时落地查人、依法处理,坚决阻止通过网络进行勾联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坚决防止利用网络煽动群体性事件造成现实危害。

(四)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建立健全行业主管部门、业务指导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协同管理机制,实现党组织和工青妇组织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全面覆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自律作用,督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自觉保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四、扎实推进平安建设,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一)深化平安建设活动。健全专群组织、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和严重经济犯罪活动,重点打击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及时发现和铲除黑恶势力,坚决遏制重大恶性案件发生、扎实开展禁毒专项整治工作,全面遏制犯罪,争创“无毒镇镇”。深化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推进行业、系统平安建设。

(二)排查整治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定期分析研判社会治安形势,确定一批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实行警示和挂牌督办,限期改变面貌。继续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综合改革和源头治理,将其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安全和谐的地区。加强公共复杂场所和特殊行业管理,重点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工作,健全长效机制。

(三)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加大公共安全投入,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方面的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对安全事故多发领域和部位进行集中治理,坚决防止发生群死群伤特大事故。加强对枪支弹药及易燃易爆、剧毒和放射性等危险品的管理,强化消防、交通安全和生产安全检查,加强重大节庆活动安全保卫工作。

五、完善工作机制,促进维稳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一)健全情报信息收集研判机制。建好用好维稳信息系统、涉稳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维稳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提高维稳工作效率,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增强维稳应急处置能力。在各村(社区)建立1至2名维稳信息员,构建覆盖全面、触角灵敏、反应快速的维稳情报预警体系,健全情报信息的收集、汇总、研判机制,提高预知预警预防能力。建立健全社情民意调查机制,抓紧建设社会动态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倾向性、苗头性信息,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

(二)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各村(社区)、各单位要成立群体性事件、大规模暴力犯罪事件和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等重大社会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健全处置重大社会安全事件的联合指挥机制,确保指挥顺畅、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建立覆盖城镇基层的应急预案体系,开展预案推演和实战演练切实提高一线指挥员的现场能力和一线干警的现场处置能力。高度重视社会关注的敏感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的信息和舆论引导,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努力形成正面舆论氛围。

六、深入做好群众工作,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

(一)切实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宣传工作。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丰功伟绩,大力宣传各个时期、各条战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作出的突出贡献,大力宣传灾后恢复重建的辉煌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党的感情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不断巩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二)强化社会保障工作。大力发展社会慈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事业,严格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加快建立覆盖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困难群体的救助体系。

(三)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表达意愿诉求的渠道,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集中力量解决历史上积累下来的突出矛盾,消除积案,化解积怨,努力预防和减少重复信访、越级上访和非正常上访,稳妥处置非正常上访问题,维护正常信访秩序。完善领导接访、领导包案、信访联席会议、信访救助、信访工作“一岗双责”及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推动信访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做到讲话让群众,“听得进”,交往让群众有“亲近感”,处事让群众“信得过”,执法让群众“心理服”。

(四)认真践行执法为民。集中开展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深化教育培训、技能练兵、作风建设“三项制度”建设,认真落实执法巡视、执法公开、作风巡察“三项机制”和重点信访案件、命案、冤案和涉警案件领导挂牌督办制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问题,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司法救助、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清理和规范收费项目,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积极推行司法执法公开制度,强化对执法权、司法权的监督制约,确保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七、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与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镇大调解中心副主任为副组长,其他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综治维稳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各村(社区)、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要严格落实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将维护稳定与推动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主要负责同志要及时研究解决影响本村、本单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分解和逐项落实维护稳定工作的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岗位和责任人,健全党政领导干部抓维稳工作实绩考核制度。各级干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求实效。

(二)落实工作保障。积极推动基层党组织、基层政权建设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加大基层人财物保障投入。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基层干部和维护稳定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基层管理服务社会、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和谐稳定的能力。要配齐配强维稳工作人员,逐年提高维稳保障经费,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规范职能权责,大力推进维稳办实体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强镇综治维稳群众工作中心、“大调解”协调中心建设。深入推进维稳“八有八无”镇镇创建工作,着力在健全工作机构,完善工作制度,规范文件资料、会议记录、工作台帐等方面狠下功夫,扎实推进基层维稳工作常态化、规范化,进一步夯实维稳基层基础。

(三)逗硬考核奖惩。健全完善、认真落实每月通报、季度督查、年终考核制度,发现、整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健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实践中考核检验干部。严格实行维稳工作首问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工作失职渎职、责任不落实,导致矛盾激化升级,引发到市赴省集访、进京非正常上访、个人极端事(案)件或群体性事件的相关领导和责任人必须严肃依规依纪逗硬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