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加快农业发展活动实施意见

加快农业发展活动实施意见

为了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县域经济“三年翻番、五年跨越”实施方案》的精神要求,结合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重新审视建设现代农业强县的目标任务及工作措施,现就加快农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第一阶段。用3年时间,使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33亿元,年均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年均增长27%。第二阶段。用2年时间,使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48亿元,年均增长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年均增长20%。

1、粮食生产。全县粮食面积稳定在65万亩,单产平均达到450公斤,总产29.98万吨,产值5.635亿元。其中:小麦面积稳定在32万亩,单产达到430公斤,总产达到14.13万吨;玉米面积稳定在33万亩,单产达到469公斤,总产达到15.85万吨。到2013年,全县粮食面积稳定在65万亩,单产平均达到475公斤,总产30.9万吨,产值6.8亿元。其中:小麦面积稳定在32万亩,单产达到450公斤,总产14.43万吨;玉米面积稳定在33万亩,单产达到500公斤,总产16.5万吨。

2、设施农业。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9.9万亩,其中设施大棚7300亩,中棚3200亩,露地菜8.8万亩,产量达到19.5万吨;清水莲菜种植面积发展到5000亩,产量达到10000吨;苗木花卉发展到2600亩,产值5200万元,发展优质杂果2.1万亩。第三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11.5万亩,其中大棚9300亩,中棚4000亩,露地莱10.2万亩,产量达到25万吨;清水莲莱种植面积发展到10000亩,产量达到20000吨;苗木花卉发展到4000亩,产值8000万元,发展澳洲青苹果、冰葡萄等优质杂果3.5万亩。

3、畜牧业。全县生猪存栏达到75万头;牛存栏6.87万头,其中奶牛4.27万头,肉牛2.6万头,牛出栏7280头;家禽存栏170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9.2万吨、1.1万吨和16.8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7.亿元。到2013年,全县生猪存栏达到120万头;牛存栏7.1万头,其中奶牛4.4万头,肉牛2.7万头;家禽存栏180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4.34万吨、1.15万吨和17.6万吨。

4、劳务输出。强化技能培训,提升输出质量,稳定输出总量,引导回乡创业,促进就地转移。每年完成劳务输出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培训2.4万人次,劳务输出人数稳定在10万人左右。

5、一村一品。到2011年,全县一村一品示范村达到89个,一村一品总产值达到4.5亿元,从业人员6.2万人。到2013年,全县一村一品示范村达到132个,一村一品总产值达到7.1亿元,从业人员8.6万人左右。

二、发展重点

按照《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及我市贯彻规划实施意见在农业方面的目标要求,充分利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地缘及科技优势,以粮食生产、设施农业、畜牧养殖、一村一品等为重点,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积极实施“五大工程”,扩大规模,提升效益,努力实现“三年翻番、五年跨越”目标任务。

一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施特色种植增效工程。在种植业发展中,坚持向结构调整要效益,依托龙头带动,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前提下,不断扩大特色经济作物面积,突出精、优、特、细品种,创名牌、攻优质、建基地。力争到2011年,全县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达到7:3,亩均纯收益达到3000元;到2013年,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达到6:4,亩均纯收益达到5000元。坚持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每年新增设施大棚1000亩,到2013年温室果蔬面积达到2万亩,增加农民收入4亿元。每年发展清水莲菜2000亩,到2013年发展清水莲菜1万亩,实现农民增收5000万元。以苏坊周营村为示范,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建设苏坊设施花卉示范区,种植名贵花卉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实现农民收入4000万元。同时,充分利用我县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露地菜和食用菌、辣蒜、澳洲青苹、冰葡萄等特色种植,到2013年面积达到13万亩,实现农民收入3.9亿元。

二是以发展优质粮食为重点,实施增产提效工程。坚持“提高单产,稳定总产,缩小面积”的原则,推进粮食增产提效工程。充分发挥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的优势,做专粮食产业,大力发展小麦良种繁育和优质强筋小麦。围绕小麦良种繁育,每年发展良种1.5万亩,到2013年全县小麦良种面积发展到10万亩,年产良种5万吨,实现农民增收3000万元。积极推广优质高产小麦,力争到2013年优质小麦面积达到20万亩,年产优质小麦10万吨,增加农民收入4000万元。大力发展高蛋白专用优质玉米,全县优质玉米面积达到20万亩,增加农民收入2000万元。同时,大力发展优质油菜,全县建成4万亩优质油菜基地,年产菜籽7000吨,农民收入4200万元。

三是以发展生态养殖为特色,实施畜牧倍增工程。以生猪、奶牛为重点,扩大养殖规模,转变生产方式,积极推进畜牧业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加快畜牧强县建设步伐。大力推广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法技术,到2013年,全县建设年存栏万头的养猪大村60个、年存栏2000头的养猪小区200个,高标准建成百万头绿色生猪示范县。依托神果、蒙牛、银桥、美力源等乳品企业,重点建设存栏百头以上的标准化奶牛小区,配套建设机械化挤奶站,到2013年,在全县建成千头奶牛示范场2个、200头以上奶牛场20个、百头以上奶牛小区50个,建成6000头高产奶牛核心群,提升奶畜产业效益。以笼养鸡为重点,大力扶持发展存栏万只以上的蛋鸡养殖场(户),提高家禽规模化养殖水平。到2013年,发展笼养鸡131万只,为农民增收655万元。

四是以劳动力输出为抓手,实施劳务增收工程。大力实施“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有效整合农业、扶贫、科技、教育等培训资源,每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1000名乡村干部、科技带头人、龙头企业主等到先进地区学习取经,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不断提升劳务经济发展水平,力争到2013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村劳动力达到3万人。建设返乡创业农民工示范园,鼓励外出返乡人员创办中小企业50个,到2013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4万人,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4亿元。

五是以扩大规模为核心,实施一村一品富民工程。继续坚持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不断壮大手织布、麻花、酿醋、锅盔、手工布艺等特色产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全面提升农业的整体效益。依托5个手织布公司,继续大力发展手织布、手工布艺产业,到2013年累计发展手织布专业村100个,织机达到3万台,从业人员4.3万人,建成全国闻名的手织布大县。以贞元余村、长宁田大、大庄布王、普集史家等村为示范,进一步动员群众大力发展草编、制刷、竹编、十字绣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力争2013年草编发展到8个专业村、制刷发展到3个专业村、竹编发展到5个专业村、十字绣发展到10个专业村,全县手工艺产业从业人员达到4万多人,手工艺产值6.1亿,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16%以上。进一步加快建设特色食品基地,力争2013年锅盔、麻花、酿醋、烧鸡、芳芳蛋糕等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效益,成为全省知名品牌。

六是以基础建设为重点,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农发、水利、国土等职能部门要坚持不懈地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13年,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新打修复机井440多眼,加大衬渠暗管建设力度,累计新增灌溉面积5.8万亩。强化资金争取,坚持多元化投资,大力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安全饮水、沼气池建设等基础工程。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信息办、农林局以及通讯部门的职能,全面实现农村信息资源共享,使信息化成为引领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三、扶持政策

(一)资金扶持。①政府投入支持。积极争取中、省投资,今后5年县财政每年新增500万元,用于农业产业发展。各类支农资金捆绑使用,向产业发展,优势产品和优势产区倾斜。②专项基金扶持。以政府投资为主,吸纳企业、个人、社会资金,建立农业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支持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民种养业大户和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③信贷融资担保。加快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不断完善县域全年机构信贷机制,切实解决农民、企业贷款难问题,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担保政策框架,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有效解决农民生产所需资金。

(二)品牌扶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对优势产业和主要农产品生产大镇给予奖励,坚持政府抓总、部门牵头、理顺关系、整合力量、落实政策、倾斜支持、强势推进。积极制定农业产业布局规划,把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相结合,以产业倍增为阶段性目标,制定农业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总体规划,实行农业产业保护、保险政策、扩大实行能繁母猪、奶牛和苹果政策性保险。逐步实行粮食、生猪、鲜奶、大棚菜、清水莲菜等重点农产品销售价格保护、降低市场风险,保护产业发展。

(三)农业示范项目或示范工程扶持。紧紧围绕粮食单产提高工程、设施农业增效工程、畜牧产业倍增工程、劳务增收工程和一村一品富民工程,为其示范项目或示范工程在资金协调、土地征用等方面大力扶持。政府将采取贴息、以奖代补或补助等形式重点扶持五大工程的示范项目或示范工程,在土地征用上简化手续,采取复垦土地置换、市场化流转、政府补贴等方式,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以转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形式依法有序流转。

(四)流通市场扶持。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积极支持、发展以农产品购销为核心的经纪人队伍,组建覆盖海内外的农产品营销网络,积极扶持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张规模。为其储藏、加工、运输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加快县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政府将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为市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适时组建政策性担保机构,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领域。建立健全信贷激励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奖励为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在土地使用上为批发市场建设落实政策倾斜,允许以转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形式为市场建设提供集体建设用地,鼓励企业以租赁形式有偿使用国有土地。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县上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农林、畜牧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直接负责加快农业发展的领导组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林局,农林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机构和工作人员要尽快到位,启动运行。同时,实行县级领导包抓乡镇、职能部门、村组的农业发展工作责任制。各乡镇、各涉农部门主要领导要在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和干部配备等方面向农业发展倾斜,并坚持每月向领导小组汇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每季度开展一次农业发展现场观摩,加强对农业发展的视察和监督。

2、夯实责任。县农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农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其中,粮食生产、设施农业、一村一品由农林局牵头协调实施;畜牧业发展由畜牧局牵头协调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创业工程由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中小企业促进局协调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由水利、农发、国土等部门组织实施;支农信贷工作由县信用联社、农行、农发行等部门组织实施。各乡镇要始终坚持把加快农业发展作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及时制定实施方案,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确保任务落实到户,项目规划到户,政策扶持到户,组织服务到户,产业发展到户。

3、强化考核。领导小组制定落实考核办法,建立周通报、月汇报、季度考核讲评机制,并将考核结果报县委考核办备案。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督促指导落实,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各自承担任务的考核落实。坚持每年组织一次全县性规模较大的农业发展现场评比观摩会,对农业经济发展成绩突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名列全县前列的乡镇和部门,予以表彰奖励,对产业发展落后,连续两次排在倒数第一的乡镇和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